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

北京司法程序质量指数连续两年全球第一

北京日报

关注

原标题:北京司法程序质量指数连续两年全球第一

本报记者 张蕾

如今,吴穷律师在办公室、家里、甚至出差的酒店中都参加过庭审。她风趣地说:“我很期待下一次庭审的地点会在哪里。”

让吴穷有了崭新司法体验的背后,是北京互联网法院的网络庭审,而这只是北京法院创新服务的一角。建设智慧法院,推行司法公开,案件立、审、执全流程提速,北京法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司法探索,赢得了世行的认可。在其营商环境报告中,北京“司法程序质量指数”连续两年全球排名第一。

打开微信打官司

姜源是北京一家公司的法务人员。由于公司和海南一家企业产生纠纷,需要去海南澄迈县起诉,他很头疼,本来就忙,这一趟来回数千公里,又得两三天。就在这时,有人告诉他,不用去海南,在北京也可以跨域立案。他赶紧拿着起诉材料赶往海淀区法院。果然,通过北京移动微法院中的跨域立案服务系统,不到十分钟就把案子立上了。

北京移动微法院是一款可以让公众“打开微信打官司”的小程序,集合了案件诉讼风险智能评估、在线预约立案、跨域立案、在线调解、在线提交证据材料等多项功能,目的就是让信息多跑路,当事人少跑腿。

不仅如此,北京法院还在商事案件中采取自动化随机分案,以保障案件审理公平公正;利用互联网进行庭审公开、文书公开、司法数据公开等,让司法审判受到监督……“这些都是世行营商环境报告中‘司法程序质量指数’的考核内容,满分18分,北京今年拿到16.5分,高居榜首。”北京高院民二庭庭长薛强说。

全流程提升“司法体验”

“27小时?”电脑上收到鉴定意见书回传信息,许梦媛还以为自己看错了。许梦媛是丰台区法院立案庭鉴定组工作人员。被送去做鉴定的是一份合同上的签字,从提交材料到鉴定结果回传只用了27小时。换作以前,怎么也得3个月左右。

从3个月到27小时,这个巨大变化源于北京高院上线的“对外委托一体化平台”,特别针对办理委托、机构审查、当事人交费等易拖环节,明确了审批程序、最长期限、鉴定风险及相应后果。

过去,由于缺少对鉴定机构的监督机制,鉴定评估环节拖沓影响整个案件的审理进度,一直是法院审判流程中的“痛点”。有了这个平台,鉴定机构明显感受到了压力。

“北京高院会定期晒我们的‘成绩单’,如果拖延出具鉴定意见,会对我们进行警告或约谈,有违法违纪现象造成严重后果的,甚至可能被暂停或取消委托资格。”某司法鉴定中心鉴定人范顺义说,现在一般案件平均鉴定评估周期控制在了40天内,缩短了约60天。

鉴定评估只是案件立、审、执流程中的一个环节。2018年9月,北京高院出台相关意见,提出5个方面、32项改革举措,对商事审判立、审、执全流程提速增效,民商事案件审理时间再缩短10%,大大提升了投资者的“司法体验”。

“一词之差”让破产企业重生

2018年11月10日,一场特殊的“拍卖”在淘宝司法网拍的资产处置平台公开进行。“拍卖”对象是已经申请破产的北京华都肉鸡公司的股权。

华都肉鸡公司是一家有着30年历史的企业,北京市场覆盖率一度超过90%。2016年,因资不抵债宣布停业并申请破产。

然而,这并不是一道简单的减法题,牵涉到数百名员工的就业安置。在昌平区法院看来,执法固然要把握尺度,也应有温度,不能一破了之。于是,破产清算转为破产重整。昌平区法院在全市首创用公开竞争的方式为华都肉鸡选任“新婆家”。“一词”之差,给身陷绝境的企业带来了生机。

为选好这个“婆家”,法院根据企业实际设定了门槛:除了有注册资本方面的要求外,还需要至少有5年以上从事畜禽类养殖、加工业务的从业经验,年相关营业收入不低于1亿元。

“这是综合考虑华都的品牌价值和员工安置问题,防止投资人在获得股权后全盘抛弃原有企业的主营业务,让企业获得实质性重生。”昌平区法院民四庭庭长潘幼亭解释说。

通过竞拍,华都肉鸡公司股权最终被北京首农股份有限公司和北京市北郊农场有限公司联合体以9.6亿元的价格“拿下”,超出破产财产评估价值1.7倍。

“更好服务国家经济发展没有止境,北京法院优化营商环境的探索创新永远在路上。”薛强介绍,目前,北京法院已经在破产案件集中管辖、加强诉源治理从源头减少纠纷等方面,着手下一轮改革。

责任编辑:王树淼 SN242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