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中和,全球在行动:法国争当国际舞台“生态先锋”

参考消息
参考消息网1月7日报道 (文/陈晨)
编者按 2020年9月,中国宣布“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不久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将“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确定为2021年重点任务之一。碳中和,就是净零排放,是指人类活动排放的温室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碳)与大自然吸收的温室气体相平衡,目的是维持大气层中温室气体的浓度相对平衡,温升不再发生变化。为应对气候变化这一严峻挑战,除中国外,欧盟、英国、日本等国家和地区也纷纷设置碳中和目标实现时间表,一场全球绿色低碳转型的大潮正在形成。
近年来,法国政府越来越意识到全球气候变暖的严重性和极大危害性,对生态环保、能源以及可持续发展等给予特殊关注。2020年4月,法国颁布法令通过“国家低碳战略”,设定2050年实现“碳中和”的目标。
除改变本国发展模式外,法国还展开“绿色外交”攻势:主办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推动达成《巴黎协定》,力促欧盟履行更多气候减排承诺,以及主导国际气候谈判等,争取在国际舞台上扮演“生态先锋”角色。
节能减排法令先行
法国政府2015年首次提出“国家低碳战略”,正式建立碳预算制度。该战略在2018-2019年得以修订,调整了2050年温室气体排放减量目标,从原来比1990年减少75%,改为“碳中和”目标。2020年4月21日,法国政府以法令形式正式通过该预算。
与“国家低碳战略”相辅相成的是法国在2015年8月通过的《绿色增长能源转型法》,依法构建了法国国内绿色增长与能源转型的时间表。此外,法国政府在过去几年还制定并实施了《多年能源规划》(PPE)、《法国国家空气污染物减排规划纲要》等,为实现节能减排、促进绿色增长提供有力的政策保障。
按照法国总统马克龙2019年参加全国大辩论的建议,由150名随机选中的法国公民组成的《公民气候公约》委员会于当年10月成立。根据该委员会成员提出的草案,法国政府将于2021年1月底举行全民公投,决定是否将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环境、应对气候变暖等概念写入宪法。
法国跨行业空气污染研究技术中心2020年6月发布公报说,法国2018年(4.45亿吨二氧化碳当量)和2019年(4.41亿吨二氧化碳当量)二氧化碳排放量是自1990年以来最低水平,特别是2018年较前一年下降4.2%;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预计2020年法国的碳排放量仍会保持下降趋势,但这与低碳目标还“相距甚远”。
尽管法国在绿色增长和节能减排问题上目标明确、雄心勃勃,但马克龙在2017年举行的联合国波恩气候变化大会上也表示,欧盟各成员国在落实减排措施和保障气候资金方面需要克服诸多困难,能源转型并非易事。
能源转型急需资金
资源匮乏,在欧盟一直是煤炭的主要进口国之一。法国生态转型部2020年1月宣布,为了应对气候变化,法国的最后四个燃煤发电站将于2022年前全部关闭。
不难发现,法国政府的举措将导致短期内该国对可再生能源需求骤升,对能源基础设施、资金投入等方面造成较大压力。法国政府以应对气候变化为由,2018年宣布上调燃油税,原定2019年1月1日再次上调,引发了旷日持久的“黄背心”运动。
当前,新冠疫情致法国经济复苏乏力,发展可再生能源急需大量资金支持。尽管法国政府从立法层面采取措施激励各类主体参与国家绿色增长和能源转型,但仍面临妥善解决煤电和核电行业新增失业、强化企业发展可再生能源意愿、改变居民用电习惯等诸多挑战。
打造“绿色软实力”
目前,全球面临气候变化的挑战日益严峻,生态环保问题业已变成国际性的政治热点话题。由于涉及各国的根本利益,围绕环保问题的较量可能直接影响到大国关系和政治格局的演变。法国试图通过内部和外部努力建成一个“环保大国”,雄厚的生态文明实力将成为法国新的软实力。
早在2008年,法国作为欧盟轮值主席国全力推动欧盟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尽早达成共识,2008年12月在布鲁塞尔举行的欧盟峰会上,欧盟达成《气候行动和可再生能源一揽子计划》;此后,法国还在非洲和拉美地区着力开展“绿色外交”,通过提供资金等方式帮助区域内国家应对气候变化。
2015年,巴黎气候变化大会在法国巴黎举行,法国在签署《巴黎协定》过程中发挥了引领作用。
【延伸阅读】西媒:《巴黎协定》远不足以遏制全球气候危机
参考消息网11月7日报道 西媒称,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前任主席、大气科学家罗伯特·沃森5日在报告《气候承诺背后的真相》中警告说,各国在《巴黎协定》中作出的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承诺显然不足以缓解气候危机。
据埃菲社11月5日报道,这份由专家团队撰写的报告对全球控制升温1.5摄氏度的目标进行分析。报告称,要使气温在2030年降至该阈值以下,全球排放量必须比1990年减少50%,并在2050年实现零排放。
报告称,实现这个目标的国际承诺非常“紧缺且姗姗来迟”。
该报告由总部设在美国的无政府组织全球生态基金会于5日发布,恰好是美国宣布退出《巴黎协定》以及马德里开始筹办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之时。美国“退群”之后,包括法国、欧盟委员会、西班牙和智利等领导人发表一系列公开声明,表示捍卫《巴黎协定》。
报道称,如今担任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服务政府间科学政策平台主席的沃森指出:“即便所有自愿性的气候承诺都能得到充分履行,也不能达到遏制气候危机恶化所需努力的一半”。
报告合著者沃森补充说,除少数国家外,无论是收入最高的国家还是最贫穷的国家,它们的承诺显然“不足以”遏制气候危机。同为撰稿人的还有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专家、阿根廷国家科技大学教师巴勃罗·坎西亚尼和美国哈佛大学海洋学教师詹姆斯·麦卡锡。
坎西亚尼称:“如果各国在未来十年中未能将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少一半,那么飓风、严重风暴、火灾和洪水的数量和强度可能会翻倍,造成的经济损失也是同理。”(编译/李子健)
(2019-11-07 06:35:01)
【延伸阅读】美国退出《巴黎协定》决定正式生效 美欧投资者力劝重返协定
参考消息网11月4日报道 据路透社伦敦消息,在美国退出《巴黎协定》的决定开始正式生效之际,代表欧洲和美国投资者的气候变化机构投资者集团4日敦促美国迅速重新加入该协定。
报道称,气候变化机构投资者集团的成员包括全球最大资产管理公司贝莱德公司。该集团警告,美国退出2015年《巴黎协定》可能导致该国在创建更清洁全球经济的竞争中落后。
气候变化机构投资者集团首席执行官普法伊费尔说:“重新致力于《巴黎协定》将发出一个重要政策信号,有助于释放更多投资者资本,为美国经济关键行业可持续增长和增加就业提供支持。”
据报道,美国政府去年11月4日正式通知联合国,要求退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巴黎协定》。根据规定,退出过程需要一年,这意味着美国将于今年11月4日起正式退出《巴黎协定》。(编译/杜源江)
(2020-11-04 16:04:15)
【延伸阅读】法媒:欧盟绿色能源发电量同比增12% 首超煤炭
参考消息网2月2日报道 法媒称,欧盟国家的电力行业在2017年向绿色生产迈出了很大的步伐。
据法国《解放报》网站1月30日报道,根据英国和德国两家智库1月30日公布的报告,风能、太阳能和生物能的发电量去年同比增长了12%。可再生能源的发电量,在欧盟国家首次超过了燃煤电站的发电量。这是一个巨大的进步,因为在五年前燃煤电站的发电量还是可再生能源发电量的两倍多。
2017年,欧盟国家有约三分之一的电能来自绿色能源,包括风能(11.2%)、太阳能(3.7%)、生物能源(6.0%)和水电(9.1%)。风能的增长尤其迅速,2017年风能发电量同比增长了19%。
自2010年以来,风能、太阳能和生物能在欧盟国家电力构成中的占比翻了一番多,从2010年的9.7%增长到2017年的20.9%。这种趋势或许能让欧盟实现其目标:到2030年,可再生能源在电力构成中占比达到50%。
然而,在欧盟内部,各国在可再生能源领域的努力差异很大。根据上述报告,德国和英国进展最快,过去三年仅这两个国家就贡献了可再生能源增量的56%。另一方面,东欧国家依然严重依赖温室气体排放量最大的煤炭。此外,化石能源发电量依旧在欧盟国家总发电量中占45%。
随着耗电量的连续攀升,尽管能源领域二氧化碳排放量终于止住增长脚步,但欧盟想要达到目标依旧很难。在巴黎气候协议签署时,欧盟提出的目标是2030年温室气体排放量相比1990年减少40%。上述报告总结说:“这些数据表明,欧盟在能源利用效率方面的努力还不够,欧盟的能源政策还应当加强。”
(2018-02-02 11:30:55)
举报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