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圣母院大火,烧不掉历史、建筑与记忆的独特美
原标题:巴黎圣母院大火,烧不掉历史、建筑与记忆的独特美
4月15日,巴黎圣母院发生火灾,遭到严重的损毁,这一事件引起了法国上下的震惊和全世界的关注。巴黎圣母院早已成为法国最具代表性的建筑,在建筑史、艺术史乃至整个法国的历史和社会中,都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这部分要归功于其独特的审美价值和丰富的艺术收藏,也关乎其凝结的民族记忆和历史积淀,以及其在当地人日常生活中的高度参与。
远看圣母院西立面。 余亮 摄
“法国作品”见证法国历史
巴黎圣母院是早期哥特式建筑的代表作。哥特式建筑于1140年左右兴起于法兰西岛地区(编注:法国北部以巴黎为中心的一个地区,一说因三条河环绕而得名为“岛”,现代又称为“大巴黎地区”),当时被称为“法国作品”(opus Francigenum),从这一名称中也可以看出法国,尤其是法国国王所在的北部,想要创造出一种能与罗马式相抗衡的建筑风格的愿望。
1130年左右,法王路易六世将宫廷迁至巴黎,并且加强了国王的权威,促进了法兰西岛地区的繁荣与发展。哥特式风格的兴起和巴黎圣母院的修建,正好是这一历史时期的见证。
巴黎圣母院还有丰富的艺术收藏。教堂里收藏着包括传说中的耶稣受难荆棘冠、圣路易长袍在内的基督教圣物,大量的石雕和木雕,创作于13世纪三件大型的玫瑰花窗和大量的彩绘玻璃,包括管风琴和大钟在内的诸多文物,以及创作于17和18世纪的大量绘画作品。
但这不是巴黎圣母院闻名于世的唯一原因,更重要的一点在于它和法国历史、法国人民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从13世纪到18世纪,巴黎圣母院一直是法国宗教、政治和民众生活中举行重大事件和典礼仪式的场所,众多的历史事件都与它有着深切的关联:法国大革命期间,巴黎圣母院的众多雕塑遭受破坏;1804年拿破仑在巴黎圣母院由教皇庇护七世加冕为皇帝;1831年,雨果的小说《巴黎圣母院》的出版使得圣母院得到了大范围的关注,这使得圣母院的修复工作被提上了日程;1944年巴黎解放之后戴高乐将军在巴黎圣母院感谢圣母庇佑;2013年在巴黎圣母院举行了教堂的850周年纪念仪式……巴黎圣母院早已不是一件简单的艺术品或历史遗存,历史一笔一笔将自己印刻在了上面。
独特的审美与艺术价值
作为早期哥特式建筑的典型代表,巴黎圣母院体现了从罗马式向哥特式全盛时期风格转变的特色,总体审美特色简洁和谐、轻盈峻拔。同一时期法国修建的拉昂大教堂、沙特尔大教堂都与巴黎圣母院有相似之处,但并不可以互相取代。首先因为每一件艺术作品都是独一无二的;其次,这一方面是巴黎圣母院的艺术价值有关,另一方面也关乎其凝结的民族记忆和历史积淀。
相对于同一时期开始修建的其他教堂,巴黎圣母院的总体结构显得简洁而紧凑。十字交叉处两侧的耳堂仅稍微超出立面的宽度,而不像沙特尔大教堂那样耳堂与中殿相交成明显的拉丁十字。另一方面,圣母院半圆室两侧的回廊直接延伸并与中殿两侧的侧殿相连,这一点又与圣但尼修道院教堂等突出强调半圆室的结构不同。总体来看,巴黎圣母院的平面结构沿袭了矩形的巴西利卡式结构,具有统一和谐的美感。
沙特尔大教堂(左)与巴黎圣母院(右)平面图。左图出自欧仁·维奥莱-勒-杜克(Eugène Viollet-le-Duc)《法国11-16世纪建筑词典》第2卷第284页,右图出自第313页。维奥莱-勒-杜克是巴黎圣母院19世纪修复工程的负责人。
巴黎圣母院西立面。 东方IC 图
这种审美风格同样体现在教堂的立面上。教堂的西立面为四层结构。底层由三个拱券形门洞组成,从左至右分别为圣母门、最后审判门和圣安妮门(圣安妮是基督教传说中圣母玛利亚的母亲)。门洞之上是所谓的国王廊,展示了28尊以色列和犹太国历代国王雕像。
圣安妮门细节。 东方IC 图
对比同一时期的拉昂大教堂便可得知圣母院设计上的独特之处。拉昂大教堂的正立面底层同样为三个拱券形门洞,但其上的山字形门楣遮挡了第二层的多联拱廊,使得门洞视觉上直接与玫瑰窗相接,呈现出一定的参差不齐之感。
拉昂大教堂正立面。 东方IC 图
而圣母院则通过国王廊的结构避免了这一问题,使得下部两层之间层次分明。圣母院二层的初始设计为三联拱廊,后来实际修建过程中将中间部分修改成了圆窗。三层为一排细长的雕花拱形栏杆。四层则是左右两侧的塔楼,同样采用了双联拱的结构。纵观圣母院西立面的结构,可以发现三个特点。其一是上文已经强调过的层次分明的四层结构。其二是元素上的统一性,每一层都采用了拱形结构,第二层左右两侧的拱为了配合中间的圆窗也加上了玫瑰形的元素。其三是由下至上结构愈加纤细(考虑到第四层的塔楼并没有完工),形成轻盈的镂空式效果,强调了哥特式建筑挺拔昂扬的审美特色。
正殿的内部同样彰显了这种简洁和谐的审美特色。内部的墙体采用了三层结构,对比早期哥特式教堂的代表拉昂大教堂,圣母院去除了作为中间暗层的楼廊(triforium),代之以玫瑰花窗,保留了上部的高侧窗和下部的拱廊结构上的连续性,这与教堂平面上半圆室两侧的回廊直接延伸并与中殿两侧的侧殿相连的设计有异曲同工之妙,另一方面这种连续性也强调了通透峻拔的视觉效果。
巴黎圣母院正殿正视图。图片出自维奥莱-勒-杜克《法国11-16世纪建筑词典》第2卷第291页。
拉昂大教堂(a)与巴黎圣母院(b)正殿结构对比。图片出自弗雷德·S·克莱纳编著的《加德纳艺术史》。
能够实现这样的效果,与巴黎圣母院建造技术上的两项革新密切相关。一是肋拱(rib vault)的使用。罗马式建筑使用的筒形拱(barrel vaults)和十字拱(groin vaults)都是基于古罗马建筑采用的半圆拱(round vaults)。筒形拱顶问题之一是采光不佳。由于墙体中连续插入半圆形拱顶,很难建造在哥特式教堂中常见的高侧窗。一个解决办法是交叉拱顶,比如德国的施派尔教堂。而哥特式教堂的肋拱是在罗马式的交叉拱的基础上发展来的。肋拱使用尖拱顶,使得拱顶与整个拱的顶点处于同一水平上,减少拱的承重。而且肋拱的不同拱顶之间通常都有更加轻盈的拱顶分割间。巴黎圣母院使用的就是六分肋拱,这样的设计使得中殿两侧的墙体得以解放,更加轻盈并且可以开面积较大的侧窗。但相对于盛期哥特式的四分肋拱,比如沙特尔大教堂,巴黎圣母院的拱顶结构更多地体现出了早期哥特式建筑的特点。
巴黎圣母院使用的六分肋拱。 东方IC 图
沙特尔大教堂使用的四分肋拱。 东方IC 图
另一项技术革新是飞扶壁(flying buttress)的使用。所谓的飞扶壁是通过拱形结构把墙壁上部的推力转移到外部的扶壁之上。而巴黎圣母院正是使用了两重飞扶壁,降低了穹顶对于正殿墙体的压力,使得墙体可以更加轻盈通透。值得一提的是,巴黎圣母院是最早使用这种技术的大型建筑之一。
巴黎圣母院使用的飞扶壁。图片出自维奥莱-勒-杜克《法国11-16世纪建筑词典》第2卷第290页。
已成为日常生活的组成
巴黎圣母院虽然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但对普通民众而言,它更多的功能是日常和宗教生活方面的。这也是建筑不同于其它艺术形式的一个特点,它以具体物品的形式参与到我们的生活,构成当地生活的一部分。
笔者刚到巴黎的时候,甚至把圣母院当作一个防止迷路的地标。对于一个在巴黎生活的人来说,可能并不需要了解关于圣母院的相关研究,只要每天从那里路过,看到它好好在那儿就好了。也是因为如此,此次火灾才引起了大众如此大的关注,而这和巴黎圣母院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是并行不悖的。
对于这次圣母院的火灾,笔者的法国朋友们很伤心,但是可以感觉到他们并不消沉,他们觉得圣母院只是“损坏”了,并没有也不会“消失”。
笔者认为,这次火灾更多的是为文物保护修复敲响了警钟。根据现有的信息来看,巴黎圣母院总体上是可以修复的,但是难度较大,而且仍有复杂的文物修复问题需要注意:首先是现存所有艺术品的数字化处理,其次是修复过程中的二次破坏问题。
巴黎圣母院发生的火灾,无疑是一件噩耗。但我们应该有信心,巴黎圣母院作为历史与记忆的凝结,绝不会消逝在一场火灾之中。
(作者毕业于法国高等实践研究院艺术史与考古学专业)
远看圣母院西立面。 余亮 摄
“法国作品”见证法国历史
巴黎圣母院是早期哥特式建筑的代表作。哥特式建筑于1140年左右兴起于法兰西岛地区(编注:法国北部以巴黎为中心的一个地区,一说因三条河环绕而得名为“岛”,现代又称为“大巴黎地区”),当时被称为“法国作品”(opus Francigenum),从这一名称中也可以看出法国,尤其是法国国王所在的北部,想要创造出一种能与罗马式相抗衡的建筑风格的愿望。
1130年左右,法王路易六世将宫廷迁至巴黎,并且加强了国王的权威,促进了法兰西岛地区的繁荣与发展。哥特式风格的兴起和巴黎圣母院的修建,正好是这一历史时期的见证。
巴黎圣母院还有丰富的艺术收藏。教堂里收藏着包括传说中的耶稣受难荆棘冠、圣路易长袍在内的基督教圣物,大量的石雕和木雕,创作于13世纪三件大型的玫瑰花窗和大量的彩绘玻璃,包括管风琴和大钟在内的诸多文物,以及创作于17和18世纪的大量绘画作品。
但这不是巴黎圣母院闻名于世的唯一原因,更重要的一点在于它和法国历史、法国人民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从13世纪到18世纪,巴黎圣母院一直是法国宗教、政治和民众生活中举行重大事件和典礼仪式的场所,众多的历史事件都与它有着深切的关联:法国大革命期间,巴黎圣母院的众多雕塑遭受破坏;1804年拿破仑在巴黎圣母院由教皇庇护七世加冕为皇帝;1831年,雨果的小说《巴黎圣母院》的出版使得圣母院得到了大范围的关注,这使得圣母院的修复工作被提上了日程;1944年巴黎解放之后戴高乐将军在巴黎圣母院感谢圣母庇佑;2013年在巴黎圣母院举行了教堂的850周年纪念仪式……巴黎圣母院早已不是一件简单的艺术品或历史遗存,历史一笔一笔将自己印刻在了上面。
独特的审美与艺术价值
作为早期哥特式建筑的典型代表,巴黎圣母院体现了从罗马式向哥特式全盛时期风格转变的特色,总体审美特色简洁和谐、轻盈峻拔。同一时期法国修建的拉昂大教堂、沙特尔大教堂都与巴黎圣母院有相似之处,但并不可以互相取代。首先因为每一件艺术作品都是独一无二的;其次,这一方面是巴黎圣母院的艺术价值有关,另一方面也关乎其凝结的民族记忆和历史积淀。
相对于同一时期开始修建的其他教堂,巴黎圣母院的总体结构显得简洁而紧凑。十字交叉处两侧的耳堂仅稍微超出立面的宽度,而不像沙特尔大教堂那样耳堂与中殿相交成明显的拉丁十字。另一方面,圣母院半圆室两侧的回廊直接延伸并与中殿两侧的侧殿相连,这一点又与圣但尼修道院教堂等突出强调半圆室的结构不同。总体来看,巴黎圣母院的平面结构沿袭了矩形的巴西利卡式结构,具有统一和谐的美感。
沙特尔大教堂(左)与巴黎圣母院(右)平面图。左图出自欧仁·维奥莱-勒-杜克(Eugène Viollet-le-Duc)《法国11-16世纪建筑词典》第2卷第284页,右图出自第313页。维奥莱-勒-杜克是巴黎圣母院19世纪修复工程的负责人。
巴黎圣母院西立面。 东方IC 图
这种审美风格同样体现在教堂的立面上。教堂的西立面为四层结构。底层由三个拱券形门洞组成,从左至右分别为圣母门、最后审判门和圣安妮门(圣安妮是基督教传说中圣母玛利亚的母亲)。门洞之上是所谓的国王廊,展示了28尊以色列和犹太国历代国王雕像。
圣安妮门细节。 东方IC 图
对比同一时期的拉昂大教堂便可得知圣母院设计上的独特之处。拉昂大教堂的正立面底层同样为三个拱券形门洞,但其上的山字形门楣遮挡了第二层的多联拱廊,使得门洞视觉上直接与玫瑰窗相接,呈现出一定的参差不齐之感。
拉昂大教堂正立面。 东方IC 图
而圣母院则通过国王廊的结构避免了这一问题,使得下部两层之间层次分明。圣母院二层的初始设计为三联拱廊,后来实际修建过程中将中间部分修改成了圆窗。三层为一排细长的雕花拱形栏杆。四层则是左右两侧的塔楼,同样采用了双联拱的结构。纵观圣母院西立面的结构,可以发现三个特点。其一是上文已经强调过的层次分明的四层结构。其二是元素上的统一性,每一层都采用了拱形结构,第二层左右两侧的拱为了配合中间的圆窗也加上了玫瑰形的元素。其三是由下至上结构愈加纤细(考虑到第四层的塔楼并没有完工),形成轻盈的镂空式效果,强调了哥特式建筑挺拔昂扬的审美特色。
正殿的内部同样彰显了这种简洁和谐的审美特色。内部的墙体采用了三层结构,对比早期哥特式教堂的代表拉昂大教堂,圣母院去除了作为中间暗层的楼廊(triforium),代之以玫瑰花窗,保留了上部的高侧窗和下部的拱廊结构上的连续性,这与教堂平面上半圆室两侧的回廊直接延伸并与中殿两侧的侧殿相连的设计有异曲同工之妙,另一方面这种连续性也强调了通透峻拔的视觉效果。
巴黎圣母院正殿正视图。图片出自维奥莱-勒-杜克《法国11-16世纪建筑词典》第2卷第291页。
拉昂大教堂(a)与巴黎圣母院(b)正殿结构对比。图片出自弗雷德·S·克莱纳编著的《加德纳艺术史》。
能够实现这样的效果,与巴黎圣母院建造技术上的两项革新密切相关。一是肋拱(rib vault)的使用。罗马式建筑使用的筒形拱(barrel vaults)和十字拱(groin vaults)都是基于古罗马建筑采用的半圆拱(round vaults)。筒形拱顶问题之一是采光不佳。由于墙体中连续插入半圆形拱顶,很难建造在哥特式教堂中常见的高侧窗。一个解决办法是交叉拱顶,比如德国的施派尔教堂。而哥特式教堂的肋拱是在罗马式的交叉拱的基础上发展来的。肋拱使用尖拱顶,使得拱顶与整个拱的顶点处于同一水平上,减少拱的承重。而且肋拱的不同拱顶之间通常都有更加轻盈的拱顶分割间。巴黎圣母院使用的就是六分肋拱,这样的设计使得中殿两侧的墙体得以解放,更加轻盈并且可以开面积较大的侧窗。但相对于盛期哥特式的四分肋拱,比如沙特尔大教堂,巴黎圣母院的拱顶结构更多地体现出了早期哥特式建筑的特点。
巴黎圣母院使用的六分肋拱。 东方IC 图
沙特尔大教堂使用的四分肋拱。 东方IC 图
另一项技术革新是飞扶壁(flying buttress)的使用。所谓的飞扶壁是通过拱形结构把墙壁上部的推力转移到外部的扶壁之上。而巴黎圣母院正是使用了两重飞扶壁,降低了穹顶对于正殿墙体的压力,使得墙体可以更加轻盈通透。值得一提的是,巴黎圣母院是最早使用这种技术的大型建筑之一。
巴黎圣母院使用的飞扶壁。图片出自维奥莱-勒-杜克《法国11-16世纪建筑词典》第2卷第290页。
已成为日常生活的组成
巴黎圣母院虽然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但对普通民众而言,它更多的功能是日常和宗教生活方面的。这也是建筑不同于其它艺术形式的一个特点,它以具体物品的形式参与到我们的生活,构成当地生活的一部分。
笔者刚到巴黎的时候,甚至把圣母院当作一个防止迷路的地标。对于一个在巴黎生活的人来说,可能并不需要了解关于圣母院的相关研究,只要每天从那里路过,看到它好好在那儿就好了。也是因为如此,此次火灾才引起了大众如此大的关注,而这和巴黎圣母院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是并行不悖的。
对于这次圣母院的火灾,笔者的法国朋友们很伤心,但是可以感觉到他们并不消沉,他们觉得圣母院只是“损坏”了,并没有也不会“消失”。
笔者认为,这次火灾更多的是为文物保护修复敲响了警钟。根据现有的信息来看,巴黎圣母院总体上是可以修复的,但是难度较大,而且仍有复杂的文物修复问题需要注意:首先是现存所有艺术品的数字化处理,其次是修复过程中的二次破坏问题。
巴黎圣母院发生的火灾,无疑是一件噩耗。但我们应该有信心,巴黎圣母院作为历史与记忆的凝结,绝不会消逝在一场火灾之中。
(作者毕业于法国高等实践研究院艺术史与考古学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