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中云课堂 阳光体育”等走进校园 江苏中小学生课后活动将更多彩
原标题:“空中云课堂 阳光体育”等走进校园 江苏中小学生课后活动将更多彩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交汇点讯 为进一步巩固教育领域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突出问题专项治理成果,构建校内校外协同推进的专项治理工作新格局,不断提高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增强人民群众在教育改革发展中的获得感,根据省教育厅等四部门《关于做好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精神,省教育厅、省体育局、省科协决定在南京市选择部分区域利用优质体育与科技教育资源开展中小学生课后服务试点。
经与南京市教育局协商,拟选择鼓楼区、玄武区、秦淮区、建邺区、高淳区开展先行试点,可视学校和学生参与度与实际效果适当调整试点区域范围。
利用优质体育与科技教育资源开展中小学生课后服务(以下简称体育科技教育课后服务)是发展素质教育、提高中小学生课后服务质量水平的重要形式,是提升青少年科学素养、丰富中小学生校园生活、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的有效途径。体育科技教育课后服务针对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实施,安排在周一至周五下午放学后(初中也可安排双休日的半天时间),采取学生自愿报名参加的兴趣类社团活动等方式,利用学校场地和设施开展体育科技教育活动。寒暑假期间可视实际情况以冬令营、夏令营等方式安排相对集中的时间开展体育与科技教育活动。
体育与科技教育课后服务坚持以下原则:
自愿性原则。试点地区学校及学生自愿选择参与,自主选择确定体育科技教育课后服务资源清单中相应的服务内容。不得强迫学生参加。
选择性原则。体育科技教育课后服务资源是对学校已有科技类、体育类、艺术类、文化类等课后服务资源的有益补充,供学校和学生选用,丰富课后教育资源的供给。
公益性原则。体育与科技教育课后服务为公益性质,不得盈利。试点期间,此项课后服务不向学生和家长收取任何费用。待省政府批复课后服务收费项目后,各地各校可按照教育、体育、科协等部门支持一点,申请课后服务的家长承担一点,提供服务的机构志愿服务一点的原则,保障体育与科技教育课后服务所需经费。课后服务中学生个人使用的装备由学生自愿购买。
体育与科技教育课后服务的服务范围、服务对象等,与省教育厅等4部门《关于做好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苏教基﹝2018﹞24号)文件规定一致。
资源类型与供给包括:
(一)体育类
1.“阳光体育”专业团队进校园。利用省市区各级体校、体育协会、体育俱乐部等优质资源,组成专业教练员团队,在中小学校推广田径、体操、足球、篮球、羽毛球、乒乓球等学生喜欢、参与度高的体育项目,带动学校体育老师参与课后服务活动,辅导学生掌握1至2项体育技能,让普通中小学生也能接受专业教练员的指导。由专业教练员团队指导学校组建各种校内体育社团,编写社团活动计划,开展社团活动。探索构建“阳光体育”竞赛体系,组织小型多样的校级联赛,激发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热情。
2.体育社团专家进校园。邀请各类省级体育社团运动项目专家进校园,因地制宜开展球类运动、田径、操舞、水上运动、智力运动、户外运动等体育项目教学活动,运用体育教学视频等辅助手段,培养学生体育爱好,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养成终身运动的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3.社会体育指导员进校园。充分利用各地群众性社会体育资源,遴选和组织在竞技体育、学校体育、部队体育以外的群众性体育活动中从事技能传授、锻炼指导和组织管理工作的社会体育指导员为课后服务提供支持。选派试点行政区域内所属的国家级、一级、二级、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在课后服务时间到学校开展体育舞蹈、轮滑、太极、围棋、国际象棋、羽毛球、柔力球、空竹、武术等体育项目的指导培训,引导和鼓励广大学生积极参加形式多样、生动活泼、健康向上的体育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二)科技类
1.“科技小工匠”实践活动。安排学生在学校科技活动场所完成科技类动手实践活动,内容涵盖科学探究和工程设计两大方面,活动形式包括科学探究与实验、机器人设计与搭建、编程设计、开源硬件开发、科技模型制作、电子电路制作等STEM教育和创客教育模式,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2. “科普进校园”专家报告。邀请省科协科技工作者专家团队,以及南京市高校、科研院所等单位的专家学者、中小学校优秀科技教师等,为学生做主题科普报告,拓展学生科学视野,激发学生科学兴趣与志向,提升学生科学素养。
3. “科创梦想汇”空中云课堂。利用省科协科普云资源,以《科学大众》、《江苏科技报》、《今日科学》电视栏目开设的百科知识、趣味科学、生活中的科学、高新科技等中小学生喜闻乐见的动漫、音视频等资源为主,为学校提供空中云课堂科技教育资源包,激发学生崇尚科学、探索未知的热情与梦想,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
交汇点记者 王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