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华深处藏在记忆中的静安老地名
原标题:繁华深处藏在记忆中的静安老地名
如果把建筑比做音符,那么城市就是一部凝固的乐章,地处繁华深处的静安区便有着这样极为丰富的地名文化宝藏,它们有的耳熟能详,有的鲜有问津,有的雅致清丽……今天,我们一起,回顾一下那些静安的老地名,聆听生命与文化的延续与生长。
大中里
静安区南京西路沿线是新旧建筑文化碰撞最为激烈的地区,也是近代建筑风貌与现代购物休闲功能完美结合的繁华之地。而10多年前,这里曾是上海最大的一片石库门建筑群之一,拥有1600多户居民,保持着原始的石库门生活状态,这就是有着接近100年历史的“大中里”。
来源/乐游静安(下同)
当时,“大中里”居民的人均居住面积不大,一个房间便是整个家庭的活动空间了,有的房间只能放下一张小尺寸的床。在大中里的公共厨房中,每个龙头上都装有独立的水表。
据当时住在这里的老住户回忆说,当时“大中里”的房子是没有厕所的,因此家家户户每天早上必做的一件事,就是倒马桶。早上邻居间碰到了,便互相问候,大家都是对着马桶、对着痰盂罐在讲早饭吃过没吃过,想想也十分有趣的场面。
空闲的时候,邻里们会在屋子里凑个小小的麻将局,尺寸之间,弥漫着热闹的生活气息。
2008年,“大中里”开始了整体拆迁,其中有着90年历史的民立中学4号楼,也离开原址,向东南平移57米,沿威海路定下新居。
根据记载,这栋房子最早是作为德国谦信洋行的职工住宅,后被当时上海的“颜料巨贾”邱氏兄弟买下。战争爆发后,这幢房子被民立中学创始人苏氏兄弟买下,作为民立中学的校舍。而今,经过精心修缮,查公馆成为这幢老房的新名字,在这里,记忆和纪念汇成了一张相互交织的网。
如今的“大中里”已经变成南京西路商圈内著名的商业综合体——“兴业太古汇”,“丰”字形里弄格局已经被抹了个干净,旧时邻居也因拆迁而四散到上海各处,或是远赴海外,而他们对这片土地深沉的爱依然深深融合在静安的印记中。
忻康里
忻康里位于静安区西部,所处的曹家渡地区是静安、长宁、普陀三个区的交界地。当时的曹家渡“五角场”是比江湾“五角场”还要繁荣许多的地方。而曹家渡的忻康里又是整个地区面积最大、人口最多、名气最响的一个居民集居小区。
忻康里的建筑是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建造的,五条横弄堂,二条竖弄堂,加上弯弯曲曲的三条小弄堂,组成了纵横交错,别有趣味的小天地。
这里完全是一个“七十二家房客”的真实写照。老石库门房子的地板和楼梯都是木质的,走起来嘎嘎作响,楼梯都是供单人行走的,两者相遇必有一人要谦让,楼梯的扶手经几十年抚摸变得锃亮发光。
家家门对门,窗对窗,说说李家短,话话张家长,每家的自来水龙头处和弄堂口的乘凉地,便是最佳的信息传播交流场所。
康定路与余姚路的“Y型”路口,曾经是忻康里地区的中心,如今这里已经辟为康余绿地,环境还算不错,只是不再能看出以往弄堂生活的影子了。
在忻康里的原址上,建起了一个叫“鑫康苑”的居民小区。康定路和余姚路交会处设有的公交车起迄站,多年来还一直用着“忻康里”的站名。
虽然旧时的忻康里已经消失了,但是23路、824路公交车还挂着“忻康里”的标牌行驶在上海的大街小巷,仿佛还在延续着关于忻康里的故事……
王家厍
王家厍(shè,村庄)大致范围以静安寺路(今南京西路)、卡德路(今石门二路)一带为中心,东到大田路,西近麦特赫斯脱路(今泰兴路),南至静安寺路、凤阳路,北至爱文义路(今北京西路)。清道光年间,此处系城郊村落,比今天的范围要大得多,因村民以王姓居多而得名。
上海辟为通商口岸,沦为租界后。19世纪60年代,英国殖民主义者由东向西越界筑路,英商沙逊洋行于此购地建造起数十幢英式住宅,以供侨民居住。不久王家厍南面的静安寺路(今南京西路),中间的卡德路(今石门二路),北面的爱文义路(今北京西路)相继筑成。
至租界扩界前,由当时号称“中国哈同”“地皮大王”的大地产商程谨轩于1900年前后购进大量土地,在卡德路(今石门二路)两侧建起花园洋房和里弄房。以石门二路为界,路东称为东王家厍,路西称为西王家厍。
里弄内广植花草,绿荫掩映,佳树飘香,又称“王家厍花园”。而人们更习惯称卡德路东为“东王家厍花园”(今北京西路605弄),西为“西王家厍花园”(今北京西路707弄)。
抗战爆发后,吴淞江(苏州河)北岸市民纷纷来此躲避战祸,同时许多居住于沪西的中国银行职员迁入西王家厍。由于人口猛增,遂改花园为住宅,从此王家厍花园便有名无实了……
而今的西王小区(即西王家厍花园)内,设有西王花园弄堂博物馆,向公众免费开放。清水红砖的外廊、设计新颖的老虎窗,既欧式范十足又有浓郁的海派气息,承载着人们关于弄堂的记忆与回想。
时移世易,虽然王家厍的名字渐渐被人遗忘,而那因地得名的王家沙点心店(因“沙”是“厍”的别写,且沪语中“沙”与“厍”同音,同音假借而成王家沙),成为一个纽带维系着人们的所有联想,诉说着历史的意味深长。
姚桥浜
姚桥浜位于昌平路984弄两侧一带,中心区域在余姚路、延平路交会处西侧。20世纪初,这里大部分还是荒郊野地,仅有一条南北流向的小浜穿越其间。
抗日战争爆发后,这里人口开始猛增,房屋林立。有姚姓人氏因为浜两侧居民交通不便,便出资在浜上搭了一座桥,方便浜东、浜西居民往返,故人称此桥为姚桥,浜便因桥名而被称为姚桥浜。
20世纪40年代初,这里已有许多工厂事业单位设立,如义生搪瓷厂、仁余电机针织厂、德丰纱厂、日新制革厂、惠司登牛奶公司、瞿氏山庄等等。
建国后,此浜被填没辟建成通道,即今天的康定路950弄、昌平路984弄。80年代初,昌平路984弄沿余姚路处被改建成6层新工房群,后又继续向西延伸扩建,1986年延平路向北辟通至余姚路。
这一带还曾以姚桥浜地名设有姚桥浜东弄和姚桥浜西弄2个居委会,现在的姚西居委会便是原姚桥浜西弄简化而来。
斯文里
根据上海地方志记载:斯文里坐落于新闸路北的大通路(今大田路)两侧,以路为界分东、西斯文里。西斯文里始建于1914年,东斯文里建于1918年。东、西斯文里最多时曾聚集2700多户人家,是上海后期石库门里弄住宅规模最大的里弄。
1914年,英籍犹太妇人阿谷向广肇山庄业主买地,在1920年~1921年间陆续建造砖木结构二层石库门旧式里弄房,共竣工700余幢房子。不久,阿谷由于家境衰落,将所有房地产出让给通和洋行,未久又转售给益丰洋行,业主赌博又输给了斯文洋行,新业主将石库门改名为“东斯文里”和“西斯文里”,一直沿用至今。
抗日战争前,这里的生活优雅而平静。后来,大批难民入住这里,逐渐改变了斯文里居住的阶层结构。
西斯文里动迁于1997年,已不复存在,东斯文里的动迁则起步于2013年,现在这里很多房屋的大门上被喷上了“空”字,旁边诞生一些新的涂鸦艺术,似乎成了一个别样的天堂。
一番嘈杂之后,如今这里只留下了安静的建筑,以自己的方式,继续记录着世间的百态。
来源:乐游静安
本图文由乐游静安授权刊登
投稿邮箱:linshenghao@xmwb.com.cn
我要爆料联系电话:021-22899999新民网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