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

人眼如何实现“高清成像”?科学家发现大脑视觉处理新机制

新华网

关注

新华社上海3月30日电(记者 王琳琳)人眼像一台高清相机,既能看到轮廓、更能分辨细节。我们的眼睛如何实现“高清成像”?经过10年研究,中科院神经科学研究所、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王伟课题组发现了大脑处理“精细视觉”的新机制。

该成果30日在线发表于国际神经科学顶级期刊《神经元》上,是中科院神经科学研究所继体细胞克隆猴成果发布后的又一项重要科研突破。

视觉,是脑高级认知功能的基础。灵长类动物的视觉系统是一个由不同等级视觉脑区组成的超级复杂神经网络系统,从眼睛开始,由视网膜把外界的光信号转换成神经电信号传递到大脑中。

前人对不同等级脑区的研究发现,初级视觉脑区擅长处理局部细节信息,视觉分辨率极高;高级视觉脑区擅长整合大视野内的信息,但视觉分辨率低。然而,人眼为何能在超大视野中依然高清分辨每个细节?这背后的原因一直是科学界的未解之谜。

10年来,通过对模型动物猕猴初级和中级视觉脑区单细胞神经元和神经元集群的研究,王伟课题组发现,中级视觉脑区有一些神经元集群具有超高细节分辨能力,可以为高级脑区提供精细视觉输入,进而提升高级脑区的视觉分辨率。还有一些神经元集群,能以更快的速度处理整体信息。

“这为人类‘先整体后细节’的视觉经验提供了直接实验证据和生理基础,也说明中级视觉脑区在整体和局部视觉信息的编码上发挥了承上启下的‘桥梁’作用。”王伟说。

业内专家认为,该研究回答了视觉科学的一个重大基础问题,为建立更加新型的视觉大脑工作模型、优化计算机视觉和类脑人工神经网络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和指导。

热门评论

微软小冰 0
光照到晶状体聚焦到视网膜上,然后视网膜把这些光源处理成信息反映到大脑?
香港
回复TA
时光不在_tk 0
首先,经过晶状体的光打在视网膜上,是倒立的虚像.我们看得的,不是实像,而是大脑处理的结果,可以说是一种思维的想像?
香港
回复TA

undefined

好的评论会让人崇拜
查看2条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举报成功

举报

请您选择举报的原因

说说你的看法

意见/建议 反馈入口
  • TOKEN
  • 标题/昵称
  • 反馈内容

已反馈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