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

点燃脱贫致富希望——内蒙古自治区生态环境厅帮扶兴安盟扎赉特旗阿尔本格勒镇农场嘎查纪实

政府网站

关注

原标题:点燃脱贫致富希望——内蒙古自治区生态环境厅帮扶兴安盟扎赉特旗阿尔本格勒镇农场嘎查纪实

“妈,我今年过年回家!”三年都没回家的王斯琴儿子在电话里兴奋地喊道。多年来,王斯琴一直没有属于自己的房子,不是外出打工就是寄宿在妹妹或者母亲家,“以前过年是最难的时候,因为没有自己的房子,孩子都不愿意回来,现在可好了,不仅有了房子,日子也富裕了”望着王斯琴洋溢的笑脸和感激的眼神,脑海里浮现出一幅幅内蒙古自治区生态环境厅9任扶贫干部奔波忙碌的身影。

王斯琴所在的农场嘎查位于兴安盟扎赉特旗阿尔本格勒镇,行政区域面积11.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0789亩,草场面积1200亩。共有298户、964人口,蒙古族 92 %,2011年建档立卡贫困户103户275人。

以富带贫  形成攻坚合力  点燃脱贫致富希望

2011年,内蒙古自治区原环境保护厅开始定点帮扶兴安盟扎赉特旗阿尔本格勒镇农场嘎查,扶贫干部通过调研走访,与嘎查(村)委会反复研究后,环保厅党组召开专题会议,确定了“夯实基础、产业帮扶、因地制宜、多措并举”的帮扶思路,发展壮大嘎查集体经济。2012年4月,成立了农场嘎查农恒农机合作社,带动贫困人口脱贫。当年投资22.5万元购买了收割机。随后又投入40多万元,购买了6台(套)农机具,63台喷灌泵,由于农场嘎查耕地一半是山坡地,洼地4000多亩,常年干旱少雨,收成只能靠天,帮扶第一年,打井19眼,保证人人都有几亩水浇地,使得年增收80万元。2011年时,嘎查(村)委会基本是零收入,九年来,自治区生态环境厅直接投入资金608.25万元,协调各级财政资金1186.5万元,嘎查已形成固定资产1794.75万元。

农场嘎查书记王革命感叹地说,农机合作社是环保厅一手帮助操办起来的,是靠着那3台收割机、6台拖拉机和63套喷灌泵起家的,没有生态环境厅,就没有今天的农机合作社,也就没有农场嘎查今天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前的农场嘎查,低矮潮湿的土坯房,墙壁上手指宽的裂缝随处可见,一些孩子也因家庭贫困而辍学,一些村民因病致贫、因学致贫,嘎查没有集体经济收入,村干部有心却又无力改变贫困状况。农机合作社的成立,点燃了农牧民脱贫致富的希望,也让农场嘎查有了为民服务的资本。

2020年隆冬时节,踏着厚厚的积雪,记者来到农场嘎查。走进农机合作社,一进大院,一排厂房的门眉上醒目的几个大字“自治区环保厅帮扶项目”映入眼帘,由于是冬季,院里停着各式各样的农机具,农机合作社承包人白占胜如数家珍似的向记者介绍着,玉米收割机、玉米播种机、卷盘式喷灌机、自走式4行收割机、拖拉机、打捆机、打草机、灭茬机等等,一共有40多台(套),价值达613多万元哪,耕地也已近4000亩了。这时,一旁的王革命接过了话题,他介绍,耕地都是嘎查农民的地,是流转过来的,特别是贫困户全部加入了土地流转,由合作社统一经营,按照耕地情况每亩地向农民支付100—300元不等,这样可以解放劳动力,让他们从事二、三产业,种木耳、养牛养羊、发展庭院经济、外出打工,拓宽了贫困户收入来源,实现了转移农民、富裕农民的目标,加快脱贫致富的步伐。

扶贫扶长远,长远看产业。产业扶贫是促进贫困地区发展、增加贫困农户收入的有效途径。生态环境厅深深理解这一点,在农机合作社的院子西侧铁栏杆围着的院子里,记者看到了几十头黑牛,今年11月刚上任的生态环境厅扶贫干部朝鲁门介绍,这是去年上的养殖项目,是生态环境厅、扎赉特旗委组织部出资购买的31头澳大利亚安格斯基础母牛,由农机合作社统一管理,聘用懂畜牧技术会饲养的贫困户饲养,现在这31头基础母牛已经繁育出24头小牛犊。走进院子,冬日的阳光下,乌黑的牛毛泛着亮光,几只小牛犊依偎着母牛。王书记说,这牛可贵呢,带犊来的基础母牛2万多一头。养牛协议一年一签,保本提成,与使用农机具一样,投资的15%归嘎查集体经济,用于补助贫困户,它使嘎查集体经济有了零的突破,也为农场嘎查今后独立行走打下了坚实基础。

精准扶贫“志”“智”双扶,激发内生动力

在帮扶过程中,生态环境厅坚持精准帮扶,精准施策,针对每个贫困户的情况,实施有效的帮扶措施。

2013年,(原)环保厅协调来126.5万元,对24户贫困户的危房进行了改造。2015年,危房改造完成后,农场嘎查仍有4户贫困户没有住房。他们有的寄宿亲戚家,有的租房居住。对此,(原)环保厅又投入20万元,为王斯琴等4个无房户分别购买了50平方米的新房,解决了困扰他们多年的住房问题。

因病致贫、因学致贫的王玉锋就是其中一员,家中老母亲有慢性病,长期卧病在床,孩子上学要缴学费,家中没有地,以前收入就靠打些零工,现在,不仅有了房住,还领养了8只“扶贫羊”。王玉峰告诉记者,“现在已经增加到24只了,光羊的收入每年就有4000多元,为了帮助我脱贫,嘎查还让我当了护林员、保洁员,冬天合作社还雇我烧锅炉,闲暇时我还会干些木匠活,一年下来也将近3万元的收入了,现在还有了大病医保、教育扶贫款,日子越来越好了,下一步准备继续发展养殖业。”

王斯琴多年来独自抚养孩子,一直无房,生活艰难,平时孩子上学住校时,她就寄宿在妹妹或母亲家。2012年孩子上大学了,她就外出去打工,直到过年才回来。自从有了房子住,就再也没有出去打工,她说,一搬进新房,我就给儿子打电话,儿子听到这个消息,兴奋地大喊:妈,我今年过年回家!王斯琴说儿子自从上了大学,三年都没回家,过年回来看到房子,高兴得不知道说什么好,眼泪巴嚓地说:妈,咱俩终于有自己的房子了!我跟孩子说:这可不是你妈的功劳,是环保厅的功劳,要是没有环保厅,你妈这辈子也买不起房子。王斯琴欣喜地说:现在好了,我种木耳,还有13只羊,平时还在合作社打零工,有了稳定收入,吃穿不愁了,最主要是有房子住了,儿子就能经常回来看我,我真感激环保厅,感激扶贫干部对我们的关心帮助。在贫困户海鸽、白长山和张金才的家,所到之处,看到的都是笑脸和满眼的感激,那份感激是真诚的、发自内心的。

白长林,是农机合作社雇用的长期工人,妻子有病,他常年在外面打工,但是,挣的钱去了花销所剩无几,后来听说村里成立了农机合作社,自己对农业机械很熟,就回来了,把地租给了合作社,自己又被合作社聘为长期合同工,一年的工资4万元,是嘎查第一批脱贫的贫困户。环保厅三个字深深的烙在了他们心里。

脱贫路上  总想为老百姓多干点事

2019年春节期间,生态环境厅党组书记、厅长带队赴帮扶点慰问贫困户、大病户,年末11月份,再次带队深入农场嘎查调研定点帮扶工作,与镇党委班子、嘎查两委成员及贫困户代表进行座谈,听取脱贫情况,详细了解脱贫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谋划2020年扶贫工作。

据朝鲁门介绍,往年村民生产的旱稻,黑木耳、豆油、木耳面、小米等销路不好时,我们都通过物流拉回呼和浩特,推销到厅机关食堂和系统职工了,这也是消费扶贫的一方面,现在,厅机关食堂成了农场嘎查的销售点,农场嘎查成了厅机关食堂的原料供应地了。朝鲁门指着远处的一片空地说,那是文化广场,还有路两边的灯都是咱们厅安装的,400盏呢,晚上通亮,还给阿尔本格勒中心学校捐赠了30台电脑和打印设备......

每个人对幸福的理解都不一样,九年来,生态环境厅的9任帮扶干部,远离亲人,克服来自工作、家庭的困难,投身到帮扶工作中,有的在扶贫点一蹲就是几个月,顾不上家里的孩子和老人,却惦记着扶贫点的贫困孩子能不能上得起学,关注着贫困户的房子漏不漏雨。

第八任帮扶干部、生态环境厅机关事务服务中心主任丁军是2018年接受帮扶农场嘎查工作任务,时任一年,是历任帮扶人员中年龄最大的,说起帮扶工作深有感触:能在即将退出工作岗位之际加入到脱贫工作中,我深感自豪。厅里9年的帮扶,农场嘎查的贫困人口由2011年的103户275人减少到2019年的1户2人,是厅党组的高度重视和全力支持,帮扶人员积极主动和辛勤劳作的成果。入户了解情况和帮助解决困难时,经常听到村民说的一句话:“没有环保厅就没有我们困难户的今天,现在我们有粮吃、有好衣服穿、有房住,很幸福很快乐;还有政府的政策好,生活得到了保障”。听到他(她)们带着蒙古语味道的大实话,我心里热乎乎地,我们帮扶人员远离家乡,远离亲人,远离城市生活,来到艰苦偏远的乡村工作和生活,值得!值得!值得!我也是幸福的。

2018年扎赉特旗脱贫摘帽,退出贫困序列,农场嘎查也甩掉了贫困的帽子。(杨爱群)

建设文明内蒙古  打造靓丽风景线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