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

重看长平之战:“纸上谈兵”的幻象

央视

关注

原标题:重看长平之战:“纸上谈兵”的幻象

1

其实,长平之战是赵国“自找”的。

按照秦国丞相范睢“远交近攻”的战略,秦国最先下手的对象是距离最近、实力最菜的韩国。

果然,弱小的韩国很不禁打,很快就求饶了,主动割地求和,提出愿献出上党之地换取和平。

秦昭王答应了。

按正常逻辑,下一步就是交割土地、城池,秦国人退兵,韩国人骂几句娘就完了。

但这个时候,一个关键人物登场了,上党郡守冯亭。

这位守将不愿意将上党割给“暴秦”,反而联系了隔壁的赵王,要将上党之地并入赵国版图(也有一说,这是韩国君臣之间的一种默契,用意主要是拉赵国下水)。

面对送上门的重礼,赵王心动了,他派廉颇为将接受了上党。

这就是虎口夺食啊!

眼看到手的鸭子飞了,秦国朝野震怒,立刻把枪口对准了赵国。

2

上党根本不是一块馅饼

表面看,赵王此举是贪图小利,引火烧身。包括太史公司马迁也在《史记》中认为赵国君臣缺乏长远眼光,他评价平原君在此事上“利令智昏”,后者强烈支持赵王接受上党。

但从当时的大势和后来事态的发展看,太史公的评价有失水准。

就战略位置上看,上党之地太重要了。顾名思义,上党,与天同党,地势极其险要,为太行之天险重地,是赵国面对西方诸侯攻击的最后一道屏障。一旦被秦国占据,秦军可出太行,直取都城邯郸。

图:上党位置图,来源:三维地图看世界

长平之战后,秦军就是从上党之地进发攻打赵国,长驱直入,迅速将邯郸包围,若非信陵君窃符救赵,邯郸十有八九会沦陷。

刘勃先生在《战国歧途》中总结得很精辟,上党根本不是一块馅饼,而是一把尖刀,你不捡,别人就要捡起来捅你。

从大势上看,作为当时的第二军事强国,赵已成为秦最强劲的对手,套用近年比较流行的一个说法:“修昔底德陷阱”,秦赵之间必有一战。

与其被动挨打不如主动出击,占据有利位置,或还可一战。

3

现在,该男配角廉颇亮相了。

他接手后曾试探性地与秦军进行过两次小规模的野战,但均以失败而终。

敏锐的老将军立刻转变策略,退守城池,筑垒修墙。秦军数次攻城无果,无论如何挑衅,赵军就是坚守不出。

攻坚战演变为消耗战。

从纯粹军事角度观察,廉颇此法不仅是在前期战事受挫之下的合理调整,也是权衡双方力量、优劣对比的最优选择。

从军事实力上看,赵军是可以与秦军一较高下的,但当时秦军士气正盛,正面决战,赵军处于劣势。

另外,赵军强大在于骑兵,在上党山岭地带反而失去了特有的机动和冲击优势。

因此,充分利用天险夯实防守,不仅可对敌军实施有效杀伤,还能逐渐消磨其斗志。

可问题在于,战争从来不是单纯的军事较量,而是经济、政治、外交等多方面的斗争,尤其是长平之战这样的举国大战,更是一场综合国力的比拼。

廉颇避敌锋芒、打持久战的军事方略是正确的,遗憾的是,赵国耗不起。

4

我们看一下双方军事力量之外的家底。

秦国通过多年经营,一步步蚕食韩、魏、楚等周边国家,到长平之战前已拥有关中平原、成都平原、江汉平原和河东四大粮食产地,无论是耕地面积,还是粮食产量,都远远超过其他国家。

图:成都平原的都江堰,关中平原郑国渠,来源:《复活的军团》

《史记·高祖本纪》称: “秦富十倍天下”。《汉书·地理志》称:“故秦地,天下三分之一,而人众不过什三,然量其富,居什六。”

作为对手,赵国则寒酸了很多,耕地主要在冀州,而且盐碱地居多,质量差,产量低。

前方几十万大军,每天兵马粮草的耗费是一个巨大的数字,赵国根本无力支撑长期战争。事实上,长平之战打到后期,赵国后方粮库已经空了,不得不向齐国借粮。

但实施“孤立主义”的齐国一句“地主家也没有余粮”,生硬地回绝了邻邦的请求。

赵王陷入了艰难的抉择。

任用廉颇,继续耗下去,赵国必然会被拖垮,主动出击也存在很大危险,但也许还有一线希望。

万一打赢了呢?

讲到这里说一个“历史花絮”,关于赵王换将一直有这样的传说,秦采用了反间计使赵王误以为秦怕赵括,赵王信以为真,别人怎么劝都不听,包括赵括的母亲都说自己的儿子不是带兵的料,大王您别用他,但赵王坚决以赵括代廉颇,终酿成长平之惨败。

按这个逻辑,作为当时第二军事强国,赵国朝廷上下迂腐糊涂得可笑,如此重大人事调整怎会凭一两句谣言而定,违背了基本的常识常理,夹杂了太多戏说演义的成分。

事实上,改守为攻是赵国不得已的现实选择,既然廉颇不能贯彻上层的指示,改任符合领导意志的赵括也就顺理成章了。

5

终于,男主角赵括要登场了。

作为军事世家,赵括从小熟读兵书,理论功底很强。当然,将门未必出虎子,老子英雄儿子也不一定就是好汉。

从长平之战的过程和结果看,赵军轻易中了敌军的诱敌之计以至全军覆没。作为主帅,赵括必须负主要责任,这是没有任何借口的。但战役背后很多值得思考的细节常常被有意无意地忽视了

一是,深陷绝境的赵括极为顽强,在秦军强大军事压力下领军坚持了46天,在最后突围中战死,赵括阵亡后,赵军才开始崩溃。

图:秦将白起布下口袋阵,来源:《大秦帝国之崛起》

同时,综合各种史料分析,赵军被坑杀40余万之说也颇值得怀疑,赵武灵王时期以倾国之力攻击中山国也不过20万兵力,长平之战时期,赵国除了拱卫国都邯郸的部队外,还在云中、九原等边境地区布有重兵,长平前线很难凑齐40万军队。

不少史学家计算,赵国当时前线总兵力应该30万左右,加之数次战斗中的伤亡,兵力必然减少,战后40余万赵兵被坑杀有夸大之嫌。

二是,秦军在此战中也受到重创。白起战后直言:今秦虽破长平军,而秦卒死者过半,国内空。从这一点讲说秦军惨胜也不为过。一个细节可以作证,长平之战后期,秦王为了支援前线,罕见地将征兵年龄下降到15岁,可见秦国为了打这场仗也是梭哈了。

三是,要考虑对手。白起是不世出的名将,在战国将星云集的时代可谓灭霸式的存在,先后指挥了新城之战、伊阙之战、光狼之战、鄢郢之战、华阳之战、陉城之战、垣城之战、长平之战等重大战事,无一败绩。其中,长平之战是白起指挥的所有战事中秦军损失最惨重的,甚至也是战国时期秦国所有战事中损失最惨重的。 

图:秦昭王、范睢、白起战前谋划,来源:《大秦帝国之崛起》

讲这么多并不是要为赵括翻案,他确实称不上优秀的将领,但也绝非只是纸上谈兵的草包将军。很多信口开河的评论看似头头是道,不过是上帝视角式的后知后觉,不啻为对古人的苛责,何尝不是另一种意义上的“纸上谈兵”。

但在长期以成败论英雄的文化氛围中,赵括注定是一个悲剧的宿命。

后记

做一个历史的假设,如果赵国对某些战略做一些调整,有没有可能打赢长平之战呢?

有的,尽管难度很大。

事实上,在长平之战前的公元前270年,秦赵之间在与上党地形相仿的阏与就发生过一次激战,赵军大败秦军,史称阏与之战。

这一战役是战国后期强秦虎狼之师罕见的惨败,领军者正是赵国一代名将赵奢,他的另一个身份是赵括的父亲。历史就是这样吊诡。

当然,从规模上看,阏与之战与长平之战没有可比性,但有一点可以说明,只要战术得当,准备充分,以赵军的军事素养,是可以和秦军掰掰手腕的。

如果赵国能够积极联合其他五国进行合纵,哪怕能得到一些物资援助,也能有效弥补自身在综合国力方面的差距,提高战场上的主动性。

但赵国朝堂在政治上犯了一个重要的错误,战略上出现了摇摆。

像这种国运之战,双方都是没有退路的,所谓狭路相逢勇者胜,不仅比拼的是实力和谋略,还有决心和意志。

战役过程中,列国均持观望态势,这是战国时期常见的景象,那如何拉拢更多的帮手呢?大逻辑很简单:谁赢了,他们就帮谁。

因此,作为守方,赵国只有表现出拼死血战的劲头、决不屈服的意志,其他五国才可能出手。

但关键时刻,赵王却出了昏招,在两军对垒的时刻,派人赴秦国求和,秦国借此大做文章,大肆散播赵国投降的声音,这不仅挫了赵国前线将士军心,也让自己陷于孤立境地,各大诸侯因此坐山观虎斗。

求和失败,外援尽失,最后,赵只能和秦单挑了。

值得玩味的是,长平之战后,秦国乘势进攻赵国,围困邯郸,在面临亡国的生死境况下,赵国迸发出前所未有的能量,硬扛住了来势汹汹的秦军,熬到了信陵君窃符救赵的那一刻,最终击退强敌,保住了国都,延续了赵国。

一反一正,一败一胜,令人唏嘘不已。

参考文献:

杨宽:《战国史》,上海人民出版社

刘勃:《战国歧途》,百花文艺出版社

陈文峰:《长平之战赵国换将的重新考量》,邯郸学院学报

张广志:《有关秦赵长平之战的几个问题》,邯郸学院学报

代剑磊:《从政治地理解释秦赵长平之战的时空进程》,延安大学学报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