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

大同古城:万里茶路上无法绕开的关键节点

山西晚报

关注

原标题:大同古城:万里茶路上无法绕开的关键节点

初冬时节的暖阳照射在大同古城,巍峨雄俊的古城墙上,城楼、箭楼、月楼、乾楼、望楼、角楼、楼阁林立!这座东连京津、西接丝路、南关三晋、北通蒙俄的明、清军事重镇、繁华商埠,由于地理位置“屏全晋而拱神京”,享有“巍然重镇”和“北方锁钥”之誉。

11月20日,重走晋商万里茶路采访团一行走进大同古城,在大同市政协原副主席、中国古都学会副会长马维平和大同文化学者翟勇的讲解中,从有“古城第一街”之称的云路街开始了古城的探访之旅。

大同古城 “万里茶路”上的重要节点

脚下是规整的石条路面,两边白墙灰瓦古式建筑商铺鳞次栉比,气象宏大的府文庙前,“云路坊”和“大成坊”两座牌楼对望着,历史的风物恍如眼前。

大同古城经历了十多年的复建历程,从历史遗存的黄土城墙到全面包砖合拢,从鼓楼东西街的整治复建,到钟楼、太平楼、魁星楼、四牌楼等古城内原有古建筑的全面复建,悠扬的晨钟暮鼓重新回荡在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上空。

翟勇介绍说,曾为北魏首都、辽金西京的大同,明清后仍为九边重镇之首,是北方物流商埠集散之地,古城内各种商铺鳞次栉比,尤以钱铺最多,竟达三百四十余家,商业发达,在古城内东西南北都形成了各自的商贸特色街区。

著名历史地理学家谭其骧如此评价明代大同的历史地位。他说,在明代,山西的边境城市大同的繁华也是很有名的。谢肇浏《五杂俎》:“九边如大同,其繁华富庶不下江南,而妇女之美丽,什物之精好,皆边陲所无者……

对于清朝末民国初大同街市经济状况,日本同文会的《山西省志》中有记载:“此地自古以来便是山西北部的重镇和附近物产的集散地……城区略呈椭圆形,以四牌楼为中心,街道向四面延伸。以东、西、南、北四大街及北大街中段向西拐的大府巷等处为繁华地区。”“南关(南门外)住户、商店栉比鳞次,有很多制茶作坊。北关(北门外)地当通往火车站及其他地方的要道,马路宽阔,有不少地方可令人忆起昔日繁华景象。”“此地的牙行均自营批发业务,并拥有仓库设备,故一般称为货栈。有的牙行还备有客房,成立了行栈组织,为客户的交易提供方便。经营的商品有的由北京、天津、张家口运来,再转往各地,有的经此地运往省外。”“钱铺的业务比较繁忙,钱铺除主要办理货币兑换外,据说很多还无限制地发行钱票,以维持资金周转。”……

由程光、李绳庆编著的《晋商茶路》一书中这样描述:清代大同成为连接欧洲的商品集散地,马帮、驼帮终年不绝,更是“茶马之路”上的重要商埠。

“大同城南街、北街、小皮巷、大皮巷主要经营皮毛、熟皮和毛口袋制作,还有很多制茶作坊;北关、玄东门是通往内蒙古丰镇市的要道,客栈和旅店较多;东街、东门附近主要集中经营农具和农牧产品,生活用品等。”翟勇研究大同地方文化30多年,对于古城内的风物如数家珍。

斗转星移,历经沧桑,这些遗存不少遭到自然和人为破坏。翟勇介绍,目前尚存鼓楼东西街、东西南北柴市角、东西羊市巷、北马市角和东西马市角的北半部,还有大有仓留下的街巷名和仓巷。

在古城内的华严寺、善化寺、清真大寺、关帝庙,采访团见到了遗留下来的大量碑刻,这些碑刻上记载了重修这些寺院时众多明清老字号捐赠银钱的商号名录。“这些碑刻,见证着古都大同作为万里茶路重要节点所发挥的作用。”马维平向采访团介绍说:“它们从侧面反映了大同作为‘北方商埠’、贸易中心的地位,同时也为大同古城是‘万里茶路节点’提供了重要历史依据。”

毛口袋和马市 “万里茶路”上的特殊标签

资料记载,武夷山茶叶在到达大同前,主要是畜力大车运输。到达大同后,开始分装,大量的茶叶分装在毛口袋里,由骆驼、马匹承担运输任务,北上外蒙、俄罗斯。毛口袋是商贾马帮驼队长途贩运的必备工具,通常两侧架在牲畜的背上,每只毛口袋可以装运一二百斤货物。

大同毛口袋防雨、防潮还防沙,受到茶商的钟爱,尤其是在沙漠中运输茶叶,茶商极易遭遇盗匪,遇到盗匪后,茶商会迅速将装满茶叶的毛口袋埋入沙中躲避抢劫,待躲过强盗后,从黄沙中起出毛口袋,茶叶品质不受任何影响。翟勇介绍,当时,大同城制作毛口袋的加工作坊到处都是,几乎占据了商业经营中的“半壁江山”,年产毛口袋近10万条,带动大量从业人员。

分装后的茶叶西路运输经云冈、左云、右玉出杀虎口至呼和浩特、包头;北路运输翻越孤山野狐岭至得胜堡出关,运往丰镇、集宁,一直向北;东路经阳高、天镇至张家口前往锡盟、京津地区,直到东三省。“万里茶路”回程商队从恰克图和库伦城贩运生皮、粗毛,充实大同古城的皮庄、毛行,然后以大同毛口袋装上大同皮货、铜器等特产一路南下,开启又一轮茶道贸易。

大同被确立为北方茶叶贸易的中心地位后,不仅有当地的茶叶批发和零售商家,而且还出现了骆驼队,进行长途运送茶叶。彼时,从大同到杀虎口,再到库伦,茶路上,驼铃悠扬、鞭声交错,汇成一部晋商发展史的交响曲,络绎于途,终年不绝。有的茶商回程时贩回马匹,进入大同城后即成为抢手货,大同古城内由此而来的东马市、西马市、北马市、南马市四条街巷名称也一直沿用至今。

复建后的大同古城里有一家“晋商茶叶博物馆”,其中就收藏了不同年代、不同产地、不同茶庄、不同包装的多系列紧压茶和其他茶制品,包括长裕川、乔记、福元昌、祥生号、同庆号等一批重量级茶号遗珍,系统地展示了中国茶文化悠久的历史,博大精深的内涵。进入展室,古拙典雅、古意荡漾的展品逶迤扑面,古茶柜、茶瓶、茶罐、茶瓮、茶匣、茶饼,百年晋商茶庄那些包装古旧、封条字迹漫漶的茶品,穿越时空呈现在面前……

距华严寺景区仅百米的裕盛祥茶庄是新晋商茶企的代表,创建于2003年8月。在短短17年间,裕盛祥已经在太原、大同拥有实体店40家,在云南勐海设有绿色无公害茶叶生产基地,还在大同建起中国北方最大的生态茶仓。茶庄负责人李勇近年来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包头等地逐渐加大了宣传力度,以期利用大同作为万里茶路的重要节点,重振万里茶路,再现茶路辉煌。

历史文化名城 有众多弥足珍贵的遗产

大同是国务院于1982年公布的首批24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有着众多弥足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和众多稀缺资源,特别是大同古城的唯一性、独特性和相对完整性,与全国其他历史文化名城相比独树一帜。

“明代大同的历史,虽没有北魏首都、辽金西京时的辉煌,但也是藩王之城、九边重镇之首。明王朝在这里置卫屯田、纳粮开中,特别是‘隆庆和议’结束了战乱局面,促进了山西商帮的兴起和发展,形成了‘繁华富庶,不下江南’的良好局面。随着明清两朝的更替,大同由边境变腹地、由军镇变府县,民族间的商贸活动益加频繁、更趋兴旺,进而成为民族贸易与国际贸易紧密结合的北方商埠、‘万里茶路’的重要节点。”大同市人大常委会原主任、大同古城保护和修复研究会会长安大钧接受采访团采访时说。

很长一段时间里,大同市由于对挖掘城市文化资源、弘扬古城文化价值认识不够,对于作为其文化、商贸象征载体的大同古城的保护,一直停留在局部保护和个别修复的被动层面。2008年6月,大同市人大常委会通过《关于大同古城保护和修复的决定》,吹响了大同名城复兴的号角。

2008年,刚刚从大同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位置上退休的安大钧应大同市委、市政府领导的邀请,带领大同市古城保护和修复研究会奔走于各个古城修复工地,盘清了古都文化家底,用实际行动丰富着古都文化内涵,在古城修复中倾注了无数心血、汗水,为大同古城修复做出了极大贡献。

为了搜集整理万里茶路申遗节点城市——大同的有关资料,安大钧用了整整一年零四个月的时间,每天上、下午各四个小时扎在工作室里,雷打不动,阅读调集涉及大同在“万里茶路”中的史料记载、专家的著作和学者的论文,共计一千多万字,摘录了有关的十万多字,写出了三万多字的论文。

2016年11月18日11时,历时8年的大同古城墙修复工程完工,城墙合龙的那一瞬间,现场的安大钧感慨万千,禁不住泪流满面,大同老百姓通过直播电视镜头记下了那一刻……十数年时间内,大同城市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大同古城的历史文化魅力充分彰显,大同作为“大古都”的重要地位和“万里茶路”的重要节点城市也更为学界所认可。

“在大同,最早实行了‘开中制’,实现了‘隆庆和议’。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没有大同就没有晋商的兴起和发展;没有明代茶马互市的民族贸易,也就没有晋商的万里茶路。”安大钧接受采访团采访时表示:“万里茶路不可能绕过大同,历史遗产申遗也不应该少了大同。”

山西晚报记者 郭斌 刘俊卿

请输入评论内容

举报成功

举报

请您选择举报的原因

说说你的看法

意见/建议 反馈入口
  • TOKEN
  • 标题/昵称
  • 反馈内容

已反馈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