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来管管“非京籍”的“黑车”
原标题:谁来管管“非京籍”的“黑车”
非京籍车本地化,甚至黑车化,既挑战了政府的调控政策,也导致了新的不公平。
据媒体报道,截至今年4月,全市机动车保有量596.8万辆,距离2020年底控制在630万辆内的目标,只剩约33万辆的增幅空间。然而,70万辆长期在京开的外埠车“本地化”后,使调控效果大打折扣。记者调查发现,代办便利、违法成本低,正助推越来越多“本地化”的非京牌车出现在路上。另外,有大量“非京籍黑车”长期从事违法运营牟利。
一边是通过正规的摇号购车越来越难,另一边是很多人利用政策漏洞,代办外地车牌牟利。如果大家都利用这个政策漏洞,那么,城市的车只会越来越多,路只会越来越堵,空气污染治理会越来越难。这既让政府部门出台的调控政策大打折扣,浪费了行政资源,又加剧了城市交通拥堵,另外,对认真遵守此项政策的人而言,也是一种不公平。
事实上,非京车牌大量存在并不像一些人想象的那么简单。报道显示,现在“不仅许多4S店可以提供代办外地车牌业务,还出现了成规模的代办外地车牌商家”,大多数外埠车便由此而来。
更值得注意的是,代办业务虽然并不违法,但是在代办的过程中,为了获得车牌,是否会提供一些虚假证明来满足各省市的要求?据媒体报道,有办理代办业务的销售人员反映“关系很硬,走特殊渠道,人家从北京开始摇号就做这个了”,这给人充足的想象空间。
而非京籍“黑车”的存在,也影响了正规出租车和网约车运营,给城市治理带来种种难题。
为了治理空气污染和交通拥堵,机动车限购是无奈之举,但从代办非京车牌到非京籍“黑车”产业链的存在,却制造了新的不公平,而且是利用这种不公平牟利。
人人都想呼吸新鲜的空气,也都想享受畅通的城市道路,由此而言,城市治理才需要一碗水端平。对此,有关部门需要对症下药,起码先从那些利用非京车牌牟利者开始,依法治理,堵上政策漏洞。
总之,非京籍车本地化,甚至黑车化,既挑战了政府的调控政策,也导致了新的不公平。北京车辆调控政策已经实行多年,现在也有必要根据现实情况作出一些调整和完善,也要防止非京牌车本地化,对相关车辆适当限制使用区域和频率。最终既要给真正进京办事的车以方便,又不能让人钻空子,损害北京车辆的调控政策。 喻辛(媒体人)
责任编辑:王树淼 SN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