新浪新闻

“当代民间修史第一人”倾注一生为国著史

山西晚报

关注

简介及荣誉

李尚师

男,生于1942年,运城市芮城县陌南镇东峪村人,退休乡村教师。少时品学兼优,高中毕业时因故未参加高考,没能上成大学,回到偏僻山村的家乡成为一名代课教师。后来,在本族叔叔李孟存教授的指导下,开始了历史学的学习。1985年,43岁的李尚师投入晋国史研究。没有经费支持,没有多余时间,历经生活困顿,李尚师始终未曾放弃。

1999年9月,李尚师和李孟存教授合作出版50万字的《晋国史》,之后二人合著《晋国人物评传》《先秦三晋两个辉煌时期暨治国思想》等专著。

2014年,李尚师出版了150万字的《晋国通史》,被著名历史学者李伯谦教授誉为“中国当代民间修史第一人”。

2018年,李尚师出版和其子李光达合著的《治国方略史鉴》,再次轰动学界。并且还有多本专著正在出版和撰写中。

历经艰难,为国著史。李尚师的研究成果为学界认可,他的传奇更成为激励后人奋斗的精神。

“整那些虚的东西干什么,又不能当饭吃,也不能养家糊口……”

多年来,对于这样的质疑声,李尚师早已习惯。他总是回答:“一个人活着,总得为国家做些事情。”这句话像是说给别人听,但更像是说给他自己听。

79岁的李尚师,戴一副眼镜,白发稀疏,衣着朴素干净。他的家位于芮城县陌南镇东峪村,一座普通的乡村院子,干净,简单又雅致。唯一区别于普通农家院的是,李尚师家中那两个老式书柜。一本本看着颇有年头的线装书籍,整齐地排列着。两个书柜被塞得满满当当。

除了书柜外,其他的家具都是几十年前的样式,除了一个单开门的冰箱,再看不见一样现代化的家电。

在家中老旧的桌子上,码着不少书,每本书都包着白色的书皮,书名写在书脊上。最成规模的一摞,是《晋国史》《晋国人物评传》《先秦三晋两个辉煌时期暨治国思想》《晋国通史》上中下三册和《治国方略史鉴》。

这些都是李尚师的作品,或者是以他为主完成的著作,而且都是自费写的,几乎没有报酬,更没有经费支持。

震惊学界的《晋国通史》出版后,出版社给了李尚师100套书,每套定价208元。《治国方略史鉴》出版时,出版社给他支付了1万元稿酬。著史30余年,这是他迄今拿到的最丰厚的一笔报酬。

“学术著作,有多少人看?多少人买?出版社也挣不到钱的。能给出版就是对咱最大的支持。”李尚师对此事非常理解。

没有报酬,贴钱耗时间,还不是本职工作。几十年呕心沥血青灯黄卷为什么?

“一个人活着,总得为国家做些事情。”李尚师还是那句话。

命运弄人 错失上大学的机会

李尚师出生于1942年,从小学习成绩拔尖,初中考上了运城市康杰中学。那是运城公认的拔尖中学,当年全芮城县只有7个人获得康杰中学入学资格,李尚师是东峪村第一个被录取的学生,之后很多年也没再出过一个。

1963年,高中毕业后的李尚师回村做了一名乡村教师。在课后的闲暇时间,李尚师最喜欢翻看家里收藏着的一些史学典籍,那都是曾为秀才的曾祖父和教私塾的祖父的遗留之物。

李尚师有一位族叔叫李孟存,比他年长11岁,在山西大学历史系工作。“文革”期间,李孟存回到老家长住避乱,最喜欢与李尚师谈论历史。

后来,李孟存在返校前嘱咐李尚师,不甘于眼前的生活,还是得上大学。

“他和我说,一旦有机会,他就为我想办法。还把大学的一整套历史教材寄给我,让我自学。整整3年的时间,所有的教材我都非常认真地学习了。”李尚师说。

机会真的来了!1979年,李孟存来信,让李尚师准备考试。“父亲大病,我是家里独子,一直陪到父亲病逝。”李尚师说,家有母亲要侍奉,两个儿子也上了小学,家里没有其他经济来源,沉重的生活负担,让他没办法去参加考试。

点燃理想 不惑之年启程学术研究

1985年,43岁的李尚师再次见到了多年未见面的李孟存。

李孟存专程来到李尚师的家中。“我俩坐在小马扎上,就着煤油灯说话。”忆起那一夜的细节,李尚师至今感觉清晰如昨。

李孟存当时已调到山西师范大学历史系,任总支书记,还组建了晋国史研究室,担任主任。他主持开拓,和同事也是下属的常金仓合作写成《晋国史纲要》一书,即将出版。

这本书是晋国史专著的开山之作。但遗憾的是,后来成长为著名史学家的常金仓考取了博士,要离开山西。李孟存需要补充一个助手。

“跟我做研究,写晋国史吧。”

“我怎么能行?连大学都没有上过。”

“你的水平我知道,可以胜任。”

“我已经43岁了。”

“有恒心,再迟也不晚。”

当夜的谈话,李尚师彻夜未眠,他做出了影响他一生的决定。

“我盖的房子再结实,用不了一百年就塌了。高楼大厦盖一百层,也有拆的时候。”李尚师用手指着屋顶,再指向码着的著作,“能长留在世上的东西,也就是书了。我干了,人活着,得给世上留下一些什么。”

疑事无成 再难也没想过放弃

李孟存将收集的晋国历史研究的文献、考古发现论文等资料,系统地交给李尚师,而且布置了任务——写一部《晋国史》。

李尚师自此起步,扎入晋国史研究。

山西是晋国根本,600年晋国霸业,疆域扩张到河南、河北、山东、陕西,但其根本在山西,国都一直在山西南部。坐在晋国的土地上研究晋国史,李尚师每每有一番慷慨激昂的情怀,觉得自己是在做一件别人从来没有做过的事情,自豪之情不言而喻。

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

43岁改变生活的方向,投入一件有使命感而没有报酬的宏图伟业中,李尚师被现实碾轧得遍体鳞伤。

时间和钱,都很紧张。

李尚师很要强,教师本职工作他不仅不糊弄,还要保持出色。“我当老师的时候,从头到尾,带过的每届学生的成绩都非常好。你可以查学校的档案,我没有因为自己去研究历史了,就误人子弟。”李尚师说。

工作之外,家里的十几亩庄稼地也要耕种。两个儿子都在上学,而且都是好学生,前后脚考上了大学。教师薪资微薄,原本负担两份学费就很吃力,李尚师不敢因为研究历史而耽误了地里的收入,也不能把地里的活儿狠心扔给妻子一个人。他用于晋国史研究的时间,都是挤出来、熬出来的。

晚上睡得很晚,凌晨5点起床,自行车的车筐里永远放着书,稍有空闲就拿出来看,别人笑话他是书呆子,他也不理会。

为了省钱,李尚师舍不得上灶吃饭,馒头咸菜对付了很多年。但是,买书,参加学术会议,需要去晋国遗址实地调查……钱真的不够花,他借遍了周围的亲戚朋友。贷款,芮城县贷不到,他就设法到临近的平陆县贷。

“我不傻,拿出时间和心劲去做个生意,肯定能过上好日子。何至于这么难,这么委屈?”李尚师不是没有犹豫过,可一想到放弃,他就不甘心。他想,如果放弃了,自己的人生价值、情怀抱负何以证明?

李尚师常常拿着家中翻了千百遍的《汉书》想,班彪、班固、班昭,父子兄妹三人前赴后继,才完成了这部优秀的史书,是什么样的理由让他们一家人甘愿这样付出?

“司马迁说,疑事无成。要干就豁出去干,再难也不放弃。”李尚师说。

知行合一 著作接二连三出版

1995年,李孟存协调教育部门,让李尚师以“山西师范大学晋国史特约研究员”的身份,专职从事历史研究。

研究不光是呆在家里苦读书。李尚师考察晋国遗址,考古发掘之后的晋侯墓地,天马曲村晋国故地、晋献侯墓的车马坑、代表当时最高工业水平的晋国铸铜遗址,侯马盟书出土处,晋国宫殿遗存……山谷平地,村村寨寨,与晋国相关的地方,李尚师都踏寻过多次,而且都是自费。

石刻、古碑、陶片,承载历史信息的每个细微之处,他都仔细研究;民俗、文化、地理,搜集到点滴信息,他都加以记录,再参考文献和考古发现一一比对、苦苦思索。

在家里,白天耕作田地,夜深之际,家人都已入睡,万籁寂静,一盏孤灯下,李尚师铺开稿纸,钢笔吸满墨水,一笔一画地沉浸于书稿写作。

他从来不发表论文,一旦拿出来都是几十万字的书稿,他的书作也一本接一本被出版发行。

当他带着《晋国通史》书稿去见李伯谦时,这位著名史学家震惊到了,李伯谦感慨:“百万字的手写书稿,装满整整一大箱子,仅写一遍、改一遍,再誊抄一遍,工作量可想而知,个中清苦甘甜,唯有自知。”

“我们国家每年的科研经费接近两万亿,正规出版图书达到三十多万册,反观李尚师老师的著作,他的可贵之处在于,他没有高深的学术背景,没有专业的学术团队,没有充足的科研经费用,数十年如一日,辛辛苦苦,默默无闻,为中国的历史学研究做出了重大贡献……李尚师老师仅凭一己之力,一腔热血和情怀,编写了150万字的《晋国通史》,接着又出版了70万字的《治国方略史鉴》这部学术巨著,让人钦佩。”著名学者、中国社科院原副秘书长晋保平说。

山西晚报记者 胡增春

记者手记

面对李尚师,这个只有高中文化程度、清贫的山村教师,这个从43岁才开始进入晋国史研究领域,到79岁还笔耕不辍,历经千辛万苦,出版了几百万字史学研究著作的人,我总是抑制不住自己的感情。

相信所有人在读过李尚师的报道后,都会有颇多感触。记得2016年,第一次采访报道李尚师,那时候他所著的《晋国通史》出版不久,我采访后,写了一篇报道。稿子从编辑到刊发,不止一个人和我表达:流泪了。

站在一位79岁的老人面前,如果你觉得自己陷于世故,锐气消滞,是不是应该自省、内疚?

向李尚师致敬。

向所有为人生理想奋斗的人致敬,向所有为家国命运不计得失报酬,不陷于蝇营狗苟勇于前行的人致敬。

(责编:刘洋)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