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

研究前沿| 国外学者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的六种观点

中国社会科学网

关注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画/周喜悦

核心摘要

“中国梦”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出发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梦”的实践路径,是联通“中国梦”和“世界梦”的关键环节。在这一问题上,学者们提出了六种代表性观点:其一,保障中国国内稳定与发展说。“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与中国和平发展的国际战略具有内在一致性,其目的在于通过双赢模式为中国营造更有利的国际环境,维护和保障国内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稳定性与长久性。其二,能源补给与资源优化说。“一带一路”倡议实质是为了解决中国国内能源供给不足、资源分配不均、产能过剩的发展困境。其三,应对美元体系冲击说。“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提出是为应对美元体系的持续冲击,试图以欧洲市场为支点推进人民币国际化,从而寻求更有利的交易环境。其四,稳定东北亚局势说。当前萨德反导系统的部署打破了东北亚稳定格局,“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既服务于东北亚各国间的信任和共同利益,也为构建亚洲命运共同体提供重要的思想指导。其五,维护海上安全与权益说。一是认为海上丝绸之路是为中国自身战略利益而生,通过缓和南海、东海领土争议,降低海上诸国对中国海洋发展的阻力,以经济的、折中的、迂回的方式巩固中国的海上贸易与影响力;二是基于21世纪海盗猖獗的事实,认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目的在于团结海上诸国共同应对海盗危机,维护海上能源贸易生命线,推动和平与安全的海洋建设。其六,重构世界政治经济秩序说。由于旧有国际政治经济秩序阻碍了中国持续发展,中国意图通过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制衡西方、对抗美国,进一步拓展区域影响力、提升全球治理能力。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提出服务于世界各国走出现代性困境、化解全球共同危机的需要。首先,西方“现代性方案”打开了世界资本市场的大门,在对传统行业造成巨大冲击的同时,也对偏僻区域的资源可持续利用产生极大负面效应,当前人们必须重新审视“现代性”与“全球化”的价值及其与发展的关系。其次,全球性危机的解决需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联合国未来地球计划委员会通过分析全球气候危机的恶化趋势,指出应创新国际合作机制,将区域经济发展带打造为“低碳排放发展带”,加强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沟通与合作,为全球可持续发展提供环境保护的理论知识、研究手段和科学方法。

“一带一路”是当前阶段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战略支点。第一,“一带一路”是对古代丝绸之路的继承与突破,在历史与文化渊源方面比美韩的新丝路计划更显优势,将成为中国未来经济与国际影响力的重要支柱。第二,“一带一路”是邓小平时代“先富带动后富”的当代版本,是“西部大开发”和“走出去”政策在当代的结合与发展,弥补了中国多年倡导的“和平发展”外交空白,使冲突性的地缘政治转变为外交的、合作的周边命运共同体。第三,“一带一路”服务于营造“合作化、简易化、去贸易壁垒”的投资环境,促进世界各国资源整合与优化,兼具经济、社会和交往功能,符合新功能主义的“溢出效应”。

国外学界将各维度命运共同体和“一带一路”倡议看做“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载体,认为“一带一路”及其相关金融机构是实现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的关键,将为未来构建更大范围和更高层面的命运共同体夯实基础。中国主动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有效对接了沿线国家的国家战略和发展愿景,既维护了开放型世界经济体系,为实现多元、自主、均衡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中国方案”;也深化了区域合作,加强了世界文明的交流互鉴,为维护世界和平稳定做出了“中国主张”,彰显了中国对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朝着公平、公正、合理方向发展的责任担当和大国风范。

原标题:宋婧琳等:国外学者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研究综述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文章摘自:《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7年第5期。

作者:宋婧琳 张华波

摘编:高建民

责任编辑:刘淼   排版编辑:刘淼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