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方观点】维吾尔族穆斯林,真相何在?
原标题:【外方观点】维吾尔族穆斯林,真相何在?
维吾尔族穆斯林主要生活在中国西北部的新疆地区。新疆享有自治地位,占中国国土面积的五分之一,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如煤炭、天然气和石油。最近一段时间,新疆遭到了集中的舆论攻势,相关报道多以西方媒体特别是掌控全球话语权的美国媒体为消息源,然而事实情况与之截然相反。
这些舆论攻势针对的重点之一是所谓的中国政府将100万、200万甚至300万维吾尔族人关进“集中营”,其中包括遭到地方政府拘押的儿童。还有媒体称维吾尔族穆斯林遭到迫害,被禁止从事宗教活动。他们的清真寺被摧毁,无法行使其民族权利。他们的族群被拆解,被迫以各种方式融入汉族,包括强制学习汉语等。
中国官方消息驳斥了这些指控和持续不断的抹黑,并针对此类谬论给出了证明。例如,中国《宪法》确保包括穆斯林在内不同宗教信众的信教自由,且中国政府对此十分重视。新疆现有2万多座清真寺,2.9万余名教职人员,103个伊斯兰教协会,10所宗教学院,还将《古兰经》和《圣训》译成维吾尔语,并为穆斯林缴纳天课、进行朝觐提供充分保障。近年来,有超过5万名维吾尔族穆斯林前往麦加朝觐。
新疆各领域均在蓬勃发展。据统计,过去一年中,约有2亿人次中国国内游客到新疆旅游。新疆经济、教育、卫生、文化事业持续进步,生活、就业、防范失业水平不断提高。
百闻不如一见,中国政府组织了来自90个国家的1000多人参访新疆,并组织伊斯兰合作组织代表团二次到访新疆,给他们留下同西方媒体报道完全不同的积极印象。
至于数以百万的人被关押,尤其是儿童被关押的说法,相关数据自相矛盾,令人难以置信。事实上,不仅在新疆,中国所有偏远地区都有扶贫计划,发展教育是其中的重要内容。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陆续在这些地区建立小学,但规模较小、设施简单,随着时间推移,逐渐失去了优势和竞争力。在此情况下,部分地区对学校进行整合并建立中心学校,包括学生每天住校的寄宿制学校。这是此类学校在新疆部分贫困地区出现的原因。据报道,大多数重点帮扶家庭都欢迎这类学校。
至于教授汉语,这确有其事,同时也是必要的,因为他们生活在一个所有国民都说汉语的国家。如果不学汉语,他们如何在当前和今后积极参与国家事务并发挥作用?他们是在学习母语的同时学习汉语。这就像中国的各个学校都开设英语课程,以便国民走向世界。
可能有人不相信中方的说法。如果这些人真的看重事实,就应该从一些中立的消息源获取信息,或者亲自走访新疆,抑或派他们信赖的人造访新疆。重复中国的敌人和对手发表的未经核实的言论,并不能反映真相,反而会为他人做嫁衣。
中国穆斯林的生活或许还有进一步改善提高的空间,但事实肯定不是西方媒体特别是美国媒体所描绘的那般。这些媒体为了实现其政治目的,不惜在以下方面造谣生事:
第一,无视美国在世界各地犯下的罪行,格外关注对穆斯林等群体的“歧视和迫害”,却对本国国内的歧视及对其他国家人民的歧视置若罔闻。美国在这方面尤为突出,这个国家是在对印第安人进行种族清洗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直至今日,尤其是在特朗普时代,美国仍有人尚未摈弃这一政策。最佳例证就是美国当局支持并掩盖以色列所犯下的针对巴勒斯坦人——基督徒和穆斯林——的各种罪行,不但不对以色列加以惩戒,反而任其凌驾于法律之上。
第二,美国当局及其追随者希望维吾尔族穆斯林成为中国肌体上的“出血点”,企图通过鼓动他们从中国分裂出去或同中央政府持续冲突,为当地血腥恐怖主义活动持续蔓延创造条件。但事实是新疆能够抵御恐怖主义和暴力浪潮,过去3年,新疆保持稳定,未发生一起暴恐事件。
第三,美国当局及其追随者希望让阿拉伯人和穆斯林疏远中国,因为中国在过去几十年创造了奇迹,特别是在科技和经济领域取得巨大进步,阿拉伯和伊斯兰国家同中国的关系也取得了巨大发展。它们这么做,是为了垄断全球市场,维系美国的单边霸权,同时遏制中国在同美国的激烈竞争中取得优势,阻止中国成为超级大国。
最后,我不得不指出,许多穆斯林都是上述欺骗行径的受害者。美国及其追随者身披维护伊斯兰教和穆斯林的外衣,部分政治伊斯兰势力也有意无意地参与其中,但其实他们并不在意伊斯兰教和穆斯林,他们所做的不过是让穆斯林为他人特别是美国人当炮灰。或许阿富汗及发生在那里的事,足以成为鲜活的例子。在针对中国的攻势中,有土耳其的参与。一部分巴勒斯坦民众和团体也呼吁抵制中国,而非同中国发展关系。但与此同时,我们未曾听到他们呼吁抵抗或抵制以色列,或者因美国采取的政策和犯下的针对巴勒斯坦人民、阿拉伯人民、穆斯林国家人民的罪行而呼吁抵制美国。
阿拉伯人和穆斯林应当基于两点建立同其他国家的关系,一是对方是否关心和支持他们的事业,特别是巴勒斯坦人民的事业,二是同其他国家的关系是否有利于他们的国家和人民。
中国过去是、现在仍是,未来我也希望它是穷苦和受压迫国家及其人民的朋友。中国过去是、现在仍是巴勒斯坦人民和其事业的朋友与支持者,中国从未有过殖民历史,而是在合作、共同价值观和互惠互利的基础上建立同其他国家的关系。
(作者为巴勒斯坦政策和战略研究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