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前今天,苏州河启动排污治理……当年的军令状变成亮眼成绩单
原标题:30年前今天,苏州河启动排污治理……当年的军令状变成亮眼成绩单
图说:今日的苏州河已经焕然一新 图片来源 东方IC
图说:本报30年前的今天在头版报道苏州河治污
“未来的上海,应有一个很少污染的高洁度环境。苏州河两岸的一些产生污染的工厂被撤去,利用空地大面积绿化。苏州河的水变清,这里再不仅是交道河,还是一个公共娱乐场所,可以划船,可以游泳,泛舟江上,可见两岸葱翠的树木。”
——原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章明在1998年发表于新民晚报《十日谈》栏目。
30年前的今天,1988年8月25日,上海利用外资实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第一个大工程——对排入苏州河的污水实施合流污水治理一期工程开工。这一天的新民晚报在头版对于这一重大工程进行了报道。
“以羊寿生大师为首的老一辈设计人员为合流污水治理一期工程的建设,作出了很大贡献。”上海市政总院副总工程师俞士静说,“上海合流污水治理一期工程大大提升了上海泵站的建设水平,其中彭越浦泵站,该泵站配置总功率及提升水量,当时均属国内第一,也是世界上大型合流泵站之一。”
据俞士静回忆,在他小的时候,还有小伙伴瞒着大人在苏州河游泳,但是到了上世纪70年代后期河水变臭,特别是夏天,不敢去河边玩了,“我大学毕业后,赶上了合流一期的最大泵站——彭越浦泵站的施工图设计,参与了苏州河治理的部分工程,见证了河水变清、河岸变绿的景象,这是我的幸运。”
30年过去了,不少人对于苏州河的期盼已经“梦想成真”,而更多的人对于这条母亲河有了更多的期待。
图说:今日苏州河畔一景 图片来源 东方IC
“当年,上海人对于苏州河是‘又爱又恨’,河水的颜色是黑的。记得上班的时候,每次经过苏州河,阵阵恶臭总是让人避而远之。”章明说,“但是今天行走在苏州河沿线廊道上,不仅当年的期待已经变成了现实,更对于未来的公共空间贯通充满了期待。”
曾经设计了苏州河边艺术空间——“1908粮仓”的年轻建筑师汪昶行,自幼就生活在苏州河边,“当时一打开窗,就可以闻到苏州河的臭味,但是当我在2017年重新设计这座当年苏州河旁杜月笙的私家粮仓时,周边的环境已经很大的改变,让我们更好地理解了建筑的意义。”
图说:曾经的苏州河脏乱不堪 种楠 摄
汪昶行还透露了一个有意思的细节,这就是他的父亲——知名画家汪家芳在他小的时候没有画过与苏州河有关的画作,但是现在却经常去苏州河边进行写生。
曾经用脚步丈量苏州河的上海市政协委员刘毛伢,曾经在2007年牵头组织了苏州河开发建设国际论坛,“1992年我到复旦大学读书,苏州河的污染很厉害,那时,一阵风吹过,在五角场就能闻到苏州河的臭味。但是今天,苏州河的黑臭没了,生态也在恢复,很了不起。”
“我非常期待苏州河四期整治完成后,苏州河能够‘华丽转身’成为一条全新的‘文化之河、休闲之河、创意之河’。” 刘毛伢说,“让苏州河成为我们这座城市的一张名片,让生活在这座国际大都市的人们,可以漫步、悠闲、娱乐、旅游,让人心灵可以栖息的母亲河。这不光造福上海市民,更是城市发展之必须。”
新民晚报首席记者 方翔
我要爆料联系电话:021-22899999新民网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