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

山晚两会报道越来越精彩

山西晚报

关注

原标题:山晚两会报道越来越精彩

时光倒回!

2011年1月22日13时,太原小店区东蒲村大棚蔬菜基地。

“这菜卖得好吗?是往菜市场卖,还是直接销往超市?”“你们的菜是从田间地头直接买的吗?”省人大代表温变英、徐时红和郭冬枝蹲在蔬菜大棚地垄上,站在超市蔬菜摊前,向村民、市民问民情,记录下大家反映的问题。

返回驻地,温变英、徐时红和郭冬枝穿着沾着泥土的鞋子,走进省十一届人大五次会议现场,参加分组审议。这一次午休时间的实地了解民情,只是为了充实一份有关菜价的建议,做最后冲刺。

两会特写《一份有关菜价建议的最后冲刺》见报后,很多读者点赞:原来代表们的建议是这样写出来的啊,如此才能真实反映民情民意啊!

从会场采访,跟到田间地头,再到超市卖场,《山西晚报》两会报道团队记者李莉写出了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两会新闻,立体呈现了代表履职的过程。

其实,像菜价建议这样鲜活热乎的两会报道,《山西晚报》的两会报道中有很多。两会是我省政治、经济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两会报道自然是时政报道的重头戏。20年,无论是传递省委、省政府的决策和精神,还是反映百姓呼声,《山西晚报》“多兵种”集团作战,不断丰富报道手段,在创新中寻求突破,使得两会这场开年大戏越唱越精彩,持续焕发活力。

传递政府决策,反映百姓呼声 两会报道搭建连心桥

2014年1月9日,“山西晚报直通两会”现场,裴建功夫妇和李小莉声泪俱下,讲述苯丙酮尿症(PKU)患儿家庭的沉重负担,“抱团”求助,希望政府能关注这一特殊的患者群体,得到卫生、民政等部门的救助。在场聆听的省人大代表、省政协委员无不动容。

座谈会结束,从PKU患儿家庭走访,到残联调研;从个体到群体;从1人到7人……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开始为PKU患儿奔走呼吁,多方了解,多次讨论,将家长们的求助写成建议带上“两会”。山西晚报两会报道团队记者要维维、李晶持续跟进报道此事,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们一起为这个特殊的群体寻求救助。

经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们的不断努力,PKU患儿家庭获得救助。

2014年11月,省卫计委将苯丙酮尿症纳入新农合的重大疾病保障范围,孩子年龄限制在0岁至14岁,报销设置上限1.2万元,按70%比例进行报销。

2015年7月17日,省人社厅出台《关于苯丙酮尿症患者门诊治疗费用支付标准通知》,将苯丙酮尿症纳入城镇重大疾病保障范围,不再受限住院,平时的特食、检查、药品均列入报销范围。

PKU患儿们的家长笑了,PKU患儿家庭的负担减轻了。向上反映百姓呼声,向下传递政府决策,《山西晚报》两会报道成为一座连接政府与百姓的连心桥。而“山西晚报直通两会”就是这座最民生、最有力的连心桥。

2011年,“山西晚报直通两会”首次启程。每年的省、市“两会”召开前夕,“山西晚报直通两会”就会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市民代表一同,走进社区基层一线,走近百姓,面对面交流沟通民生热点话题。“山西晚报直通两会”启动9年来,共有近80位省人大代表、省政协委员受邀下基层进社区,征集民意,共话民生,其中反映的不少问题被代表委员们写进自己向大会提交的建议和提案中。

民生热点是两会报道的焦点,大政方针则是两会报道的核心。《山西晚报》两会报道及时呈现领导干部对山西发展的决策、刊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建言献策,邀请专家学者解读政府报告中的新年新政,将两会政策深入浅出地解释给读者,发挥上情下达的作用。

“多兵种”集团作战 两会报道别开生面、丰富立体

“当时,大堂里人很少,偶遇书记挑书,真是意外,还有一点兴奋……一刻钟后,袁书记选到他满意的书,约有十本。它们中有《大外交》《货币战争》《基辛格——美国的全球战略》。眼前这一幕,令记者想起媒体开放日上袁书记说过的一句话:学习者智、学习者胜、学习者强。”

这篇200多字的小特写《袁书记挑书》,是2012年3月7日,山西晚报记者张丽荣(时任山西晚报驻北京记者站站长)、李莉参加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时采写的一则两会新闻。那是山西代表团全团会议结束不久。记者前往餐厅就餐途中,突然看到在驻地酒店大堂的会议服务售书处,一个身影正专注地俯在书架上,一本本浏览书脊上的标题。定睛一看,是时任省委书记的袁纯清。于是,记者立即驻足观察记录,落笔成稿。次日,该篇小特写刊发于《山西晚报》头版位置。

在《山西晚报》两会报道中,对领导干部在会场的语言、行动予以关注进行人性化报道,提升了两会报道的可读性。

消息及时反映会议流程、会场动态,能使读者了解“两会”新精神、新政策;通讯深度挖掘热点话题,进行重磅报道;图片形象生动展示代表、委员精神风貌,会场新风……《山西晚报》两会报道在运用传统的消息、通讯以及图片传播手段的同时接轨时代发展,“多兵种”集团作战,对接微博、网络等新媒体平台,实现全媒体报道两会。

2011年,省“两会”期间,山西晚报在省内媒体中第一次开通“两会”微博。记者织“围脖”,网友看“直播”,每天活跃在会议现场的记者,通过个性化的表达,依托微博这一平台第一时间与读者、网友分享“两会”会场内外值得关注的新闻、现场花絮、精彩观点。

与此同时,山西晚报每年还会设置相应的栏目,全面关注两会会场,为读者采写他们关心、关注的两会新闻,这些栏目有《我爱问两会》《两会热点》《两会重磅》等。

在创新中突破 两会报道历久弥新、活力无限

山西晚报两会报道的每一次创新都是一次突破,既是个人眼界的突破,也是报纸影响力的突破。

每年3月,全国两会盛大召开,全国瞩目。2011年、2012年,山西晚报连续两年派记者赴京报道全国两会,成为山西都市类媒体中惟一一家参会报道的媒体。

2012年的全国两会报道,山西晚报从报道力量增加到策划力度加大均实现了突破。张丽荣、李莉、武六红三名赴京记者围绕时下热点做了众多策划报道,如开设代表日记专栏,邀约人大代表每天写日记发表等。

同时,山西晚报全国两会前方报道组还创新报道方式,与河南大河报联动,选取两省相邻城市晋城与济源,就中原经济区建设、加强跨区域合作的话题,对话两市全国人大代表,完成《中原经济区崛起需要跳好“集体舞”》的报道,引起强烈反响,使得盛会报道上了一个台阶。

还是在那一年,山西晚报全国两会前方报道组一面完成采访任务,一面与省人大对接、联络,最终,《山西晚报》首次“进京”,被送到山西代表团驻地——远望楼宾馆,每一个代表的房间,实现了“影响力”从省内到省外的突破。

2012年,山西晚报“直通两会”栏目,在原先走进社区听民意的基础上,还通过报纸向读者征集百姓“最关心”“最期待”“待解决”“好建议”。消息刊发后,收到建议近千条,涉及社会管理、城市建设等方面。在省“两会”召开期间,本报“两会”特派记者从中选取部分有代表性的话题,通过详细调查采访,把这些问题“带上两会”,并寻找该行业或相关领域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进行探讨、解读,寻求问题的解决方案。《企业养老金能不能再涨涨》等一系列稿件的见报,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

为让基层的声音直达省“两会”,2013年、2014年在省“两会”召开前,山西晚报独家与省政协提案委员会联合向社会征集提案线索,两年共收到意见建议300余条。

……

山西晚报两会报道历久弥新,活力无限!

山西晚报时政报道的重头戏——两会这场开年大戏,必将越唱越精彩!

山西晚报记者 李莉

读者点评

太原市社会福利精神康宁医院办公室主任高军:作为山西晚报的一名老读者,从全国、到省、市,每年的两会新闻报道我都会看,很多最新、最权威的民生政策都是从晚报上看到的。这么多年看下来,《山西晚报》两会报道内容越来越丰富,报道的手段也与时俱进,形式多样,很享受《山西晚报》奉献给读者的这场开年大戏。希望《山西晚报》继续做好百姓与政府的连心桥,将民意传递到两会的会场,问民情、解民忧,推动社会进步。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