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

百年泸定桥迎大修:胆大心细 秉承手工技艺

中国新闻网

关注

原标题:百年泸定桥迎大修:胆大心细 秉承手工技艺

(新春走基层)百年泸定桥迎大修:胆大心细 秉承手工技艺

【解说】春节前夕,已横跨河面300多年的泸定桥在冬日的寒风中微微摇晃着,一群工人正在桥面上装钉木板。搭建木制龙门架,人力牵引钢索,徒步巡查铁链......靠着一锤一修补的慢工细活,这座因红军“飞夺泸定桥”驰名中外的铁索桥正迎来大修。

据了解,修建于清朝康熙年间的泸定桥曾是横跨大渡河的第一座桥梁,全长103.67米,宽3米,由13根铁索链构成。俯瞰大渡河,横跨两岸,泸定桥是连接汉藏交通的纽带,也是当地人往返大渡河两岸的必经之路。四川省甘孜州泸定县文物管理局工作人员叶丹告诉记者,上世纪以来,泸定桥一直秉持“三年一小修,五年一大修”,此次大修主要是对两岸桥亭古建筑以及铁索整修加固。泸定桥13条索链共由12164个铁环构成,但仔细看去,有长有短,有胖也有瘦,如今索链上有20%的铁环为近代更换,80%的铁环仍为“清朝原装”。

【同期】(四川省甘孜州泸定县文物管理局工作人员 叶丹)泸定桥的维护方式就是老桥工带新桥工,然后以传承老传统的(桥梁维护)方式,一代一代传承下去。就减少和避免大型机械设备对泸定桥的损毁,就基本上全是靠这个人工来维护这座桥。然后我们拆下了这个铁环也是全部进入文物库房,逐环编号入库。

【解说】虽然桥板已基本铺设完成,但已经参与了26年泸定桥维修的老桥工王齐学依旧拿着小锤再挨着敲打一遍,王齐学说,每次大修对每根铁索链的每一个铁环进行细致检查是眼力活,将铁索链拆下和重新装上是力气活,在没有桥板的铁索链上来回作业是技术活,但不管工序再繁琐,手上的活再多,每一个环节都不能马虎。

【同期】(泸定桥桥工 王齐学)(铁索链)拉下来后就要一环一环地检查,每一环起码要敲十多下才能检查的出来。检修裂口,它有损坏,像有些有疤痕的这一类(铁环),你不敲出来就不清楚。每次维修把木板全部撤完,撤完后人全部要走铁链上过,很危险,一根一根从空中吊过去,这就是最难的。

【解说】在现场作业的40多位桥工中,记者发现一张稚嫩的脸庞。今年刚满20岁的罗正盛正在和其他工友一起搬运物料,第一次参加桥面修护的他只能完成一些简单的力气活,因为单是钉桥板这一项他都学习了一整天。罗正盛对记者说,从他爷爷开始就参与泸定桥的修护,自己在外地读幼师专业,假期回来正好赶上泸定桥大修就抱着学习的心态参与到修护工作。通过这段时间的磨练,他感受到了前辈们的艰辛,同时也加深了自己对泸定桥的情感。

【同期】(泸定桥桥工 罗正盛)从小开始我们就一直走这座(泸定)桥,我爷爷和父亲一直都是做桥面维护的(工作),遇到桥面维修缺人手,(人)不够,我们就跟着过来帮下忙。以后有这样的维修情况,我们还是会继续来(泸定桥)维修的。

【解说】傍晚时分,阳光从泸定桥上消失,寒意更浓。13条铁索依然横亘河谷。几百年间,泸定桥见证过大渡河畔的日升月落,聆听过革命年代的隆隆战火,如今它正“改头换面”,准备迎接21世纪20年代的第一个春节,并继续见证甘孜藏区的日新月异。

吕杨 四川甘孜报道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