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

群众体育蓬勃开展 体育产业活力迸发

新华日报

关注

原标题:群众体育蓬勃开展 体育产业活力迸发

去年徐州国民体质监测合格率超过百分之九十五

6月21日,丰县复新河畔瑜伽爱好者在进行晨练。当日是国际瑜伽日,也是农历夏至节气,丰县瑜伽爱好者开展夏日瑜伽活动,迎接国际瑜伽日和夏至到来,夏日河畔呈现出一道和谐的美丽风景线。 高荣光摄

6月11日,《2019年徐州市国民体质监测公报》出炉。数据显示,2019年徐州国民体质监测合格率高达95.11%,其中男性合格率94.88%,女性合格率95.41%,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这是近年来徐州群众体育蓬勃发展的真实写照。

每到傍晚,华灯初上,上百支队伍近两万健步走爱好者身着整齐的服装,阔步前行,成为这座城市一道独特而亮丽的风景线。

“晚饭后绕着奥体中心走两圈,既强身健体又可以欣赏美景。”生活在新城区的李女士坚持户外健步走已近10年,她见证了徐州市户外健身场所的变化和发展。“特别是近两年,户外健身场所越来越多,环境也越来越好,不管从市区何处出发,10多分钟就能找到健身场地。”李女士说,如今公园里各种健身器材都有,还有专门的足球场、篮球场、乒乓球场,来锻炼的年轻人越来越多。

李女士的感受,缘于徐州持续多年的体育设施建设。在这里,不仅有“顶天立地”的奥体中心,更有“铺天盖地”的群众体育健身设施。去年,徐州以“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市”为抓手,完善群众身边健身设施,在市区公园、绿地、社区新建健身设施60处,并翻建市游泳训练馆,湖北路体育公园敞园开放,加快全市足球场地建设。

同样在去年,徐州举办首届贯穿全年的全民健身体育大会,11个月的“战线”、14个项目、数十场比赛,因时、因地、因人群、因行业广泛开展主题鲜明的全民健身活动,唱响全民健身“四季歌”。

随着市民健身需求井喷,呼唤更多健身设施、更丰富的赛事活动和更科学的健身指导。徐州顺势而为,不断创新体制机制,紧紧围绕增强人民体质、提升城市品质的目标,编织一张覆盖全人群的“公共体育服务网”。“去年一年,我组织了11场广场舞公益培训,每一场都有200多人参加。”国家一级社会体育指导员王晓梅说,群众健身不仅要有场地、设施,更要有专业人员指导,开设公益培训课,就是要引导群众科学、有序、系统地健身。

目前,徐州市人均公共体育场地面积1.58平方米,排名省设区市第一位,全市共有社会体育指导员39750人,全民健身活动站点6163个,体育类社会组织651家,个人会员20余万人。

群众体育的蓬勃发展,也让体育产业迸发新活力,成为徐州新的经济增长点。

2016年,“健美丽人健身俱乐部”“梦之健健身俱乐部”双双跻身“江苏省十佳体育健身俱乐部”,徐州成为全省唯一两家健身俱乐部同时上榜的设区市。如今,徐州依托奥体中心等体育综合体,引导鼓励“徐奥青培”“苏宁青训”开展足球、击剑、游泳等多项目、多层次体育培训,让健身服务业呈喷发式发展。

作为体育产业中增长最快的体育用品制造业,徐州持续提档升级,让徐州制造向徐州“智造”转变。位于邳州的“江苏康力源公司”推出数十款智能产品,为客户提供一对一的“互联网+智能健身”个性化服务方案,成为我省最大的体育用品生产基地,年销售收入超10亿元。

围绕“体育+”融合发展定位,徐州积极完善良好的生态环境、丰富的民俗资源等建设,以举办大型赛事为引领,发展特色鲜明的运动休闲业,让体育不断融入生活、商业和娱乐,吸引大批国内外体育爱好者,带动消费快速增长。

贾汪区依托山水风光自然优势,做大做强“体育+旅游”文章,打造以体育旅游与运动休闲为特色的茱萸山街道体育健康特色小镇。目前,这里已建成全省面积最大的滑雪基地、攀岩训练基地,全省首家综合性航空运动基地和亚洲最长索道,初步形成淮海经济区集聚程度较高的体育旅游聚集区。

以承办省冰雪项目专业队为带动点,徐州依托奥体冰上运动中心、大景山和督公山滑雪场,开展“冰雪进校园”等主题活动,并连续两年承办省冰雪嘉年华,徐州奥体中心也因此被评为全国首批、全省唯一一家“全国冰雪运动推广示范单位”。

徐州还积极创新体制机制,盘活体育场馆资源,为其实现专业化、市场化、企业化的运营模式提供保障。徐州奥体中心逐步形成产权国有、企业经营、体育部门监管的管理模式,被列入2018年国家体育总局公共体育场馆“改造功能、改革机制”工作全国试点单位。

“体育让生活更美好。我们将坚持办好以人民为中心的体育,动员全社会力量争创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城市,多措并举推动体育产业向更高层次迈进,努力为加快推进体育强国和健康中国建设探索徐州路径。”徐州市体育局局长陈钢说。

本报记者 张 涛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