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

陶艺与生活完美结合彰显人生智慧

二三里app官方微博

关注

原标题:陶艺与生活完美结合彰显人生智慧


  著名陶艺家关涛 ■本组图片由华商晨报记者 蔡敏强 摄

  综合釉蠏文盘

  红山·纵横

  红山·No18

  柴烧凤首瓶

  关涛,1968年出生,沈阳理工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副院长、教授,中国陶瓷设计艺术大师。1990年毕业于中央民族学院美术系国画专业,并获学士学位。辽宁省紫砂壶收藏鉴赏协会副会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1994年开始学习陶艺,先后到江西景德镇、安徽祁门和江苏宜兴等陶瓷产区学习传统陶艺,先后在鲁迅美术学院和天一庄举办个人作品展。并有作品在新加坡、中国台湾、日本等地展出。

  关涛的很多作品被各种全国陶瓷界高级别展览所收藏,如2000年陶艺作品入选清华大学2000年国际陶艺交流展并被收藏。2001年陶艺作品《红山》入选中国美术家协会第一届全国陶瓷艺术与设计展览,获优秀奖。2014年在北京“云开”举办“谦卑盏”柴烧生活器皿特展。2014年陶艺作品赴日参加东京中国文化中心、中国驻日本旅游代表处主办的纪念中国大运河和丝绸之路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陶风瓷韵”当代中国陶瓷绘画艺术周。2016年陶艺作品《红山》入选中国美术家协会第二届中国当代陶瓷艺术大展,作品在中国美术馆展出。

  他把国外陶艺家的创作思想、技法等进行分析比较,这一系列的工作不仅充实了他的创作技法,也极大地丰富了自身的理论基础,近年先后出版了《历代紫砂款识》《日本陶瓷图典》《初级陶艺技法》《陶林漫步》和《陶艺技法》等著作。

  陶瓷艺术品是一种“既能观赏、还能把玩;既能使用,还能投资、收藏”的艺术品种。当用心地学习、创新,并从装饰美、个性美、意境美、材质美等四个方面去学习鉴赏陶瓷时,就一定能踏上康庄大道。自称自己是“半路出家”的陶瓷艺术家关涛就是从国画领域转入陶艺研究的探索艺术家之一。

  在关涛看来,他对陶瓷的每一次创作都是一次情感的投入,每一次对泥巴的再运用,都是一种赋予生命的创造。就像是拉坯成型过程中,坯体湿软变形时都要尽量就其变化的形态而再创作,给予作品成长的机会。

  他曾追求陶瓷艺术的与众不同与突破创新,如今他潜心研究陶瓷与生活如何更好地融为一体,让陶瓷艺术品走进人们的生活,感受着陶瓷艺术创造的品位、优雅与智慧的人生。

  传袭家学、秉承国粹 享受制陶过程与陶艺结缘

  “命运注定与陶瓷有缘。”关涛的工作室在沈阳理工大学校园内偏僻幽静的一角,室内的设计古朴自然,仿佛每一件作品都是自然界的原生态。他醉心于陶瓷的世界,怡然自得。

  关涛的父亲关宝琮毕生从事陶艺制作,是中国最知名的工艺美术大师之一,陶艺水平蜚声中外,作品曾作为国礼送给外国元首。很多人会想,关涛走上了陶艺之路,一定是子承父艺。

  然而,事实并非完全如此,“我最初是学国画的,后来做会展贸易。属于半路出家走上陶瓷这条路。”关涛说,不能说从事陶艺与父亲一点关系没有,但父母从小给我打造的艺术氛围以及对艺术的理解对他有着很深的影响。

  说起与陶艺结缘,关涛提到了他的领路人梁文伦。当时是在大连举办的一场交易会展览上,他亲手体验了制陶的过程,“我很享受从原料到制作再到成品的过程。”关涛有着绘画、雕刻等各种技艺,用在制陶上让他有了别具一格的作品展现。  

  “我很享受陶瓷制作的整个过程。”1994年关涛开始进入陶瓷艺术学习阶段,先后在江西景德镇、安徽祁门、江苏宜兴等陶瓷产区跟随当地名师学习传统陶瓷技艺。在各瓷区对技艺的研习以及对陶瓷历史发展的梳理,为他日后的陶瓷创作与教学研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传袭家学、秉承国粹,经过几年的辗转游历,关涛重回沈城建立自己的陶瓷工作室,并在鲁迅美术学院开办了“个人陶瓷展”,引起了非常大的轰动,以践行者的身份在中国北方陶瓷艺术上涂抹了浓重的一笔。

  近年来,关涛教授致力于辽沈地区传统陶瓷文化的研究,以及对传统陶瓷常识大众化的普及工作,对服务地区的教育事业作了杰出贡献。2011年,关涛被评为中国陶瓷设计艺术大师,2012年主讲并录制的《陶瓷艺术一讲一做》成功登陆国家级的视频精品课程。

  2013年建立了辽沈地区首座柴烧窑——永胜窑,由关涛教授协同伙伴历时一年共同创建。作为辽沈地区第一座用于学术研究的专门性柴烧窑,为柴烧陶瓷艺术研究者创造了便利的烧制条件。

  从生活中提炼 每件陶瓷作品都是心之所为

  对关涛而言,他的早期作品都一直秉承着传统的同时追求创新与突破。陶艺作品《红山》系列、《纵横》系列、《无猜》系列,以及《节》《圆缺》《耸》等系列作品都有着这些突破和创新的特点,彰显着其与众不同的艺术造诣。

  关涛这样说:“每一件作品都是有生命的,与它的交流就是内心对作品的认可,以及作品给作者的反馈。这是机器无法比拟的,因为手总是与心相连的,而机器是无心的,手工作业也可以说成是心之所为。”

  关涛的作品,有泥性使然的品质,能够充分发挥材料本身的质感。在他的《红山》系列作品中,从名为《戟》的作品中,能看到他手工的痕迹,溅在坯体上的泥浆,无意触碰变形的器皿如此自然。

  他说,作品的创作有的是通过生活感悟得来,有的是对传统日用器皿的情有独钟。他从来不拘泥于技术手段,更多的是心灵与作品的交融,他会颠覆工艺,会尝试新鲜,即便是做过的作品也一定要再创新制作,“我从来不会制作同样造型的作品,即便是有的造型很好,雷同但其内涵一定是不同的。”

  这正是关涛从生活感悟出来的一种态度。“艺术作品传达着丰富的信息,它来源于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作品的本质是一种态度的体现而不是单纯的符号,不是所有创作出来的形象都称之为作品,真正的作品要从生活中提炼。”

  关涛的作品也如其人品,朴实、谦虚、随性与自然,始终迸发着一种朝气蓬勃的乐观感。生活背景以及人生的阅历,在某种程度上显露了他的人格和价值取向,生活中的关涛和他的作品一样清寂质朴。

  让陶瓷艺术回归实用 与百姓生活完美结合

  在介绍工作室陈列的一些陶瓷作品时,关涛会提到学生的名字,“这是我学生从景德镇邮寄过来的。”关涛说,这也许看着有残次,但是我觉得艺术这东西有残缺或者不完美也是一种美,应该接受它的存在与合理。

  “现在我出去学习都会跟学生交流,学生回来也都会几个人聚聚,这种感情真是陶瓷带给我们的,因为,制陶也是原始的劳动,劳动中培养出这种浓厚的凝聚力。”谈起学生们,一直低调的他,便开始神采飞扬地“炫富”。“对于我来说,我的学生将是我一生最宝贵的财富,最值得骄傲或炫耀的事情,我的未来属于他们”,还有什么比这更幸福呢?

  如今,当追求突破与创新过后,他开始将陶瓷艺术回归实用,希望更多的人可以亲近它,他也在探索艺术与生活的完美结合,让更多的百姓能够了解陶瓷,走近陶瓷,提高生活品位,享受美好生活。

  他说,自己一直想在沈阳办一个“生活陶器展”,“做一些小东西,价格亲民,让普通百姓也能接受。买个真正喜欢的手作杯碗盘子,又能喝水盛饭,又能收藏,这才真正让匠人精神落了地。”

  华商晨报记者 杨晓明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