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身边的古塔】咸阳旬邑泰塔:改“斜”归正的千年古塔
西部网讯(陕西广播电视台《第一新闻》记者 潘玉鹏 张康)继续来关注我们身边的古塔。北宋嘉祐四年,也就是1059年,在今天的咸阳旬邑县城里建起了一座宝塔,塔下有寺院。由于处于八卦中的泰位,这座塔被称为泰塔。近千年过去了,这座塔如今怎么样了?
玲珑金刹跨豳阳,七级芙蓉舍利藏。风雨翠屏形突兀,云霞白色镜苍茫。
这是昔人周崇雅在《宝塔凌空》一诗中对泰塔的描述。泰塔又名旬邑宝塔,整个塔高53米,是八角七层楼阁式砖石结构,有24个窗洞,56个风铃。所以在当地还有歌谣:“七层层、八楞楞,二十四个窟窿窿、五十六个风铃铃。”塔内有木梯盘旋至顶,整个建筑远看古朴壮观、雄伟挺拔,近观做工精细、灵巧雅致。
旬邑县原博物馆馆长何一平:“在我十几岁的时候来(旬邑)县城,还没进入(旬邑)县城就看见了雄伟壮观的泰塔,心里特别惊讶,非常高兴。”
上世纪50年代,由于地震和塔基排水不畅,地基出现不均匀沉降,整个塔体向东北方向倾斜,出现外砖脱落、残缺。1983年,何一平进入了旬邑县博物馆工作,三十多年来,他一直关注着泰塔的沧桑变化,并多次参与修缮维护。
旬邑县原博物馆馆长何一平:“2008年突然发生了大地震,当时街道的人都乱跑,我发现山上有几处山体塌方,黄土冲天,当时我就想到泰塔非常危险,我就赶快跑到塔院,看到泰塔依然矗立,我也放心了。”
这次大地震后,泰塔向东北方向倾斜加剧,2014年倾斜最大值达到了3.013米,当年8月,旬邑县启动了泰塔抢险保护工程,经过三年多时间的修缮,泰塔塔体趋于稳定。
编辑: 高政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