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

陆勇谈17种抗癌药进医保:这次谈判政府“很给力”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关注

原标题:“药侠”陆勇谈“17种抗癌药纳入医保”:这次谈判政府“很给力”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日前,国家医疗保障局印发了《关于将17种药品纳入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乙类范围的通知》。经过3个多月的谈判,17种抗癌药纳入医保报销目录,涉及非小细胞肺癌、肾癌、结直肠癌、黑色素瘤、淋巴瘤等多个癌种。大部分进口药品谈判后的支付标准低于周边国家或地区市场价格,这将极大减轻我国肿瘤患者的用药负担。那么,谈判有哪些难度?如何平衡药品研发成本与最大限度让利参保人的关系?

大部分谈判后支付标准低于周边国家或地区市场价格

本次纳入药品目录的17个药品中包括12个实体肿瘤药和5个血液肿瘤药,都是临床必需、疗效确切、参保人员需求迫切的肿瘤治疗药品,17个谈判药品与平均零售价相比,平均降幅达56.7%,大部分进口药品谈判后的支付标准低于周边国家或地区市场价格,平均低36%。

以治疗结直肠癌的西妥昔单抗注射液为例,2017年这个药品平均价格为4200元左右,此次谈判后降至1295元。默克中国肿瘤事业部高级总监袁泽之表示,他们已经给了全球最低的一个价格,“通过这次医保谈判,我们能够通过‘以价换量’,让老百姓得到应用,这对中国的老百姓是个好事情。”

对于制药企业而言是“以价换量”的考虑,而对于国家医保局的谈判专家而言则采取“以量换价”策略。国家医疗保障局局长胡静林认为医保制度的整合,使得医保有了更大的战略购买力,会让谈判有更强的话语权,能够更好的实现以量换价的目的,“这些抗癌药纳入医保以后,会使大量原本负担不起的患者可以用得上新药,改善他们的治疗效果。”

10种为2017年之后上市的品种

今年6月,国家医疗保障局新一轮抗癌药医保准入专项谈判工作开始启动,44个目录外独家抗癌药经过专家评审和投票遴选,并征得企业意愿,最终17个药品获得谈判成功。谈判专家组专家是由国家医保局专家库抽取,来自山东、云南、北京、江苏等地,大多曾参加过省级医保谈判。抗癌药国家医保准入谈判第二组谈判组组长、云南省医疗保险基金管理中心王艳君告诉中国之声记者,“我们一方面要掌控降价的空间,希望最大限度让利于参保人和基金。但是对于企业,也要考虑到研发成本、生产成本和上市成本。所以我们每一步都是如履薄冰。”

药品支付标准是国家医保药品准入谈判的核心,也是国家医保经办机构与药品生产企业间博弈的核心。如何通过谈判在医疗保险基金可承受的基础上,实现医疗保险资源的合理配置,同时保留企业合理利润空间,激励其进一步创新投入,合理的药品支付标准成为谈判的关键所在。

此次谈判抗癌药均为治疗血液肿瘤和实体肿瘤所必需的临床价值高、创新性高、病人获益高的药品,这些药大部分都还处于独家专利保护期限内,谈判的难度之大可想而知。同时,抗癌药医保准入专项谈判充分体现了对医药创新的重视和支持,17种谈判抗癌药品中有10种药品均为2017年之后上市的品种。

各方协作促改革红利落实:争取让群众早日买到降价后的抗癌药

国家医疗保障局要求各统筹地区要采取有效措施保障谈判药品的供应和合理使用。谈判成功后,下一步则是争取早日让群众尽早能买到降价后的抗癌药,这要涉及各省招标平台的公开挂网、医疗机构的采购、临床医生的使用等方方面面,各方需加强协作,让谈判成果社会效益最大化、让广大参保人实实在在享受到医保改革的红利。国家医疗保障局局长胡静林表示,“我们准备和卫健委协商,使得今年的抗癌药能够在制度上破除一些障碍,能迅速的让老百姓享受。”

根据通知,这些药品的“医保支付标准”包括基本医保基金和参保人员共同支付的全部费用,而具体的分担比例还要由各统筹地区来确定。

“药侠”陆勇:这次谈判政府“很给力”

此次谈判成果的背后,是一段时间以来,全社会对抗癌药负担问题的广泛关注。而引发这一关注的主人公,无疑是因代购印度生产仿制药闻名的“药侠”、慢粒白血病患者陆勇。他在接受中国之声记者采访时表示,在得知这一消息后,他和他的病友们都觉得这次谈判政府“很给力”,希望医保报销比例能进一步增大,“大家(病友)都对这件事情发表了一下看法,现在已经降了很多了,但是降价之后还是非常贵的,如果长期投入的话对自己的负担也是很大的。希望早日把这些降价以后的肿瘤药物进入社区的医保,希望大家都能承担得起。”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