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

党外人大代表视察云南三级法院:民族地区司法的情怀与智慧

中国新闻网

关注

原标题:党外人大代表视察云南三级法院:民族地区司法的情怀与智慧

中新社大理10月27日电 (李晗雪)云南省大理市喜洲法庭,一个挂着“金花调解室”门牌的房间内,以白族扎染布印着“古藤古藤,呼啥呼咿”(白族语,意为“请坐请坐,好好商量”)。这一融合白族民俗的“金花调解”,颇受来此视察的党外人大代表称道。

近日,来自8个民主党派及无党派人士的20多位全国人大代表应最高人民法院邀请,对云南省三级法院开展调研视察。几天行程中,代表们观察到,这个多民族地区的司法建设彰显着情怀与智慧。

朴素的情怀 现代化的服务

云南地形复杂,许多地方至今山高路难。为解决山区民众“诉讼难”,一些法官与巡回审判团队曾身背国徽,以溜索过江,进山审案。

在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院史馆看到“溜索法官”的故事,党外人大代表们肃然起敬。

情怀不改,司法服务却在不断现代化。

“智慧,也是司法的态度。”昆明市西山区人民法院大厅内有这样一句标语。

西山区法院今年1月开启了“24小时智慧法院”服务。民众可随时通过自助服务终端,实现自助立案、缴费计算、卷宗查询等。法院大厅内,还设有对接视频人工服务的智能调解服务平台。为方便处理交通事故纠纷的民众“一站式”解决问题,西山区法院打造了“道交一体化”平台,通过数据共享实现法院、公安交警、保险行业等多部门联动。

有党外人大代表参观后说,这里有最朴素的情怀,又有最先进的科技。

“金花”“阿鹏”作调解

“金花”“阿鹏”本是白族对姑娘、小伙的美称。大理白族自治州居住着白族、彝族、回族等多个少数民族,基于此,大理市人民法院喜洲人民法庭在2012年设立“金花调解室”,选聘熟悉法律政策、通晓少数民族语言与民俗的“金花”,为当地民众化解纠纷。

大理州洱源县人民法院邓川人民法庭开设的“阿鹏调解室”,聘请了汉、白、彝、回四个民族的男调解员。党外人大代表参访当天,值班的是白族调解员何建新。他从村委会退休后,已受聘担任8年的“阿鹏调解员”。他说,案件多则一两天、少则一两小时就能解决。有时直接去到田间地头,把最接地气的调解服务送到民众身边。

台盟广东省委会副主委、暨南大学教授卢馨对此行所见、融合民族特色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印象很深。她说,这表明当地法律服务真正深入民间。

“这里的法院不仅承担了司法任务,还在促进民族团结、维系社会正能量。”民盟中央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星之路自闭症儿童康复中心校长王欣会说。

环保法庭,守护洱海

洱海之美名声在外,近些年湖畔的餐厅、民宿也因之猛增。经济发展、人口聚集等对洱海水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大。1996年以来,洱海几次暴发蓝藻。

近年,大理着力修复洱海生态。司法方面,建立起环境保护巡回法庭,专业审理洱海生态环境方面案件。非法捕捞、非法占地等行为得到有效打击。

大理市人民法院院长张宁介绍,环保法庭会到渔村等案发地开庭,以警示、教育当地居民。

此外,为恢复洱海自然生态线,需在湖畔一定范围内实施生态搬迁。相关补偿、安置等工作能有序完成,也离不开司法部门的努力。

走在新建成的“洱海生态廊道”上,一位党外人大代表发现,几年前住过的临水民宿,今已拆除,复为绿地。“民宿远了些,但景色还是现在好。”她说。

据最高人民法院介绍,邀请党外人大代表视察法院,一是向代表汇报工作,二是接受代表监督、听取意见。代表们在了解法院各项工作后,也加以介绍,对于在民众中树立司法的权威,非常有效。

卢馨说,她很珍惜了解三级法院如何运作的机会,此行每一站,都仔细观摩。王欣会告诉记者,她将通过撰文、参与报告会等形式,将所见所感传递出去。(完)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