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

本地化、集团化、国际化经营锻造厦门国际银行高质量发展新篇

21世纪经济报道

关注

原标题:本地化、集团化、国际化经营锻造厦门国际银行高质量发展新篇

作为唯一在内地、香港、澳门三地展业,且在三地均有法人机构的城商行,曾经是中国第一家中外合资银行的厦门国际银行已有35年历史。

2020年12月末,厦门国际银行增资扩股变更注册资本获批,注册资本由人民币83.86亿元增加至人民币92.47亿元。少有人注意的是,厦门国际银行持股股东不乏中国工商银行等金融机构,福建省投资集团、建发集团、国贸集团等大型国企,以及众多优质中小民营企业。

银行业既要仰望星空,在支持实体经济的同时压降风险水平,更要脚踏实地,提升区域化、本地服务能力。截至2020年末,厦门国际银行存款占总负债比提升至73.80%,贷款占总资产比提升至55.38%,资产负债结构持续优化;零售贷款增速达45.70%,增长动力较为强劲。

本地化、分散化是厦门国际银行近年来转型的方向,在降低风险的同时,提升支持实体经济的能力。截至2020年末,厦门国际银行投向实体经济的贷款余额2484亿元,较上年末提升16个百分点。

与此同时,厦门国际银行资产质量保持优良。据三季度报显示,截至2020年9月末,厦门国际银行不良贷款率仅为0.84%,贷款拨备覆盖率为288.12%。在英国《银行家》“2020全球银行1000强”榜单中,厦门国际银行按总资产排名第153位,按一级资本排名第189位,连续四年入围全球银行200强。

独特的历史沿革锻造核心竞争优势

时间拉回35年前,“爱拼才会赢”,这首脍炙人口的闽南语歌曲,曾风行大江南北。2020年,既是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也是厦门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厦门曾在我国金融史上有过数项第一,其中就包括引进外资创办了我国第一家中外合资银行——厦门国际银行。

上世纪80年代,为满足外资企业和外向型经济的基本金融需求,福建省将开办新中国第一家中外合资银行作为一项改革开放的重要工作来抓,经过多方寻找,最终选择了印度尼西亚华侨作为外方合资者,厦门国际银行的成立在中国单一国有金融体制的空白处浓重地写下了第一笔。2013年,厦门国际银行从中外合资银行改制为中资商业银行,找到了一条中西文化和体制、机制交融的差异化发展之路。

在中国澳门,厦门国际银行附属机构——澳门国际银行前身是澳门一家私人“奇珍银号”,1978年改组为澳门国际银行有限公司。目前,澳门国际银行下辖18家机构覆盖粤澳浙三地,其中澳门本土13家分行遍布澳门各主要区域,是澳门主要指标排名前三位的商业银行。2020年9月,全国政协副主席何厚铧率澳门特区全国政协委员考察团考察厦门国际银行时,与该行负责人座谈,勉励该行继续发挥闽港澳地缘优势,借助澳门平台优势,推动金融事业发展。

2021年2月,该行举办共建“一带一路”、闽澳“并船出海”支持闽籍企业跨境融资战略合作签约仪式,积极响应闽澳两地政府关于共同促进合作项目化、具体化指示精神,发挥自身国际化特色优势,推动跨境投融资便利化,助推闽企出海、反哺福建省内经济发展。

2017年3月,厦门国际银行收购了爱国侨领陈嘉庚于1947年倡办的集友银行64.31%股权,成为集友银行最大股东。集友银行在香港设有24家分行及集友资本、集友资管等子公司,在内地设有深圳分行、福州分行、厦门分行及2家同城支行。

由此,充分利用内地、香港、澳门三地网点布局和国际化优势,厦门国际银行以积极稳妥开展跨境金融业务为抓手,走出了一条具有特色的城商行发展之路。

深化改革转型激发内生动力

已过而立之年的厦门国际银行,通过“三个回归”策略,以服务实体、服务本地、服务普惠小微为主战场,深化本地化、分散化、多元化、国际化发展,重点提升本地化和分散化水平。

据了解,该行于2019年5月起,开展“深耕八闽、服务实体”金融服务系列活动,由该行多家分行行长带队的多支调研组,主动深入福建省辖内1万多家中小企业进行集中调研,采集企业一手信息,建立“白名单”机制,并不断深化产业调研成果的运用,在经营实践中坚定前行。

2020年,厦门国际银行更是充分发挥其标准化远程办公系统和移动作业平台的优势,早早按下普惠金融服务“快捷键”,2月起就快速为受疫情冲击的中小微企业纾困解难,先后推出了25条金融举措,全力支持企业复工复产、复商复市。同时,紧密围绕“早布局、优机制、提效率、“山海经”、重创新、强风控”的“十八字”要诀,零售业务成功加速转型,零售贷款较上年末增幅达45.70%,继续压降同业业务,进一步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作为一家中型城商行,厦门国际银行积极践行“分散化”理念,增加信贷投放户数,新投放户均敞口资产进一步下降。截至2020年12月末,厦门国际银行对公业务户均敞口贷款较上年末大幅降低28个百分点;当年新投放公司户均敞口资产较上年末下降25个百分点;公司客户数较上年末增长24.2%。

分散化是主动拥抱监管,更是压降贷款集中度风险,提升资产质量的主动选择。截至2020年12月末,澳门国际银行本澳公司条线客户户均贷款金额持续下降,零售自营类贷款户数较上年末增幅达17.15%。同时,集友银行零售总贷款额占比增至17.3%,较上年末提升1.7个百分点,零售贷款客户数较上年末增长20.5%

输送金融“血液”助力“六稳”“六保”

2020年,厦门国际银行积极协助企业引入低成本外债资金,有效帮助境内企业提高国际融资能力、降低企业融资成本。2020年11月,由厦门国际银行提供服务的首笔境内机构备证增信担保集团联动债券项目成功发行,开创了备证增信地方性国企境外发债的先河。

厦门国际银行响应党和国家号召,扎实做好“六稳”“六保”,助力企业复工复产和服务实体经济发展“双统筹”。

2020年,厦门国际银行将小微企业“两增”指标完成情况、首贷户等要求纳入常态化考核,创新推出“复工贷、提放保、房e贷、小微e贷、融易贷、成长贷、大地信保贷、再贷款配套小额信用贷”等产品;推出“国行e家”交易银行品牌,搭建“融升创新授信”、“慧升支付结算”、“盈升渠道服务”三大产品体系,推出近20款特色产品。

其中,2020年10月,厦门国际银行推出“国行链e融”,基于核心企业所承担的付款和确权责任,为上游供应商提供线上化、标准化、自动化授信服务,具备“微信自助申请、模型自动审批、网银线上签约”等特点,最快可支持供应商T+0完成融资放款。

截至2020年12月末,厦门国际银行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567亿元,较年初增长452亿元,增幅40%,大幅超过同期全行23%的各项贷款增幅,累计投放优惠利率低至4.35%的“普惠金融复工贷”金额41.29亿元。

同时,厦门国际银行加大对制造业、交通运输、批发零售、文化娱乐、住宿餐饮等受疫情影响行业的信贷支持力度。截至2020年末,投向上述行业的企业贷款余额1393亿元,较2020年末增长27%

2020年,澳门国际银行推出30亿金融抗疫扶助方案及百亿抗疫贷款计划,防疫抗疫支援申请获批金额达61.99亿澳门元,澳门中小企贷款数量超过235家,授信总额度70.34亿澳门元。集友银行推出抗疫特定企业专项贷款、中小企业短期小额融资等扶助措施,获批授信总额度约53亿港元,为制造业等受疫情影响较大的行业发放信贷资金合计76亿港元,积极参与“预先批核还息不还本”计划,惠及209户企业、金额23亿港元,全力支持企业恢复稳定发展。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