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

怎样跟压力做朋友

新华日报

关注

原标题:怎样跟压力做朋友

凯利·麦格尼格尔

压力是当今社会现实的一大特征。我们会有工作压力、社交压力、家庭压力等等,这些内容构成了我们生活意义的主要组成部分。压力总是伴随着人生意义的建构和自我实现的挑战,是真正投入角色、追求满足意义感的目标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结果。

那么,如何改变自己面对压力的态度,学会管理压力呢?

1.停止为自己的不作为找理由

虽然我们平时能够听到很多缓解压力的方法,比如,把自己的工作和生活环境收拾得整洁一些,还可以放下压力,睡一觉、泡个澡、唱唱KTV,或者去健身房锻炼。

但是,被动地接受安排或者帮助,永远不能真正解决问题,所以面对压力,首先要做的是,停止为我们的不作为找理由。不要被动等待什么,也不要寄希望于改变会被动发生,任何事情的发生都依赖于我们自己的勇气和决心。

这时候,你需要呼唤自己的价值观来鼓励自己。

2.压力时刻,想想你的价值观

身处压力环境中,我们需要转换思维,而思维的核心就是自己的价值观。研究表明,在压力时刻反思自己的价值观能帮我们更好地应对压力。

避免压力是不可能的,否认它也毫无助益。当我们无法控制或消除压力的时候,你依然可以选择如何应对。

牢记价值观能转化压力,将压力从违背你意愿、超出你掌控的东西,变成邀请你敬畏、唤起你注意的信号。

考虑一下,创造一个有标记意义的东西,作为自己最重要价值观的提醒。可以是手环、钥匙链,或者贴在电脑屏幕上的即时贴,或者手机贴纸。

然后,当压力来袭,记起价值观,问问自己,在这个时刻,价值观能如何引导你。

3.压力下成长的勇气

在压力下能够成长的人,有几个方面很明显。

首先,看待压力的想法不同。他们将其视为生活正常的一面,不认为有或者根本没期望过完全舒服和安全的日子。相反,他们认为压力是成长的机会。他们更愿意承认压力,不太把每个小挣扎视为会导致更糟局面的大灾难。

其次,他们相信困难时刻更该投入地生活,而不是放弃或自我孤立。

最后,他们还相信,无论环境怎样,必须持续做选择——改变状况,或者如果状况不能改变,就改变状况对自身的影响。

秉持这种态度的人,压力下更愿意采取行动并与人联结。他们不太会充满敌意,或自我防御。他们还在身体、情绪、精神方面更好地照顾自己,保存能量,支撑自己应对生活的挑战。

4.逃避压力的代价

虽然逃避压力看起来更容易,但它总是适得其反。

身处压力之中,你或许会期望压力小一些就好了。但如果你以更广阔的视角看待生命,剥离掉每个有压力的日子,你发现剩下的并不是理想的生活。

期望无压力的生活,这很正常。然而,追求这个愿望,会付出沉重的代价。

事实上,伴随压力而来的很多负面结果,实际都是企图逃避它的产物。心理学家发现,企图逃避压力,会极大地降低幸福感、生活满意度和快乐。逃避压力还会带来孤独。

位于加利福尼亚州帕洛阿尔托的美国退役军人办公室,曾经做过一次令人印象深刻的研究,跟踪1000多名成年人达10年之久。研究之初,工作人员问参与者是如何应对压力的。那些说试图逃避压力的人,在接下来的10年内,更容易变抑郁。

心理学家把这个恶性循环叫作压力繁殖。它是企图逃避压力的讽刺性后果:耗费掉应该支持你的资源的同时,你创造了更多压力源。

当压力不断累积,你渐渐无力招架、离群索居,因此更容易依赖逃避性策略,比如企图扫清压力情境,或者以自毁行为转移注意力。

越坚定地逃避压力,越容易陷进向下的螺旋。如同心理学者理查德·瑞恩、韦罗妮卡·胡塔和爱德华·德西在《探索幸福》中写到的一样:“越想得到最多愉悦感和逃避痛苦的人,越可能失去生命的深度、意义和人心。”

毕竟,随着不确定性的加强与整个宏观经济转型的发生,压力已经成了我们无法回避的组成部分。我们要承担压力,也要在充满压力的环境中成长。

这样看来,压力管理,成为我们的必修课。

(本文编辑整理自《自控力:与压力做朋友》,作者凯利·麦格尼格尔为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

热门评论

噩梦_uk 0
就是忘记它,心态平衡,自然而然就变成朋友.
香港
回复TA
透明女孩儿_sp 0
享受压力,有压力才有动力
香港
回复TA
冰瑜风筝_sy 0
最好的办法就是战胜压力,把它变为动力
香港
回复TA

undefined

好的评论会让人崇拜
查看3条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举报成功

举报

请您选择举报的原因

说说你的看法

意见/建议 反馈入口
  • TOKEN
  • 标题/昵称
  • 反馈内容

已反馈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