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车轮上的成都史
原标题:70年,车轮上的成都史
52岁的罗富强再次回到成都时,已经看不到十多年前在成都生活过的痕迹了。
21世纪初,罗氏夫妇在成都荷花池做服装自制批发生意,凌晨四五点,夫妇二人就得借着星光,将前一天制好的成品放置在两辆“凤凰”牌自行车后座,再穿过一道铁路闸口进入批发市场门口等待。当天营业结束后,又将选好的布料装入偏三轮“耙耳朵”上,拜托车夫送货回家。
在西安经营生意多年的罗富强乘坐高铁回到成都,站在火车北站出口,却再也找不到昔日荷花池的车马踪迹。住在牧华路的儿子过来接他,地铁转公交,最后用共享汽车行驶了一段距离才到家门口。从成都中心圈层的最北到最南,全程花了约1小时40分。
一段近一千公里的回蓉路,罗富强经历了四种交通工具。这是他第一次来儿子家,站在围起来的怡心湖工地旁,看着十几年前自己根本不会放在眼里的南五环,他觉得自己也得跟上时代,才能再次在这座城市立下脚跟。
事实上,在交通发展上,成都这座车轮上的城市从不缺乏卓越的远见。
《成都方志》记载:蜀道虽因秦岭云横、巫峰锁立而被叹为“难以上青天”,成都则以大道四出、二江双流城下而号“水陆巨冲”,却是地区交通枢纽。这座被大山环抱的平原城市,一直都在敢为天下先的奔跑之中。
从走群众路线的福利债券集资款中开支而开通的成都电车,到进口国外首脑才有资格坐的奔驰第一代S级轿车作为出租车,从1958年元旦宝成铁路通车突破“蜀道难”的桎梏,到开通中欧班列(成都)、打造天府国际机场,正是创意与远见,造就了这座城。
·创业时代·
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条铁路干线开通
第一批驾驶员出现
1949年的成都,还是一个巴掌大的地方,建成区面积只有18平方公里,直径约4.8km,用成年人的步行速度来看,大约50分钟就能穿越全城,不到7000步。城小,加上计划经济,“那时候的成都可以说是通讯基本靠吼,交通基本靠走。房前屋后,买盐买醋;左街右坊,买菜买粮。”老成都人郭仕友向记者回忆。
↑1948年测绘、1949年出版的成都市街道地图
为解决老百姓出行问题,1951年3月,成都市人民政府建设局组建“成都市公共汽车筹备处”,并划拨26万元基本建设费用,加上价值11万元的旧货车46辆,用于改造公交车。次月,技术人员在棉花街一个小小的汽修车间里,开始着手用旧货车改造车厢全木结构的“长头式”公共汽车。这批公交车因为有着一个凸出来的货车头,被老成都人亲切地称为“长鼻子”车。
↑1951年底在棉花街汽修车间打造的长头式小道奇公共汽车
很快,这批公交车于次年7月1日正式上岗,很多老成都人都能回忆起当时的盛况:16辆全新公共汽车披红挂彩,陆续从盐市口发往梁家巷。发出的第一班车悬挂毛主席画像,车牌号为7☆10855;第二辆班车悬挂朱德总司令画像,车牌号为7☆10961。这就是成都公交的第一线(后来的1路)。次年,该线全年载运乘客达1375万人次。
↑成都公共汽车第一线售票员在站台上售票
↑1952年,成都市第一辆平头式万国车正开出棉花街汽修车间
↑1956年成都市公共汽车开办的第一个女子驾训班
与新中国成都公交发展序幕一同拉开的,还有新中国成立后建成的第一条铁路。
1952年7月1日,成渝铁路建成通车,这条运营里程505km的铁路,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条铁路干线。由于技术有限,铁路线就沿着山、江走向一路蜿蜒而下。“混合着汗臭味和咸菜味的车厢”,是老成都人对这趟列车的回忆。尽管条件艰苦,成渝铁路还是实现了西南人民近半个世纪的铁路梦想。
↑1952年7月1日,成渝铁路全线通车 图片来源:火车北站
“创业时代”里,成都人还把对交通的摸索放在了电力上。
1962年元旦这天,成都开设了无轨电车线路,一条从火车北站到盐市口,一条从九眼桥到通惠门。这台“吃电的机器”,因为头顶有两条大辫子,被老成都人亲切地称为“大辫子车”。郭仕达亦在短短35年的无轨电车时代体验过几把这个洋气的交通工具:“当时票价4分钱可坐两个站,1毛2可坐全程。按照当时的物价来算,4分钱可以买一个锅盔,解决一顿午饭了。那时坐无轨电车跟过年似的。”
↑1962年元旦,电车正式通车。图为上海牌663二节通道式电车,共有10辆,载客达180人。
尽管不便宜,蓉城的无轨电车仍是公共交通主力军:成都无轨电车从最初的10辆车,线路5.3千米,年载客1千多万人次,发展至拥有线路5条,线路总长41千米,电车119台,年载客量6600多万人次,“大辫子车”也成为老成都人记忆中的一道风景。
↑成都无轨电车
公交车和无轨电车在城市主要干道上行驶,对成都众多的小街巷鞭长莫及,自行车和由黄包车改造而来的人力三轮车补充了这一需要。据资料记载,1964年,成都的自行车已发展至7.7万辆,并有人力三轮车1300辆左右。上世纪80年代三毛来成都游玩时,就曾与大街小巷的人力三轮车夫亲切合影。彼时,这一批三轮车夫有一半都是从黄包车夫转变而来,他们身后这辆经过改造的人力三轮车,也曾在过去作为黄包车陪伴了他们的大部岁月,他们亦是成都最早的持有加盖印章、书有“驾驶员”的正规驾驶执照的车夫。
↑成都街头骑自行车的人们
·改革开放·
成都建成区面积扩大51倍
城市交通随着城区面积更新换代
到了80年代,成都建成区面积不到100平方公里,直径约10km,约为自行车1小时的骑行距离。此时的成都已变成“自行车王国”。
成都自行车多到什么地步?据统计数据,1989年底,城区自行车已达136.6万辆,城市人口平均1.08人1辆,50%以上的成都市民都会选择自行车作为出行工具。街边密密匝匝停放的“飞鸽”、“解放”、“凤凰”牌自行车一度堵塞了交通。那个时候自行车被称为“洋马儿”,年轻人都以拥有一辆自行车为荣,在横杠上载着自己心爱的女孩儿奔驰在成都的大街小巷也成了年轻情侣时兴的约会项目。
↑成都街头骑自行车的人们
把时间往后拨到21世纪,随着城市快速发展,自行车、公交车已远不能满足成都人的需求。
2005年12月28日清晨,成都大雾,能见度极低,几米外人脸都看不清楚。这天,随着奠基仪式上第一铲土在高新站重重掘下,沿着人民南路铺设的成都地铁1号线一期工程正式开工。成都轨道交通时代来临。此刻的成都,是中国中西部跨入地铁时代的第一个城市。
↑2005年12月28日,成都地铁1号线一期工程正式开工 图片来源:成都地铁
成都交通不仅越来越完善,在速度上也越来越快。
2013年5月31日上午六点,成都BRT第一班公交车离港出发,快速公交正式开启试运行。开线首日,载客人次达29.19万,是常规公交线路的5—10倍。当天最高营运时速达45km/h,较原二环路地面52路公交提高1倍。不久,BRT就被成都人称为成都公交的“特快列车”。
↑2013年成都投入二环BRT快速公交的蜀都牌6182型“LNG”公共汽车
2018年,成都的建成区面积已达931.6平方公里,直径34km,地铁穿越整个城市大约需要运行1小时。这一面积比70年前扩大51倍有余,直径扩大了7倍。70年来,成都的交通也随着城区面积的扩大一次次更新换代。
“一个城市的公共交通,是一个城市的镜子,时时刻刻映照着这个城市的人和他们的时代。”在成都作家、交通文史研究专家张建看来,成都交通的发展史,也是成都城市的发展史。
↑成都二环BRT快速公交
·创新之变·
从柴油公交到绿色公交
成都人的创新远见形成城市性格
如果用一个词形容成都,大多数人首先想到的肯定是包容,但张建却不这样认为。“我在研究写作中越来越意识到,成都这座城市自古以来所具备的创造力与超前眼光,往往是人们容易忽略的一面。”张建曾在成都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出租交通企业工作多年,著有多篇有关城市交通的论文及多本书籍。
8月27日上午,张建与记者进行了一场近3个小时的对话,他沿着历史脉络,回溯成都交通史上数个“第一”的高光时刻,来证明成都人在交通上的创新与远见。正是这些埋在历史封尘下的事件,让我们找到这座城市巨变和其性格形成的渊源。
1984年底,第一批头顶带有“TAXI”标志的成都出租车开上成都街头。35年后的今天,带有“TAXI”标志的出租车不分昼夜穿梭在成都各个角落,与网约车争抢生意。花大价钱约到宝马的乘客在享受着豪车的舒适时,他们却不知道早在62年前,老成都人就享受到了比宝马还要洋气的“VVIP”级待遇。
↑成都的士博物馆收藏的藏品
1957年,成都市政府拨出政府特种资金20万元用于车辆专项采购。第一批到位的出租车包括4辆全新德国梅赛德斯—奔驰220a/w180,这也是奔驰第一代S级轿车。当年属于首脑级别才能坐上的高级轿车,在成都被用作全民享用的出租车,票价根据出行距离不同被划为5—7角每公里不等。这批高级轿车在成都出现时,成都人就算是凑份子,也要拼车享受一把“洋玩意”,“1762”这串出租车约车电话,也成了他们的暗号密码。
↑1957年,成都打造的解放牌200型公共汽车
成都人不仅进口车,还从改车发展到造车。
1959年,成都市公共汽车公司在市交通局的支持下,选用车况良好的T—234大道奇货车底盘进行改造,先后成功制造出全国第一辆双层公共汽车“火炬号”、载客200人的两联式公共汽车,以及载客达350人的三联式公共汽车。那时候,成都还没有一环路,梁家巷、九眼桥、武侯祠都还在边上,万年场一带,小孩子们还能扑蝴蝶、抓萤火虫。
↑1959年,成都打造的中国第一辆双层公共汽车“火炬号”
↑1959年成都打造的第一辆三联式公共汽车“锦江号”
↑1959年成都打造的锦江牌公共汽车
无轨电车的筹备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由于资金困难,成都市政府发放了1元、5元、10元面值不等的福利公债,向全民集资。当时连退休的老大妈也把省吃俭用凑齐的5元钱用来买债券支持城市电车开办。最终,成都市政府从第二期福利集资款中拨出331.1万正式成立成都市无轨电车筹备处。两年后,成都人踏上电车时代。
↑成都3路电车
成都人在公共汽车能源问题上也在不断创新。
1995年,成都客车厂推出中国第一辆CNG压缩天然气成品客车,品牌为“成都牌CDK6701”,并登上国家汽车陈品目录,“成都制造”成为国内批量生产的第一个压缩天然气客车品牌。
三年后,成都将公交52路上常年运行的24台车辆全部更换为使用压缩天然气的环保车,成都市民终于坐上了闻不到汽油味的公交车。2018年6月15日,首届中国新能源公交推广应用颁奖盛典上,成都公交集团获“中国新能源公交企业推广贡献奖”。
↑1994年成都客车厂生产的CDK6105CADS%20后置柴油发动机双层公交车
↑成都第一批52路绿色公交上线
张建认为,成都人之所以在交通上有如此的创造力和远见,除了四川有得天独厚的天然气资源优势外,还在于成都人对车的热爱。
张建提到,在他收集的千余张老照片里,轿车、自行车、拖拉机都拿来作人们合影的背景,甚至在小轿车稀缺到做摄影道具都是一种奢侈的年代,聪明的成都人会用巧手制一个模型来替代。
“意识超前、善于创新、心态包容的成都人有浓郁的‘爱车情结’,百年来不断购车、改车、造车,日常始终离不开一个‘车’字,‘车风景’背后实则隐藏着‘车经济’。这样一份爱成就了一座汽车城。”张建感叹,成都为人所艳羡的悠闲背后,实则是拼搏后的稍事调整和对奋斗得来的美好生活的细细品味和珍惜。
↑成都市民体验快速公交
·理念之变·
成都交通已突破传统出行的概念
成为一种营城理念
时光荏苒,成都的城市格局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从1958年还未形成一环路,逐步发展到“两山夹一城”:西达龙门山,东抵龙泉山。城市继而东拓,翻山越岭,演变到如今的“一山连两翼”。卓越的远见下,这座被大山环抱的平原城市,有了新的格局和开端。
↑东部新城效果图
随着城市格局之变,成都交通也迎来了巨大变化:
截至今年4月,双流国际机场开通国际(地区)航线116条,旅客吞吐量破5000万人次,成都成为继北京、上海、广州之后的中国“航空第四城”;
2018年成都轨道运营里程已达239公里,城市轨道交通从无到有、串线成网,形成“井+环”线网格局,正式迈入“轨道交通多制式”时代;
2019年3月1日,成都市TOD综合开发示范项目启动暨陆肖项目开工仪式举行,成都正式步入TOD时代;成都汽车以保有量452万辆位居全国第二;
第三方机构数据表明,成都共享单车整体骑行指数位居全国前列……
经过新中国成立70年来的发展,成都的交通越来越便捷舒适。它们每天迎来往送着这座城市的年轻人,还有他们寄情于这座城市的青春和梦想。然而,城市的梦想并不止步于此——
目前,成都地铁共有9条线路涉及10个项目在建,在建里程约315公里,建设强度位居全国前列,成都也已成为国内第5个实现地铁单日客运量突破400万乘次的城市;
2016年5月27日全面开工建设的天府国际机场,一期工程拟于2021年上半年建成投运。届时,成都将成为中国大陆地区第三个拥有双国际机场的城市;
2019年8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西部陆海新通道总体规划》,规划在2019—2025年期间建设三条通道,共同形成西部陆海新通道的主通道……
↑8月22日天府国际机场施工现场,“太阳神鸟”造型显现
在西南交通大学教授吴刚看来,成都交通从人力到燃油再到新能源,从无共享时代到目前时空相对有限的半共享时代,未来可能迈入时空相对无限、无人驾驶的超共享时代,交通已成为成都人的一种生活方式。“成绵乐高铁开通时大家都说,早上在绵阳吃米粉,中午在乐山吃钵钵鸡,西成高铁通车后,就变成了中午在西安吃泡馍,晚上回成都吃火锅了。随着成德之间高铁公交化运行,在德阳居住,成都上班也不是问题。”
↑2017年12月6日早上,西成高铁首发列车D4252次动车从成都东站缓缓驶出 图片来源:IC photo
另一方面,吴刚认为,成都交通发展至今,已远远超越了本身出行的概念。
2013年3月,蓉欧国际快速铁路货运直达班列正式开通,自成都青白江集装箱中心站出发,成都出口货物通过“蓉欧快铁”到波兰罗兹后,可以在1至3天内通过欧洲铁路或公路网络快速分拨至欧洲任何地方。
2018年,中欧班列(成都)开行1591列,年度开行列数及累计开行总量位居全国第一,新开通“蓉欧+”东盟铁海联运班列和铁路班列,国际班列通达24个海外城市,国内“蓉欧+”互联互通城市达14个。
在吴刚看来,蓉欧快铁的开通,打破了西部地区发展外向型经济必须依赖港口的老路,彻底改变了“蜀道难”的历史,变西部内陆地理劣势为出口欧洲前沿主阵地优势。“它加快了成都和成都人快速融入世界。通过‘走出去’和‘请进来’,成都人与世界其它国家间的交流越来越密切。依托中欧班列,成都居民可以便捷地买到世界各国商品,同时也让‘成都造’销往世界,促进成都‘买全球卖全球’”。
↑2019年4月26日,中欧班列(成都)开行六周年
“成都的交通发展一直处于世界领先水平,我们不仅要把成都经验、成都特色推广到世界交通体系中,还要让成都交通融入世界交通的发展经验,放在世界交通网络格局下进行规划布局。”吴刚说。
红星新闻记者 彭祥萍 图据张建
参考资料:《百年车风景:成都交通与影像》《从清朝开来的的士:成都出租交通史话》《成都方志》《成都年鉴》
编辑 周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