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

东亚六国携手鹤类保护 启动2020东亚鹤年倡议

澎湃新闻

关注

原标题:东亚六国携手鹤类保护,启动2020东亚鹤年倡议

来自中国、蒙古、俄罗斯、日本、韩国和朝鲜等6国与鹤类保护相关的政府和科研机构代表近日在北京达成协议,希望携手东亚鹤类迁飞区各方力量共同推进鹤类保护并启动2020东亚鹤年倡议。

10月29日,东亚-澳大利西亚迁飞区伙伴协定(EAAFP)秘书处科学部官员贾亦飞在接受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采访时说,在过去十年,鹤类保护的进展几乎处于停滞,鲜有鹤类保护的声音。2018年,国际鹤类基金会(International Crane Foundation, ICF)希望在中国内陆特别是长江以北的湿地加强鹤类的保护与协作。

据贾亦飞介绍,鹤类是东亚-澳大利西亚迁飞区中最为重要的类群之一。东亚地区共分布有白鹤、丹顶鹤、白枕鹤、白头鹤、灰鹤、蓑羽鹤和沙丘鹤等七种长距离迁徙鹤类。根据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红色名录,其中白鹤为极危物种(CR),丹顶鹤为濒危物种(EN),白枕鹤和白头鹤为易危物种(VU)。

中国有9种鹤,占世界15种鹤的五分之三,是世界上拥有鹤的种类最多的国家。其中白鹤、丹顶鹤、白头鹤等3种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鹤类与湿地关系密切。北京林业大学副校长骆有庆说,作为湿地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鹤类不仅反映出人类共同家园的健康状况,其自身也具有历史悠久的文化价值,这在东亚各国的文化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在中国,自1979年黑龙江扎龙建立了第一个以鹤类为主要保护对象的保护区以来,全国已建立与鹤类相关的自然保护区约150个,其中多处被列为国际重要湿地和世界自然遗产地。

“中国湿地保护的网络相对还是比较好的,有较好的保护基础。”贾亦飞说。不过,由于气候变化以及人类活动的干扰,鹤类的生存状况仍面临栖息地破坏等诸多问题。鹤类的生境跨越多个国家或地区,要保护鹤类,就需要国际社会共同参与,怎么样建立一个更好的跨国合作的机制仍是东亚六国需要讨论的问题。

“中国是大部分鹤类的越冬地,比如,长江流域上的鄱阳湖是整个迁飞区尺度上最重要的一个越冬地。此外,在中国的其他地区也有鹤类的停歇地和繁殖地。”贾亦飞说,“中国是整个东亚鹤类保护最重要的环节,因为中国的位置决定了大部分鹤类在迁徙过程中都会过境中国。比如,俄罗斯、蒙古国繁殖的鹤类都会在中国过境,再去日本、韩国。”

“鹤类是长距离迁徙鸟类,一旦它们的越冬地、停歇地或繁殖地一处出现保护缺失,可能就会让迁飞路线上其他地区做出的努力付诸东流。”国际鹤类基金会副总裁斯派克·米林顿呼吁,各国的政府、科研机构、保护区和非政府组织应当联合起来,共同推进保护工作,让鹤类世世代代繁衍下去。

国际鹤类基金会(International Crane Foundation, ICF)1973年成立于美国威斯康星州,以保护鹤类及其赖以生存的栖息地和迁徙通道为使命,在全球50多个国家开展工作。1979年ICF在中国参与推动了扎龙保护区成立,2002年至2009年,与原国家林业局合作实施联合国环境规划署/GEF白鹤湿地保护项目。

EAAFP科学部(EAAFP Secretariat/ Science Unit)是EAAFP秘书处的有机组成部分,于2018年在EAAFP第十次伙伴大会(MoP10)通过,由北京林业大学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徙研究中心履行相关职能。

责任编辑:范斯腾 SN237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