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

揪心!深圳近四成二年级小朋友做不到每天吃早餐

晶报

关注

原标题:揪心!深圳近四成二年级小朋友做不到每天吃早餐


超过八成二年级学生吃零食

好吃是决定孩子买某种零食的主要原因
考虑营养和卫生的孩子仅占两成

八成的零食都是由父母买的…



2018年5月20日是第29个学生营养日,深圳市慢性病防治中心公布了一项针对二年级小学生的调查结果,结果显示,深圳儿童零食消费普遍,超过八成二年级学生吃零食,近四成学生不能每天吃早餐。

据介绍,2017-2018学年儿童营养知识传播项目于2017年10月启动,参与学校97所,覆盖超过三万名二年级学生及其家庭。项目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学生零食营养知识和行为习惯,以及家长对孩子零食消费的态度。



二年级学生调查结果




家长调查结果



超过八成二年级学生吃零食
儿童规律早餐比例不高
每天喝奶和吃水果的比例较低……
看了这样的调查结果
你的心情如何?
更何况,家长还是零食的主要购买者



究竟如何正确引导孩子的饮食呢?

2018年5月19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了《中国儿童青少年零食指南(2018)》。旨在引导儿童青少年树立正确的饮食观和健康观,减少或纠正不良的零食消费行为,促进其健康成长,终身受益。

2-5岁学龄前儿童


2-5岁学龄前期是儿童生长发育的关键阶段,这一阶段三顿丰富的正餐与两次适量的加餐是学龄前儿童获得全面营养的保障。如果需要添加零食,应该少量,且要选择健康零食。

❶ 吃好正餐,适量加餐,少量零食;

❷ 零食优选水果、奶类和坚果;

❸ 少吃高盐、高糖、高脂肪零食;

❹ 不喝或少喝含糖饮料;

❺ 零食应新鲜、多样、易消化、营养卫生;

❻ 安静进食零食,谨防呛堵;

❼ 保持口腔清洁,睡前不吃零食。

6-12岁学龄儿童


6-12岁学龄儿童饮食为过渡模式,饮食模式逐渐从学龄前期的三顿正餐、两次加餐向相对固定的一日三餐过渡,正餐食物摄入量有所增加,但由于饮食间隔时间较长,容易产生饥饿感,且由于学龄前饮食习惯的延续,容易产生零食消费需求。

❶ 正餐为主,早餐合理,零食少量;

❷ 课间适量加餐,优选水果、奶类和坚果;

❸ 少吃高盐、高糖、高脂肪零食;

❹ 不喝或少喝含糖饮料,不喝含酒精、含咖啡因饮料;

❺ 零食新鲜、营养卫生;

❻ 保持口腔清洁,睡前不吃零食。

13-17岁青少年


13-17岁青少年正经历着生长发育的第二个高峰期——青春期发育阶段。这一时期的青少年对能量和营养素的需要量大,对食物选择的自主性和独立性更强,容易产生冲动性食物消费,甚至对某些零食产生依赖。

❶ 吃好三餐,避免零食替代;

❷ 学习营养知识,合理选择零食,优选水果、奶类 和  坚果;

❸ 少吃高盐、高糖、高脂肪及烟熏油炸零食;

❹ 不喝或少喝含糖饮料,不饮酒;

❺ 零食新鲜、营养卫生;

❻ 保持口腔清洁,睡前不吃零食。

数据来源 | 深圳市慢病防治中心
晶报记者 王卓芬 通讯员 熊静帆

热门评论

我们向太阳_yi 0
深圳的节奏桑不起,多吃健康食物补一补.
香港
回复TA
发动机V8_bg 0
快来海岸城卖早餐
香港
回复TA

undefined

好的评论会让人崇拜
查看2条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举报成功

举报

请您选择举报的原因

说说你的看法

意见/建议 反馈入口
  • TOKEN
  • 标题/昵称
  • 反馈内容

已反馈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