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

撒马尔罕的金桃

山西晚报

关注

原标题:撒马尔罕的金桃

11月25日,早晨醒来下楼吃早餐,发现酒店今天准备的水果是切好的柿子。橙黄色的柿子摸上去有些凉,但咬一口,却是意想不到的清甜。看着手里被咬了半截的柿子,我突然意识到,“撒马尔罕的金桃”——这个中国人看来有着神秘色彩的符号,或许指的是金黄色的桃子。于是我和酒店工作人员及其他游客咨询,得到的答案和自己的猜想完全符合。

“撒马尔罕的金桃”如何被我知晓,这大概要归功于美国汉学家薛爱华,他曾经撰写过一本关于唐代的外来文明的畅销书,后来书籍被翻译成中文,书名即是《撒马尔罕的金桃》。

遗憾的是,虽然很早就购买了这本书,但我却未认真拜读过。只是隐约记得书中介绍了外来文明如何传入中国,这其中就包括了金桃。

一种水果为何能被史学家看重,在金桃的故乡,乌兹别克斯坦的撒马尔罕,我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于是我开始查询,然后在一条线索中看到一段中国史料关于撒马尔罕金桃的记载。

康国。本康居之苗裔也。其王本姓温氏。其人土著。役属于突厥。先居祁连之北昭武城。为匈奴所破。南依葱岭。遂有其地。支庶强盛。分王邻国。皆以昭武为姓氏。不忘本也。

贞观九年七月。献狮子。太宗嘉其远来。使秘书监虞世南为之赋。十一月。又献金桃银桃。诏令植于苑囿。

这段史记摘录于北宋王溥所撰写的史记《唐会要》,翻译成白话,就是康国的祖先是大月氏,他们的国王本来姓温,原本居住在祁连山以北的甘肃省昭武城。后来受匈奴人欺负,就迁徙到葱岭以北,逐渐昌盛起来后,以他们原本的姓氏,建立了几个国家,喻意不忘故土。

公元635年,康国派使者向大唐进贡狮子,唐太宗安排掌管皇家经籍图书的虞世南写了一篇赞扬的文章。当年11月,康国又派使者向大唐进贡金桃、银桃。唐太宗下令种植在花园中。

《唐会要》里面详实记载了中亚诸国和中国的交往。而文中所提到的康国,即是今天撒马尔罕地区。但我关注的重点,却是进贡的“金桃”。

这种原本产在撒马尔罕的水果,究竟是什么模样?我分外好奇,于是我找寻了撒马尔罕大大小小的水果店,遗憾的是,或许由于季节不对,我并未看到传说中的金桃。

后来,我想起我在中国见过一种桃子,它个大饱满,全身金黄,甚至咬一口,里面的果肉依然是金黄色。这两者之间是否有关联,我无从知晓,也不好贸然下结论。但中国许多水果有西来之说,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例如葡萄、石榴。

水果在我们这些平常人看来终究是茶饭闲暇后的点缀,但穿越漫长的历史后,你会发现它的与众不同。就像汉学家薛爱华对这些物品的研究,显然已经超越了它们的实际意义,在那个中国的黄金年代,迷人的金桃,不仅代表着接纳、融合,还有更多。

薛爱华在其著作《撒马尔罕的金桃》前言中提到,“金桃”虽然“曾经是某种‘真实的’存在,但是这种水果已经部分地成了一种玄虚神妙的实体。它们仅存的真实的生命是文学的和隐喻的生命。简而言之,与其说它们属于物质世界,倒不如说它们属于精神世界”。

荣浪

关注“徒友分享”微信公众号,阅读荣浪更多文章。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