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

新加坡客人迷上年轮艺术品博物馆

沈阳日报

关注

原标题:新加坡客人迷上年轮艺术品博物馆


    “没想到啊!沈阳民间的藏品真是令人大开眼界啊!”11月29日,来自新加坡的许成发、许成富两位客人,兴致勃勃地参观了沈阳年轮艺术品博物馆之后,发出内心的赞叹。原来,两位客人是从网上看到《沈阳日报》对于年轮艺术品博物馆的相关介绍后,立刻引起了特别兴趣,于是从新加坡飞到沈阳来欣赏这里藏品,而且一下就被深深地迷住了。

    独一无二的微缩《收租院》

    凡是上了年纪的人,对20世纪60年代四川大邑县刘文彩庄园里展出的大型泥塑《收租院》印象十分深刻。1965年10月1日,《收租院》第一次向社会展出后,马上在全国引起巨大轰动。

    年过六旬的许成发和许成富在年轮艺术品博物馆里,看到一组22个微缩的《收租院》泥人像。年轮艺术品博物馆馆长李军向他们介绍说,这就是1965年四川美术学院在创作《收租院》塑像时的微缩版。本来,这组微缩泥像有58个,可如今仅剩下这22个了。也可以说这组微缩《收租院》,在全国是独一无二的。不久前,著名的建川博物馆想收藏这组微缩泥像,但给多少钱,李军都没舍得出手。

    听了这段故事,两位客人不住地点头感叹:“这确实是值得好好收藏的泥塑珍品。”

    “全国之最”的搪瓷板像

    除了微缩《收租院》,还有许多藏品让许成发、许成富看也看不够。包括多达7000多件的瓷像精品、四万余件红色藏品、数千种各种各样的杂志创刊号,其中很多都是难得一见的孤品。沈阳年轮艺术品博物馆的红色专题收藏,无论是藏品数量,还是藏品质量,在全国都是数一数二的。

    更令许成发、许成富特别感兴趣的是,展馆里一个巨大的由搪瓷板制成的毛泽东像,这是当年专门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20周年特别制作,采用的是鞍山冶炼的特质钢板。李军介绍说:“这件作品在制作过程中,汇聚了多位鲁迅美术学院绘画大家,并与沈阳搪瓷厂多位工艺大师合力创作而成。此尊搪瓷板像高2.93米,宽2.20米,钢板厚度达0.8厘米,创下国内外搪瓷业烧铸平面钢板人像之最,被业内认为是无价之宝。”

    参观了沈阳年轮艺术品博物馆之后,许成发、许成富还笑着拉上馆长李军一起在博物馆门前合影,同时他们还表示,一定要创造条件,将沈阳的这个展览办到新加坡去,让更多的朋友了解沈阳。

    沈阳日报、沈报融媒记者 陈凤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