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

香港书游记|从铜锣湾到旺角:楼上书店的各种困局

澎湃新闻

关注

原标题:香港书游记|从铜锣湾到旺角:楼上书店的各种困局


这是一次迟到的书游记。
十二年前的2006年,第一次到深圳参加“全国阅读版主编圆桌会议”,也就是那次会上,第一次评选“年度十大好书”,之后,每年一届,至今已12年,成为全国最具影响力的“年度十大好书”。我除了有一年在出版社任职,没来参加,其余11年都参与了十大好书评选。
那一年,曾起意会后去香港逛逛二楼书店,可惜当时没办好港澳通行证,未能成行。这一年,香港最有标志性的英文书店——曙光书店,结束了它22年的历程,宣告停业,成为香港书店不可抹灭的传奇。差不多同时,和“曙光”共享一个单元两间屋的青文书店也宣告歇业。这两家一中一英,都有着二十多年历史的书店同时关闭,宣告香港二楼书店一个时代的结束。更让人唏嘘的是,两年后的2008年,青文老板罗志华在拥挤狭小的货仓清理藏货,被意外坠下的书籍压住而身亡。
每年来深圳评十大好书,都是来去匆匆,不是因为工作就是因为小孩,眼看着十大好书的评委们会后结伴逛香港书店,眼馋到死。终于在今年成行,在11月30日结束深圳十大好书评选后,次日和陈子善、袁唏两位老师一同赴港。子善老师到金钟办点事提前下了地铁,我和袁唏老师到铜锣湾后分头行动。
一、铜锣湾乐文书店
香港书店最集中处有两个地段,一为港岛的铜锣湾、湾仔一带,二为九龙的油麻地、旺角一带。我这次住铜锣湾,先就近小逛一下。
这张香港书店地图中,显示出铜锣湾和旺角区域书店密集程度。图来自《书店现场》(周家盈/著)
刚下楼就望见马路对面的商务印书馆。跟着人流过了马路,先找了一家小店填饱肚子,吃饭间用手机一搜,周边好几家书店。吃完饭出来,抬头看“香港式招牌”,第一眼就望见和情趣用品店并排且显目的书店招牌,登上二楼,门口贴着纸条:已关门。没想到,来香港逛书店,第一家就吃了闭门羹。
香港二楼书店这些年遭遇各种困局,如今香港闹市区的二楼,基本上都是美容店、按摩店和情趣用品店,还在坚守的香港书店只好“更上一层楼”,三楼、五楼、甚至十几楼。
好在骆克道上的乐文书店还在。乐文是一家老牌的香港独立书店,1980年创立,比曙光(1984)和青文(1982)还早几年,目前有两家店,一家在铜锣湾骆克道,另一家在旺角西洋菜南街。乐文是香港二楼书店的典型代表,它三十多年的存在见证了香港阅读文化的变迁,店内有英文原版、港台人文社科、大陆政治读物以及畅销流行读物等,这种综合型的经营思路,正是香港书店业在各种起落后的权宜之计。
铜锣湾乐文书店内景
铜锣湾乐文书店门口
旺角乐文书店门口
旺角乐文书店店内
二、湾仔艺鹄书店
手机地图显示,骆克道上还有开益书店、正文书店、绿野仙踪书店等等,我就一路查来一路找,然而并没有找到,不知道是因为太隐蔽,还是已关门或搬家。走着走着就到了轩尼诗道,在富德楼门口迷失了方向。地图显示就在这儿有一家书店,但这栋不起眼的旧楼,丝毫看不出有书店的影子。我走进过道查探,看到地上摆了很多艺术海报和免费杂志,心想可能走对了地方。电梯开,我走进去,有个中年男人问去几楼?我说:“楼里有没有一家书店?”他按了14。
果然没错,我来到了艺鹄书店。这是一家经营艺术图书和各种独立出版物的书店,两个屋子,一间是书店和咖啡座,另一间是店主的工作室,两间屋子相通。店内销售的艺术图书、独立杂志、绘本画片等都极具个性,有浓浓的文艺气息。我安静地一本本翻阅,有很多惊喜。书店的susi姑娘非常好客,我们聊了起来。
艺鹄书店
艺鹄店内的文艺海报
艺鹄店内的各种独立小报
通过susi介绍才知道,富德楼隶属一个基金会,整栋楼由艺鹄管理,以低廉的租金邀请艺文单位进驻,打造一个文艺共同体,有独立书店、画廊、手作工作室、音乐工作室、独立电影放映、社会研究工作室等等,不定期有各种类型的展览、音乐演出、手作作坊等等。在艺鹄看到一份富德楼刊物,上面详细介绍了楼里的各种工作室,题为:闹市中的文创绿洲。另外看到一份富德动流手册,上面有近期各层活动信息。
富德楼刊物介绍
艺鹄望出去,窗外是湾仔的车水马龙
艺鹄店内一角
速写艺鹄一角
从艺鹄窗户望出去,窗外是湾仔的车水马龙。我坐在靠窗的凳子上,速写了一幅艺鹄一角。离开时,看到门口贴了一张海报:一读十年——第十届九龙城书节,看时间整好是我在港这两天(12月1日-2日),告别susi姑娘,搭上地铁去乐富逛九龙城书节。地铁上,收到susi姑娘发来微信,说在乐富,有一个书节并且发来链接,建议我去看看。在地铁里晒艺鹄书店,华师大顾晓清姑娘留言说,她正在逛九龙城书节,也建议我去逛逛。嘿嘿,我正在去的路上。
三、九龙城书节
地铁乐富站出来,穿过乐富游乐场,走不远马路对过是香港兆基创意书院,九龙城书节就在院内举办。该书节自2009年开始,今年已是第十届。早年香港有一个牛棚书展,一度是文青和艺青们的精神家园,九龙城书节延续牛棚书展的传统,秉承牛棚的人文精神与自主理念,推广独立、自助的民间出版和阅读文化。
2009年第一届九龙城书节海报
一读十年——第十届九龙城书节
九龙城书节现场
书节十年,你仍在哪里看书?
书节独立小书摊
打书钉
摆进书节的蔬菜摊
书节上,有各种类型的创意书摊、手作摊、书店书摊及音乐表演,最让我惊喜的是有位老奶奶把蔬菜摊也摆上来了。除了林林种种的书本,书节以多元讲座为核心,邀请不同领域的资深人士,针对不同议题展开精神层面的讨论,仔细看讲座信息,有几十场之多,如:香港书业何去何从;如何催生一本不是自己写的书;书评,到底想说什么;以书本对抗世界:独立出版的未来想像等等主题探讨。
问你点顶——香港书业何去何从?
同样是2009年,广州彼得猫古本店主人彭永坚创办了广州书墟,书墟现场位于广州北京路上一栋老骑楼里,史上最小的书店彼得猫古本店也在这个骑楼里。彭永坚说,创办广州书墟也是源于牛棚书展。我曾应邀参与过好几次广州书墟,摆二手书摊,参与书店话题讨论等等。广州书墟共举办了六届,现在是否还在延续不得而知,希望这样的阅读实验能走得更远。
首届广州书墟,主题:九年之后
今年八月,由未读发起主办的第三届最美书店周在798机遇空间落地,我作为活动总顾问,也把牛棚书展这种理念引入到活动中,让这届书店周“书店X想象力”论坛融合了二手书市集、文创市集、不同主题的沙龙、插画展、音乐现场等,也引来文艺爱好者们广泛兴趣,现场一度限流。
未读夏日,书店X想象力论坛
这些年,参加了无数官方主办的书展、书博会或阅读节,几乎都是千篇一律,走走过场,不留印象。但这些来自民间的小型书展或阅读现场,却是让人分外投入,为这样自由的状态,精神的交流而感动。真心期待有越来越多这样的阅读现场,让我们能达成真正的思想交流,而不是被安排好的走秀。
一读十年,真是美好的故事。一个民间的书节,以这样顽强的姿态践行着阅读和思想交流的实验,是城市之福,香港之幸。
四、旺角西洋菜南街
旺角,香港最繁华的街区之一,以弥敦道为主干,平行着很多人流很旺的街弄,是游客们的购物天堂,也是著名的不夜天。很多香港电影以这里为背景,尤其是一些黑帮片,如王家卫指导的《旺角卡门》、尔冬升指导的《旺角黑夜》等。
西洋菜南街,是紧邻弥敦道的平行街道,是电子产品和女性药妆一条街,让人惊讶的是,这样一条繁华商业街上,高峰时据说有几十家楼上书店。从地铁旺角站D1口出来,第一眼就看见了序言书室、华英书局和梅馨书舍招牌。上午11点的西洋菜南街,人流还比较稀松,到午后,这条街几乎可以用人挤人来形容。
地铁出来,第一眼看到的西洋菜南街
坐电梯到七楼,香港这些老楼里,电梯破旧不堪,停顿时咯噔一下吓人一跳。序言书室门口贴着营业时间为下午一时至晚九时,下一层是梅馨书舍,营业时间为下午二时至晚九时,再下两层五楼的华英书局,中午十二时开始营业。基本上,这一带的书店很少有十二时前开门的。我干脆周边转转熟悉一下地形,顺便吃个午饭再逛。
通菜街早晨,店主们正在搭建店铺
西洋菜南街东边平行的通菜街是著名的女人街,除了街两边的店铺,街中会临时搭建两排商铺。此时,店主们正在加紧商铺搭建,他们对搭建店铺非常熟练,一会儿功夫,很多店铺拔地而起,店主们大汗淋漓,开始上架各种商品,服装、鞋帽、生活用品、美容化妆品等等。从通菜街南口走到亚皆老街路口,原来空旷的街上,像变魔术一样林立起密麻的店铺,这生动的街市场景真让人大开眼界。
五、楼上书店
午饭后,正式开始逛书店。第一家走进西洋菜南街和亚皆老街路口的十大书坊(star),这是一家漫画图书馆,所有书和杂志不销售,仅供店内租赁阅读或外借阅读,看了一下消费规则,会员每小时24港币,非会员每小时26港币。店内有一个很大的阅读区,有点像网咖一样,每人一个小格子。往阅读区瞄了瞄,刚开门没多久,已经有不少阅读者,而且不单单是年轻人,还有一些中年人。
十大书坊门口
十大店内整齐的漫画书
十大消费规则
开益书店和榆林书店在同一个单元里,开益在二楼,榆林在三楼,这两家书店风格比较像,都以销售香港文史哲读物为主,榆林书店偏文史方向,开益书店偏文学方向。
开益和榆林在一个单元内的二三层
乐文书店和田园书屋是西洋菜南街的一对老街坊。乐文书店1980年开业时就在旺角,铜锣湾那家是1998年后开的分店。尽管已经逛过铜锣湾店,但总店也要来参观一番,两家店选品和风格基本一致。虽然刚刚开门,老字号的乐文还是人气比较旺,已经有不少读者在逛店。和乐文同一单元还有一家学津书店,要到下午两三点才开门。
田园书屋也是旺角一家有年头的书店,三十多年了,店内香港文史哲图书容量丰富,尤其是大陆读者喜欢的政治类书籍比较多。在田园逛的时候,不时有大陆游客拿着纸条来找相关政治图书,可能是帮朋友带的。书店进门的展台上,基本上都是这类作品,曾经属于店内畅销级的图书。
田园书屋入口
田园书屋店内
挨着田园不远,有一家尚书房。这是一家专营大陆版图书的书店,店内的装饰也很大陆范儿,挂着一些彩带。所售大陆图书不同类型都有,但显然不太专业,属于大陆四五线城市二手书店的水准,很多所谓国学经典都是地摊货。可见这种类型的书店有着深厚的土壤,不仅在大陆小城市和县城风靡,也蔓延到了香港。
尚书房门口
尚书房店内
六、梅馨书舍和序言书室
最后把时间留给两家我最期待的书店:梅馨书舍和序言书室。早晨坐这个单元的电梯被吓一跳后,导致这一天逛楼上书店都是爬楼上去。梅馨书舍在七楼,艰难爬到梅馨时已两腿发软,索兴先进书店休息片刻。更巧的是,梅馨不大的空间内,靠窗的位置放了一张双人沙发,我找了两本旧书就一屁股坐上去,翻翻书休息休息。
梅馨店内有限的空间,这张沙发救了我
梅馨书舍前台
梅馨是一家旧书店,二手书、旧书都有,还有各种字画、画册和线装书,这是我最喜欢的一种书店类型。我这趟香港书店之旅,也学香港爱书人一样“打书钉”,在书店里反复翻看就是不买,一是怕带不回大陆,二是行李太沉,不敢再加书的重量。在梅馨不敢久留,已经对很多种书长草,心想再冷静一下,等一会逛完楼上的序言书室,下来的时候顺手买几本。
序言书室的传说已经听了很多了,说是曙光和青文的传奇结束,接棒开启了香港书店新的时代。2007年5月,序言书室在旺角西洋菜南街开业,三位中大哲学系毕业的创始人,为书店确定了以人文社科为主的学术书店路线,并且从一开始就明确了利用书店有限的空间,坚持不懈举办各种讲座、对谈、诗歌朗诵、思想读书会等活动,十一年来,序言已经成为香港最重要的公共思想空间,这个地位,香港其他书店不能望其项背。
序言书室门口
序言店内涂鸦墙
说到有限空间,序言的确小得惊人,靠窗一小片空间,放着两张桌子和一张沙发。这一小片地方,就是序言能提供活动的全部空间,挤满人最多也不会超过二十人,据说每次活动,经常要移开店中间的书架,最多能容纳三四十人。和大陆大多数热衷做沙龙活动的书店比起来,序言太小太委屈了,而他们就是在这样有限的空间内,十一年来办了七八百场活动,的确是让人敬佩至极。
序言的活动空间就是眼前这一小片区域
人多的时候,需要把这组书架移开
我多年来也办读书会,我们创办的阅读邻居读书会在读易洞书店连续办了七年,我们很喜欢这个小小的阅读空间,每次二十多人围坐一起读书,觉得是最理想的阅读氛围。这个曾被评为“中国最美小书店”的读易洞成为我们最重要的阅读社交场所。而和序言比起来,我觉得我们太奢侈了,读易洞比序言大太多了,环境也优雅很多。
读易洞里的阅读邻居读书会现场
我在序言买了一本《十年一隅》,这是序言书室十周年时出版的纪念集,收录了三位创始人和很多序言的朋友们的文章,如曙光书店主人马国光、中大国际关系学者沈旭晖、作家邓小桦等人记录序言的文章,从中更多地了解了序言十年来的精彩。
《十年一隅》序言书室十年纪念集
我坐在有限的两张桌子的其中一张上,翻开《十年一隅》,从“序言的序言”读起,走入一家书店虽短暂却精彩的故事,也看到香港书店业虽艰辛却坚强的历史。正如周保松老师在《序言书室十年志》一文中说的:“序言之为序言,是通过贴近社会脉络的书籍推介和读书会,有意识地回应时代,并在这个过程中,慢慢形成其独有的精神和格调,并得到许多读者认同。序言不仅是一家书店,也是一处公共空间,更是一个价值社群。正是在此意义上,序言超越了曙光,并开出香港独立书店的新格局。”
匆匆在序言书室速写一张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