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

老石油人和《北京日报》拍下一张跨越65年的合影

北京日报

关注

原标题:老石油人和《北京日报》拍下一张跨越65年的合影

“锦绣河山美如画

祖国建设跨骏马

我当个石油工人多荣耀

头戴铝盔走天涯

头顶天山鹅毛雪

面对戈壁大风沙

嘉陵江边迎朝阳

昆仑山下送晚霞

天不怕 地不怕

风雪雷电任随它

我为祖国献石油

哪里有石油

哪里就是我的家”

……

一曲唱罢,眼前这些新中国石油建设的先驱者热泪盈眶!

上午,一场感人肺腑的小型演讲会在泰康·燕园精彩上演。活动室内“高朋满座”,《王炳诚石油专题集邮展暨30余位新中国第一代石油人共话祖国石油战线70年辉煌》正在举行,92岁高龄的王炳诚和87岁的夫人钟珊,在一张张老照片、一封封珍藏的老邮折前,讲起那段峥嵘岁月。在座的听众,既有王老年轻时一起奋战四方的老石油人,也有泰康·燕园养老社区的老邻居。

王炳诚是新中国培养出的第一代钻井工程师,先后转战七大油田及四次石油会战。先后见证了克拉玛依、大庆、江汉等油田开采建设。

65年前他曾上过《北京日报》

“我国石油原油产量从1949年的年产12万吨到年产1亿吨,彻底摆脱了‘贫油国家’的帽子。”一开场,王炳诚的讲话就赢得了满堂彩。

这些老照片和邮票,都是几十年间,他转战各大油田留下的回忆。每一个展板背后,都是一个油田开发不为人知的故事。

指着展板,王炳诚一一讲解。“当时,朱德总司令给克拉玛依油田题词‘打井两万口,生产原油两千万吨’。现在年产就1600万吨了,当年朱总司令的嘱托,石油工人早就兑现了。”

1951年,刚从北洋大学毕业的王炳诚操起钻头,奔赴新疆找油。一年后,他所在的钻井队被命名为“王炳诚青年钻井队”,创造出全国钻井记录。

王老的事迹,被媒体广泛传播,《北京日报》也曾刊登过两次,一次是在1954年,一次是在2012年。

在老照片中,一张他和苏联专家的合影让王炳诚印象深刻。而这张照片就曾刊登在1954年3月17日的《北京日报》上。看到当年的老版面,王老激动不已。“谢谢!谢谢你们!”他拉着夫人,和《北京日报》一起,拍下一张跨越了65年的合影。

原油样本:药瓶装原油

现场的展示架上,还有一排小小的展品,别看体量小,却个个分量十足。

这些,都是来自各大油田的原油样本。

“大庆油田十年稳产纪念”“塔里木原油”“中国陆上第一口油井延长油矿”……“这是装在我高血压药盒里的原油样本。”王老拿起1987年塔里木轮南一井原油样本的小黑盒子介绍,当时因为长期奔波,自己身体不好正在服药,到轮南时,身边只有药盒,就用它了。

“这就是大庆油田的形状。这里、这里,还有这里,萨66井、杏66井和喇72井三口探井,相继喷油。所以我们说大庆油田会战是‘三钻定乾坤’,这三口井打出来,预见出大庆油田是一个特大型油田。”王炳诚拿着大庆油田原油样本为记者仔细讲起当年钻井的故事。

当年试唱《我为祖国献石油》

王炳诚的夫人钟珊今年87岁高龄。满头白发的钟老气质优雅、和蔼可亲。回忆当年和老伴转战几大油田的岁月,她感慨不已。

钟奶奶还透露了一个秘密,《我为祖国献石油》这首歌,就是由她试唱的。

“歌词就是我推荐的。”钟老回忆,当年石油战报上会刊登一些石油会战的前方信息。这首歌词就是一名石油工人薛柱国刊登在战报上的作品。当时,她看到歌词激动不已,“搞石油的跑天下,哪有石油哪里就是我的家。这词儿写的就是我们,太动人了。”她立刻拿着歌词找到正在当地体验生活蹲点的作曲家秦咏诚和李劫夫。

作曲家看到词兴奋得不得了,当天就研究,连夜谱曲,歌词一字未改。之后歌曲试唱也邀请钟珊担任,“我当时的嗓子很好的。后来去其他地方参加会战,把嗓子喊坏了。”钟奶奶说,《我为祖国献石油》的高音部分就是以她的音准来定的。“……哪里就是我的家!”说到兴起,她还现场小声唱起了那句高音,“我在中间停了半K,作曲家当场拍板:就这么定了!”

现场,参加活动的老石油人和听众,还一起高歌《我为祖国献石油》,歌唱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据介绍,泰康养老社区几乎每天都会举办主题居民活动。围绕新中国成立70周年这一主题,燕园策划了《共和国“第一代”在燕园》系列活动,邀请老一辈建设者举办摄影特展、座谈会等活动,共庆国庆佳节。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