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千年,对话晋阳古城
原标题:跨越千年,对话晋阳古城
“现在大家看到的是一处五代时期晋阳城的院落式建筑,再往东,则是唐代时期的院落建筑……”13日是我国第四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太原市文物局、太原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在有着2500年厚重历史文化的晋阳古城遗址,举办了“公众考古开放日”活动,邀请公众一同见证晋阳古城遗址考古新进展和保护展示新成果。据了解,此次面对公众开放的晋阳古城二号建筑基址,发掘揭露面积近7000平方米,是一处从北齐到唐五代时期的大型建筑基址,体量大、出土遗物丰富、建筑结构布局清晰,一眼望去,晋阳古城曾经的风貌尽在脑海之中。
晋阳古城为何是太原的根脉所在?
晋阳古城创建于春秋中晚期(公元前497年),战国时赵国的都城、北齐时的陪都、北汉的都城、唐代的北京。提起这座有着2500多年历史的古老城池,谁都知道它重要,但为什么会重要呢?
晋阳之名,最早见于史籍是《春秋》鲁定公十三年(公元前497年)中的记载:“秋,晋赵鞅入于晋阳以叛”。因此,学界基本形成共识,晋阳始建于公元前497年。大家所熟知的太原建城2500年也是由此而来。晋阳城由赵简子家臣董安于所筑,两次晋阳之战,奠定了三家分晋的格局,也奠定了赵国在战国七雄中的地位。汉初,刘恒被封为代王定都晋阳十七年,之后南下登帝,成就文景之治;东魏时期,高欢在晋阳先建了大丞相府,后来又建了晋阳宫,以晋阳城为政治、军事大本营,遥控首都邺城的朝政,当时称“霸府”;北齐时期,高氏政权把晋阳城作为别都,又在汾河东岸新建太原县城;隋开皇十六年筑仓城,隋大业三年重建晋阳宫城,在晋阳城西北形成一个以晋阳宫城、大明城、仓城形成的品字形宫城区域。唐贞观初年,长史李勣筑东城。武则天长寿元年(692年)置北都,并州长史崔神庆建了中城,跨水联堞,将东、西两座城池连为一体,至此,在太原盆地北部形成一个内三城(仓城、新城、大明城)、外三城(西城、中城和东城)的大型都市。到后唐、后晋、后汉先后以晋阳为依托,南下定鼎中原。宋太平兴国四年(979年)宋太宗赵光义率兵攻占晋阳城,下令焚毁晋阳城。第二年又引汾河、晋水两个水系,浸灌了晋阳城。至此,显赫于历史上近1500年的晋阳城被彻底毁灭。
纵观历史,无论是三家分晋、西汉戍边,还是东魏霸府、北齐别都,又或是盛唐肇基、五代战乱,历史上一系列重大事件都和晋阳古城有着密切的关系。但是,历史不仅仅是存留在古籍当中,更是扎根在岁月中,深埋在地下。尤其是在考古进程中,当历史遗迹一点点浮出水面时,更加令人感慨于晋阳古城承载一座城市记忆的“伟大”之处!
为山西古建风格提供实物佐证
山西被称为古建筑大省,宋元时期的古建筑存量比例占到了全国的75%,诸如佛光寺、南禅寺等,但是这些珍贵的古建筑只留存下了大殿,其院落已荡然无存,这就给学术界留下了很多的猜测。如今,晋阳古城二号建筑基址的“问世”,填补了这一时期建筑结构布局之谜,是晋阳古城历年来的首次发现,也是目前中国国内发掘出土面积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唐五代建筑基址,对研究唐五代建筑布局和技术工艺有重要价值。
进入考古现场的那一刹那,很多人都会瞪大眼睛,不自觉地发出“哇”的一声,城池遗址的范围实在是太大了,再加上发掘过程中做出的各种探方、暴露出来的各个文化层,着实让人耳目一新。“这个区域是山门,这是庭院,中轴线的纵深处就是大殿……”现场,太原市考古研究所副所长、文博研究员裴静蓉出任讲解员,用深入浅出的语言为公众讲解昔日建筑遗址的布局。在一块块建筑基址旁,都有标志牌标注着用途,你瞧,那扑满青砖的就是道路,蓄成圆形的深洞就是水井,还有一道道布排好的水渠,敦实的柱础石等等。此时,你只需要静静站在观望台,闭上眼睛冥想,一个古建筑院落的模样就大抵会出现在你的脑海中。
晋阳古城二号建筑基址的“问世”,让很多古建筑学家兴奋不已,为何?裴静蓉说:“我们看到的晋阳古城二号建筑基址,完整呈现了五代时期古建筑的院落布局。历史都是要寻根的,尤其是要寻找它的发展演变过程,古建筑也一样,所以我们这个建筑基址的意义就显得特别重要。”对于考古工作者来说,“寻找”是一个非常有魅力的事情,当他们发现了五代时期的建筑基址后,又在思索这所建筑的来源和历史脉络,又在五代地层下面,发现了唐代的建筑基址,同样是一个院落式建筑,分布形制大体相同,“这就是历史发展的脉络,就是历史和时代发展和演变的一个过程!”裴静蓉说。
触摸洛阳铲,让历史滋养百姓生活
在很多人眼中,考古是一项神秘的工作。活动现场,主办方特别组织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体验,给现场的小朋友们科普考古常识,并且让孩子们逐一体验,感受考古的魅力。
“这是洛阳铲,这是罗盘仪……”在考古工作者的介绍下,孩子们心中充满了好奇,充满了求知欲。当介绍完考古工具后,工作人员随即拿来了“洛阳铲”,一边是长长的木质手柄,一边是半圆筒形的铲头,孩子们都非常好奇,这样的大家伙是做什么用的。“考古工作者正是凭借洛阳铲带上来的附属物,来分析地层的年代和结构。”工作人员一边介绍,一边将洛阳铲缓缓插入地下,孩子们看得非常起劲,也迫不及待地拿起洛阳铲,纷纷体验一番。
一场公众体验,拉近了考古与大众的距离,让大家愈发了解了太原这座古老城市的悠久历史。太原市文物局党组书记刘玉伟在接受山西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晋阳古城二号建筑基址,是首次对外开放,这就是最真实的考古工地现场,也是未来晋阳古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缩影。我们邀请大家来到考古工地的第一现场,就是要让文物文化走下高台,走向老百姓和人民群众,以人们喜欢看、喜欢听的形式讲故事,打造百姓城市会客厅、群众身边博物馆。让人们从这些文物遗存中挖掘丰厚的太原文化,唤起百姓记忆,感悟晋阳文化,坚定文化自信,讲好太原故事,让厚重的历史文化资源滋养百姓生活。”
山西晚报记者 孙轶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