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

广西林业生态扶贫工作纪实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关注

原标题:广西林业生态扶贫工作纪实

守住绿水青山 赢得金山银山

——广西林业生态扶贫工作纪实

在山多林多的广西,为让穷山变青山、青山变金山,林业下足了硬功夫。

 

2016年以来,全区林业直接带动50万以上贫困人口稳定脱贫,成为全国林业生态扶贫、全区行业扶贫的先进典型。

 

当前,全国脱贫攻坚进入决战决胜阶段,已经到了啃“硬骨头”的关键时刻。在这场战役中,广西的深山密林成为全区生态扶贫主战场,林业人更是重要的扶贫人。

 

 构建扶贫新机制

 

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在脱贫攻坚战役中,广西大力推动林业生态扶贫工作,走出了一条保护、开发与扶贫并行的生态发展新路子。

 

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政府将林业产业作为贫困地区县级“5+2”特色产业、村级“3+1”特色产业的重点内容,突出将油茶产业、林下经济作为产业扶贫的重中之重,提升到打造两个新的千亿元产业的战略高度。

 

自治区政府印发《加快木本油料等特色经济林产业发展的意见》《加快促进广西林下经济产业转型升级的意见》《脱贫攻坚特色种养业培育实施方案》《关于实施油茶“双千”计划助推乡村产业振兴的意见》,自治区、市、县逐级推动实施林业产业扶贫三年攻坚战,统筹优化贫困地区油茶、林下经济产业发展布局。

 

全区将55%以上的中央农发林业项目资金用于支持54个贫困县发展油茶、林下经济产业。自治区本级财政分别设立油茶、林下经济产业专项资金,2016年以来共下达3.53亿元,64%以上的资金倾斜安排到54个贫困县。自治区林业局与国开行、农发行、农行分别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累计获得授信额度800亿元,近70%可优先用于贫困地区发展油茶、林下经济。力争到2020年,油茶、林下经济等产业再带动超过30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

巴马县贫困户种植油茶喜获丰收。 雷超铭摄

因地制宜兴产业

 

一大早,三江侗族自治县和平乡板六村雨道屯建档立卡贫困户冯春能就和附近的村民一起上山,选摘灵芝菌。

 

“今天一共选摘出80多公斤生灵芝,现在老板给我们每公斤60元的价格,一共得了5000多块钱,收入还不错!”手上拿着卖灵芝菌的钱,冯春能高兴地说道。

 

雨道屯是三江县较为偏远的贫困小山村,共有22户,其中8户为建档立卡贫困户。2018年5月,三江县林业局到雨道屯推广林下种植灵芝菌项目,由与县林业局签订协议的龙头公司为他们免费提供菌棒,出菌后由公司收购。8户贫困户在县林业局的支持下建起了近10亩的林下种植灵芝菌基地,预计全年可出产灵芝菌1250多公斤,收入可达7.5万元。

 

三江县共有林地237万亩,适合发展林下经济的超过40%。2016年以来,全县积极推广林下经济项目,通过“林菌”“林药”“林禽”“林畜”“林菜”5种种植模式拓宽发展渠道,为贫困群众增收脱贫开辟“短平快”的新途径。

 

“打赢脱贫攻坚战,希望在山、潜力在林。”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局局长黄显阳说,广西以油茶“双千计划”“万亿元林业绿色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国家储备林基地建设项目”为抓手,创新扶贫载体,完善机制模式,进一步发挥林业作为脱贫攻坚主产业、主阵地的优势,为打赢脱贫攻坚战作出积极贡献。

 

2018年,广西油茶千万亩面积、千亿元产值的“双千计划”启动,54个贫困县新造油茶林30.6万亩,改造油茶低产林19.3万亩,分别占全区的93.8%和100%,油茶种植面积达540万亩,占全区的79%。54个贫困县林业产业总产值超过2000亿元,同比增长17%,林下经济产值达464亿元,同比增长25.5%,林业产业覆盖率超过80%。

南宁市忠良村打造“美丽南方”推动乡村旅游发展。 邓培璐摄

创新载体重实效

 

结合全区各族群众生产生活情况,广西林业部门将生态保护、生态扶贫、生态固边等统筹起来,探索出一条符合实际的保护与脱贫发展之路。

 

自2016年生态护林员选聘续聘工作开展以来,广西累计利用各级财政资金11.85亿元,连续4年在64个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补助县、滇桂黔石漠化片区县和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开展生态护林员选聘工作,选聘续聘生态护林员3.74万名,让14.3万贫困人口受益,户均年增收7800元。生态护林员补助资金对贫困户脱贫的平均贡献率超过60%,真正实现了“聘用一人护林、带动一户脱贫”。

 

目前,全区生态护林员管护总面积达6300多万亩,人均管护面积1680亩,64个项目县的天然林、公益林等森林资源得到有效管护,森林火灾风险大大降低,遏制了乱砍滥伐林木、乱捕滥猎野生动物、乱采滥挖野生植物等破坏森林资源行为。

 

2016年以来,全区组建脱贫攻坚造林合作社121家,新增油茶、林下经济类农民专业合作社300多家,54个贫困县林业专业合作社发展到733家。全区林业部门突出产业示范基地带动,在54个贫困县建设油茶高产高效示范园120个,贫困人口每亩增收超过2000元;建设“产业富民”林下经济示范基地111个,抽样调查显示贫困人口年人均增收超过1800元;在54 个贫困县(区、市)新建81个林业科技示范基地,创建各级现代特色林业示范区54个,带动培养了一批“土专家”“林秀才”。广西国有三门江林场、六万林场、大桂山林场等发挥带动效应,大力发展油茶种植加工、林下经济、森林旅游产业,给贫困地区带来了可看可学的林业产业扶贫样板。

 

绿色扶贫,行在路上。“绿水青山就是脱贫的‘靠山’。全区林业部门将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契机,依托林业行业优势,以产业扶贫为主线,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继续壮大贫困村村级集体经济,巩固提高农村基础设施,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实现‘山青、业兴、民富’。”黄显阳对此信心满满。(张庆志 颜立强 李锦华 张雷)

凤山县石山上的核桃林。 雷超铭摄

一朵竹荪助脱贫

 

立秋时节,融水苗族自治县香粉乡竹韵荪香林下食用菌标准化展示园内,农户们正在采摘竹荪。

 

“与公司合作种竹荪后,我每月工资有2500多元,生活好多啦!”香粉乡古都村大盘屯脱贫户贾秀琴说。2016年起,贾秀琴除了采摘自家竹荪,还为广西永富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的食用菌做接种、生产等工作,已于当年实现脱贫。2017年,贾秀琴开始扩大竹荪种植规模,目前已发展至10余亩,带动10余户贫困户增收。

 

在融水县林业部门的推动下,2017年,永富公司在大盘屯建成占地2500亩的融水县竹韵荪香生态特色产业示范区,林下栽培竹荪600万平方米。公司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贫困户)”的生产经营模式,由公司提供免费的竹荪栽培原料和竹荪菌种,全程进行栽培技术指导,农户进行日常生产管理,公司保价回收产品。基地每年可提供100多个就业岗位,带动65户贫困户168人受益。同时,公司和合作社流转土地开展生产经营,农户可获得田地租金和土地入股分红。通过发展竹荪特色种植产业,古都村于2017年实现脱贫。

 

2018年,融水县香粉、杆洞、三防、同练、白云、安陲、大浪等乡镇8个贫困村285户贫困户855贫困人口参与食用菌产业开发,户均增收1.5万元。按照规划,到2020年,融水县竹韵荪香生态特色产业示范区将带动林下食用菌生产5000亩,覆盖8个乡镇1200户农户,年销售竹荪(干品)17.5万公斤,种植户年均增收2万元以上。(何长虹 罗桂明)

龙州县观鸟经济助农脱贫增收。 刘晟源摄

观鸟经济很可观

 

昔日打鸟屡禁不绝的穷山区,如今人们护鸟爱鸟、生活富裕。在龙州县逐卜乡弄岗村陇亨屯,一场由“观鸟经济”引发的改变正持续发酵。

 

陇亨屯坐落在弄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旁。3年前,村民农伟宏贷款将自家的几间房子改造扩建,建成了观鸟客栈,成为龙州县第一个“吃螃蟹的人”。3年间,凭借经营观鸟客栈,农伟宏还清了贷款,吃上了旅游饭。

 

在农伟宏的带动下,经营观鸟客栈、从事观鸟旅游业的村民越来越多,村民对鸟类和生态环境的认识也开始转变。

 

为了让更多贫困户获得实惠,龙州县政府整合资源,加大投入,成立专项工作组推进观鸟基地建设。2017年,龙州县政府投入700多万元,在观鸟基地建设了生态停车场、环山观鸟道路,升级了民宿接待点,对村容村貌进行美化。此外,当地还投入近1000万元资金,对进入观鸟基地的17公里主干线公路进行提级改造,把原来损坏严重的柏油路改为5米宽的水泥混凝土路面,彻底改变了行车难的状况。

 

如今,每年到弄岗观鸟的游客有8000多人次,为村民带来上百万元的收入,仅陇亨屯6家民宿就可接待游客900多人次,平均每家收入4万元以上。目前,观鸟基地已辐射到陇亨、汪那、楞垒、坡那等村屯,惠及166户约730人,其中贫困户47户,共建成观鸟点20多个、农家客栈10家。(黄名能 石攀)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