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

打了狂犬疫苗仍死亡,北大人民医院权威专家分析误区,教你如何保命

扬子晚报网

关注

原标题:打了狂犬疫苗仍死亡,北大人民医院权威专家分析误区,教你如何保命


近日,湖州一男孩在家门口被狗咬伤,虽然在医院接种了狂犬疫苗,但距第四针还差两天时发病,不幸死亡。

这个男孩被狗咬后为何发病如此之快?在去医院注射疫苗之前,自己应该先做哪些处理?……关于狂犬病及狂犬疫苗,大众还有很多不清楚的地方。我国狂犬病领域的权威专家,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急诊科副主任、主任医师王传林介绍了关于狂犬病的误区和预防方法。

扬子晚报/扬眼记者 万承源

发病风险与咬伤部位离头部距离直接相关

据湖州市南浔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局数据的关于该男孩临床会诊结果的报告,其右眼睑及周围、躯体、下肢等多处被咬伤出血。

王传林表示,狂犬病发病风险随着被咬伤的部位离头部距离的远近而逐级增高。

狂犬病的发病过程大致如下:首先,狂犬病病毒会在伤口周围逗留一周左右,具体时间长短因人而异,开始复制。接着,复制的狂犬病毒沿着神经,一路不回头,往上向中枢神经系统进发,每天约走5-10厘米;然后,到达粗大的脊髓神经根后,病毒会大量复制,前进速度也开始加快,此时可以出现狂犬病的临床症状;最后,抵达人体大脑,病毒复制更快,并破坏血脑屏障,再患脑炎、脑膜炎等同时,沿中枢神经向全身播散,如唾液腺、泪液等等。

一般来讲,狂犬病发病风险除了与被咬伤的部位离头部距离有关,同时还与咬伤的严重程度、动物带毒量以及人体的自身体抗力有关,尤以儿童和老人患病风险更高些。

简而言之,病毒侵入部位神经越丰富、越靠近中枢神经系统,潜伏期就越短。

需要注意的是,不光是被动物咬伤、抓伤,被发病的动物舔舐口腔、会阴、肛门等粘膜,或者尚未愈合的伤口,也可以传播狂犬病病毒。我国狂犬病主要的传染源是犬,其次是猫。

被咬伤后第一时间冲洗15分钟

那么,一旦被狗、猫咬伤、抓伤,应该怎么办呢?

被动物咬后,一定要按“三部曲”来进行处理:立即接受规范的伤口处理、并进行疫苗接种、被动免疫制剂的注射,可以预防狂犬病的发生。

后面两步由专业的医务人员完成,对于个人而言,尤其要注意第一步如何处理。

王传林介绍,伤口处理要以最快速度把沾染在伤口上的狂犬病毒冲洗掉,清洗时一定要彻底,要用急的水流冲洗15分钟。由于狗、猫咬的伤口往往外口小、里面深,这就要求冲洗时,尽量把伤口扩大,让其充分暴露,并用力挤压伤口周围软组织。

万一找不到水源,甚至可以用人尿代替清水冲洗,随后再设法找水源。

但是,世界上的事没有绝对,王传林提醒,就医延迟、存在未被观察到的伤口、病毒直接侵袭神经、患者不遵守接种程序以及个体机体免疫力极其低下等多种因素,都有可能导致预防处置失败而死亡。

接种疫苗三个月以上被咬就要重新接种

一般人对狂犬疫苗有一个误区,即接种一次的“有效期”到底有多长。包括一些经常接触宠物的人员,如宠物店店员等,对这个问题也不清楚,有人说半年,有人说一年。

对此,王传林表示,在上次狂犬病疫苗接种程序最后一针完成后超过3个月以上再次暴露者,需在第0天和第3天各接种1剂疫苗。

关于狂犬病,有一个“十日观察法”,这里也有误区。十日观察法简单说就是被动物咬伤、抓伤后,如该动物在10天内没有死亡,则证明该动物不具备狂犬病病毒传染性。世卫组织多次提到十日观察法,对于消除恐惧心理有积极意义,但我国属于狂犬病高风险地区,因此不能照搬国外的十日观察法。

首先,只要是被动物咬伤、抓伤,就应立即按被动物咬伤后的“三部曲”进行处理。其次,即使10日后动物仍然存活,也建议完成剩余未打完的疫苗。否则,如果将来再次发生咬伤、抓伤,仍需按首次暴露处理,全程接种,得不偿失。

王传林特别提醒,不管之前有没有打过疫苗,任何一次被咬伤、抓上后,均应及时进行规范的伤口处理。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