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

动脉造影遭遇麻药过敏?针刺麻醉上手术台

澎湃新闻

关注

原标题:动脉造影遭遇麻药过敏?针刺麻醉上手术台


2018年5月22日至25日,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心内科联合针灸科完成了三例针刺麻醉下冠状动脉造影术,开创了针刺麻醉在冠状动脉造影术中运用的先河。
与以往进行同种手术不同的是,医生没有给患者使用局部麻醉药物,而是将2根银针行常规进针,轻轻巧巧地留在患者手前臂穴位上,针刺麻醉效果极好。
针刺麻醉手术中
首例针刺麻醉下冠状动脉造影术
2018年5月22日,全球首例针刺麻醉下冠状动脉造影术在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介入中心完成。该患者为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ACS),需行冠状动脉造影术。三年前患者在行一微创手术局部麻醉时,发生对麻醉药物利多卡因严重过敏反应,出现过敏性休克,经抢救才脱离危险。
常规心内科医生进行冠脉造影术时,需要在利多卡因局部麻醉下穿刺桡动脉或股动脉。可是,患者又对利多卡因严重过敏,怎么办?
这时,岳阳医院心内科主任樊民想到祖国传统医学针灸,随后,在经与我国针麻专家、岳阳医院院长周嘉及针灸科主任李璟充分讨论病情后,决定采用针刺麻醉下行冠脉造影术。
2018年5月22日傍晚6点,李璟主任消毒好患者皮肤后,在患者左前臂相关穴位上轻柔却准确地将2根银针避开静脉后沿皮刺入,一旁的顾侃医生熟练地在针尾接上电针仪,予以电针持续刺激穴位。此时,患者情绪平稳,无任何不适。
一声示意后,早就在边上做好准备的樊民、朱岩峰医生在患者右手桡动脉进行穿刺、置管,成功完成冠脉造影+血管内超声检查。整个手术过程,患者始终无明显痛感,生命体征平稳,情绪稳定,术后也无疼痛不适。
2018年5月25日上午,岳阳医院又进行了全球第二例针刺麻醉下冠状动脉造影术,患者是位66岁的老伯。在针刺麻醉下,整个手术过程一气呵成,患者情绪平稳,意识清晰,生命体征平稳,无明显疼痛,术后无疼痛不适。
当天岳阳医院还为第三例患者徐阿婆,成功进行针刺麻醉下冠状动脉造影术。
樊民主任说,选择针刺麻醉作为冠状动脉造影的麻醉方式,一开始是一个无奈的选择。在这个过程中,他经历了半信半疑、好奇、惊喜到震撼和折服的过程。针刺麻醉镇痛作用确切,同时具有镇静作用,病人主观感觉良好。完全可以作为心脏介入手术麻醉方式之一。
李璟主任认为,针刺麻醉能发挥多层次、多靶点的双向调节效应,激发机体释放具有镇痛作用的多种内源性物质,并能有效降低和改善手术应激,促进术后恢复,增加手术安全性。
岳阳医院院长周嘉是中西医结合临床外科学学科带头人,他率先将针药复合麻醉应用于胸心外科微创手术的临床和科研,开启保留自主呼吸无气管插管的针刺麻醉心肺手术先河。他带领团队已成功地进行了百余例针刺复合麻醉下的心脏手术。
周嘉说:“如今我若不做,这项技术就可能失传,我有责任把它继续下去。作为常规手术的补充,在部分患者上采用这样的手术能极大获益,加快术后康复同时降低手术费用,对百姓来说是一件好事。” 他透露,上海中医药大学针刺麻醉研究所成立在即,将加强针刺麻醉临床等研究。
几根针、几个穴位就能麻醉
几根针、几个穴位就能起到麻醉的效果?针灸的威力真有那么大吗?周嘉认为,完全可以以他人之长补己之短,以中医之长补西医之短。目前他带领团队已成功地进行了百余例针刺复合麻醉下的心脏手术。
周嘉院长解释,以前的针刺麻醉主要是靠单纯的针刺来完成,现在是针药复合麻醉,以针刺作为主要的麻醉手段,麻药作为辅助手段,只使用常规药量的20-30%,这样的针药复合麻醉副作用少,患者不用插管,术中始终处于浅睡眠、自主呼吸的无痛状态,全身应激反应较小,机体抵抗力较强,故患者的呼吸道无任何损伤,术后的监护室滞留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和患者康复时间缩短,抗生素的选用级别降低,术后初次进食时间和初次下床活动时间大大提前,术后引流量、输血量及肺部并发症减少,因而与之相关的医疗费用亦明显降低。
中医针灸是一张“中国名片”,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之一。针刺麻醉研究成果曾经被世界卫生组织确认为中国医学科学研究五项重大成果之一。针刺麻醉原理的研究不但在一定程度上把握了针刺麻醉的临床规律和作用原理,特别是针刺镇痛的原理,凸显中国传统医学的贡献和中西医结合的特色,而且推动了疼痛生理学的研究,促进了国际医学界对针灸医学的了解与认识,为针灸医学在全球范围内获得应用作出了贡献。深入研究针麻的作用机制,优化刺激条件,简化操作步骤,使其成为外科手术的普适路径,将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临床价值。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