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馆子时点一碗“国庆面”!在新民俗中读懂家国情
原标题:下馆子时点一碗“国庆面”!在新民俗中读懂家国情
打卤面、阳春面、龙须抻面、炸酱面、牛肉拉面……国庆节前,伴随着“国庆吃面,国泰民安”新民俗的倡议,北京大大小小的饭馆都拿出看家本领,用推出特色面、送国庆长寿面等方式为祖国庆生。不少消费者下馆子时,也都愿意点上一碗“国庆面”,为的是这喜庆祥和的“热闹劲儿”。
10月1日晚,在月坛同和居店里,70岁的谭女士得到了大师亲手制作的打卤面。“以前饭馆的生日面都是普通的面条,没想到这次送的是大师做的招牌面。”谭女士乐得合不拢嘴。
打卤面吃的是个团圆喜庆的劲儿。餐馆论盆做,一桌人合点一大盆。黄金周前3天,同和居特意为过生日、1949年出生或者名字里带有“国庆”的消费者推出国庆长寿面,来店里点面吃的人也明显多了起来。店员说,这几天每天都能送出二三十份长寿面,是平时假期的两到三倍。每天卖也能卖出十几盆,比平时翻了一番。
华天集团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旗下各个老字号门店里国庆面的销量达到25000多碗,各店共送出120多碗长寿面。
炸酱面是大海碗的招牌,在大海碗所有门店里,只要是年满60岁的消费者,进店都会赠送一碗专门为国庆节做的长寿面。“国庆节头两天总共赠送出136份长寿面。”北京红花大海碗餐饮集团市场运营经理张天佑告诉记者,截至10月3日,各个店里面条的销量总共达到3800份,与去年同期相比上升25%。
“真喜欢这个热闹劲儿,店里为祖国庆生的氛围很让人感动。”赵女士一家子今年国庆节从安徽到北京来玩,特意到大海碗来尝老北京炸酱面。看着每张餐桌旁的人都有说有笑,赵女士也捂着嘴笑了起来。
下午6点,一家西部马华饭店里已经基本坐满,几乎桌桌都有拉面,传餐窗口里面几个拉面师傅也一起忙活着。10月1日至3日,祖国庆生套餐总共卖出1100多份。
不光是去餐馆里吃面,不少老北京人还在家里身体力行自制“国庆面”。“国庆节要吃国庆面,国泰民安,今天就抻碗炸酱面。”家住西城区的阔大爷看完阅兵式,就进厨房里忙活起来,“家里有人过生日都讲究吃碗长寿面,今天是祖国的生日,我们也吃面祝福祖国繁荣昌盛。我觉得这个新民俗特别好,以后年年国庆都在家做面吃。”
在新民俗中读懂家国情
京平
国庆的北京,花团锦簇、红旗飘扬,洋溢着一派节日气氛。天安门广场人头攒动,“普天同庆”主题花坛盛大绽放迎候八方来宾;城市公园熙熙攘攘,丰富多彩的游园活动烘托喜庆祥和;各大影院场场爆满,《决胜时刻》等献礼影片不断刷新票房纪录;快闪活动刷屏网络,《我和我的祖国》的旋律余音绕梁……毫无疑问,这个国庆长假,爱国是最核心的主题,同样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心声。
读懂国庆,更爱国家。国庆节是庆祝新中国成立的重大节日,对曾经饱经沧桑而今扬眉吐气的中国人而言,国庆节有着非同一般的历史意涵。在中国的文化传统中,凡重要节日必有一定的民俗形式作为载体。在国庆的特殊节点“表白祖国”,抒发爱国热情,既是一次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的集中爆发,亦是对国家艰辛来路和美好未来的感怀期冀。将这些寄托真挚情感的爱国表达固化下来,形成某种“新民俗”,是国庆作为重大节日的题中应有之义。
事实证明,当民众将对祖国的热爱、认同与生活紧紧联系在一起,家国情怀就不再限于宏大叙事,而是通过更接地气的方式,浸润着生活的点点滴滴,更温暖,也更具体。比如,今年国庆期间,各大餐厅都推出了节庆菜品、“国庆面”等等,很多社区和敬老院,也为老人送上长寿面。面与绵同音,生日吃面,是为了讨个好彩头,为祖国吃碗庆生面,看似朴素,实则包含着悠长的爱国情怀。而这种情感的自然流露也启示我们,爱国其实可以有很多打开方式,重温爱国主义诗篇,参观红色教育基地,与国旗同框、为祖国歌唱,种种形式融合起来,构筑起的就是我们国庆节的“新民俗”。
“不论树的影子有多长,根永远扎在土里。”爱国是一种本分,也是一种责任。新中国70年巨变,给每一个家庭、每一个人都带来了幸福感获得感,也让国人更加确信一个道理: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爱国主义流淌在中华民族血脉之中,去不掉,打不破,灭不了。国庆节应当成为激发爱国情感的重要契机,通过更多民俗形式触发大家的情感共鸣,让国庆假期成为不一样的“爱国周”。在这方面,北京作为首都,作为全国文化中心,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红色教育资源,有责任也有义务走在前列、作出表率。
爱国,不仅是一种个体情感,更见证着一份作为国家主人翁的担当。让我们在骄傲与自豪中不断传承爱国之情、弘扬报国之志、不负祖国期望,以每个人的力量汇聚起磅礴向上的力量,推动中国号巨轮驶向更加光明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