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

探访章丘铁锅手工厂,“网红”背后有啥秘密工艺?

中国新闻社

关注

提起济南章丘,你会想到什么?

章丘大葱?

章丘鲍芹?

黄家烤肉?

龙山小米?

龙山黑陶?

……

也许这些都不是你的答案,

你脱口而出的是“章丘铁锅”!

因为它最近实在太火了!

赵晓 摄

 

近日,“网红”章丘铁锅圈粉无数,区区几日,售卖一空。来自全国各地的火爆“抢购”直逼得章丘铁锅线上旗舰店和线下体验店同时发“劝退”声明,“洛阳纸贵,章丘无锅!留下一段美好回忆就好了”。

 

章丘铁锅究竟有何“魔力”?凭借什么备受追捧?商家又为何将火爆的订单拒之门外?带着这些疑问,小新探访了藏在背后的章丘铁锅手工冷锻厂。

 

走进位于济南章丘龙山街道的铁锅制作厂,“叮叮铛铛”的敲铁声此起彼伏,四十余位手工匠人正戴着手套、口罩、耳塞等防护工具,头顶一盏白炽灯,用手中的锤一下一下结实地敲打铁锅,在锅内留下细细密密的纹路。

赵晓 摄

 

据章丘铁锅“同盛永”“臻三环”传承人之一刘紫木介绍,章丘铁锅的制作分锅胚热处理和冷锻两个过程。其中冷锻工序是最关键的环节,用时较长。匠人们需锻打数万次,让铁锅密度逐渐提高,直至表面光滑如镜,摸不到锤坑。“这样的操作使铁锅的存热性和导热性更稳定,烹饪时更易控制火候”。

 

谈及章丘铁锅与其他普通锅如何区分,刘紫木告诉小新,章丘铁锅的锅身和把手一体,每口锅的纹理都独一无二,肉眼能看到锤子敲打时留下层层叠叠的纹路,但摸起来透亮光滑,触不到锤坑。

赵晓 摄 

“章丘铁锅主要用于炒菜,要经常翻勺,内弧的‘肚子’更深”,刘紫木说,厨具的造型与各地餐饮文化、烹饪方式密切相关。章丘铁锅的外型设计与鲁菜烹饪相呼应,鲁菜以炒制居多,在颠勺时,锅内弧度大,能让菜肉向内反复翻转,操作方便。

 

此前章丘铁锅线下体验馆门庭若市时,小新曾赴现场采访,从“抢锅”市民口中也窥探了章丘铁锅屡被种草的缘由。

赵晓 摄 

 

“一直喜欢传统炊具,国产手工铁锅的材质和实用程度更接地气”,从北京赶来的汪海洪为自己挑选了一口有份量感的锅,也为家里的老人买了一款轻便锅。

 

家住济南的张丽受南方朋友委托一口气拿了八口锅,她说,人工铁锅含铁量高,价格也较为合理。在购买时,主要考虑规格和尺寸。章丘铁锅一炮走红后,上海等城市的朋友纷纷联系她求代购。

铁锅销售持续火爆,手工匠人们的铁锅生产能力远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面对这一现状,刘紫木没有急功近利,而是选择激流勇退。

赵晓 摄 

 

“章丘铁锅销量暴涨给手工艺制作带来‘春风’,但也暗含风险因素”,刘紫木说,一方面匠人们短时间内无法完成海量订单,贪图速度将难保质量;另一方面,贴“章丘铁锅”名片的“山寨”假货也开始扩散。“线上线下均不再接受新订单,是为了保全铁锅的口碑、保住章丘的招牌”。

 

山东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章丘铁匠牛祺圣也表达了相同看法,章丘铁锅的“火热”也让他的铁匠铺户限为穿。来自北京、南京、郑州等各地的人纷纷前来“抢锅”。

今年72岁的牛祺圣家中祖祖辈辈都是打铁人,有一手好活计。上世纪60年代,十五六岁的他跟着父亲流浪打铁,以修理和打造农具为主;80年代末,在家中开起铁匠铺,改良农具,让其更轻便实用。

 2000年以后,随着工业机器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和时代变迁,农具使用日益减少,牛祺圣敢于创新,开始用铁打造艺术品。铁牡丹、铁南瓜、铁章丘大葱等工艺品陆续诞生,更好地传承了铁匠文化。

 

章丘铁锅走红后,慕名求锅的人让牛祺圣的铁匠铺异常热闹。接待的人太多了,牛祺圣在接受采访时嗓音沙哑,不断喝水缓冲,他告诉小新,家里只有他和两个儿子、一个女婿共四人打铁,章丘铁锅的特色便是手工打造。“人手有限,再怎么闷头干,也赶不出来”。

 如今,牛祺圣家的铁锅订单已排到明年3月,“一天打制一口锅,传承老手工艺得沉下心,丝毫急不得,不能砸了章丘铁锅的招牌”。

 

刘紫木呼吁公众理性消费,尊重工匠精神,给手工匠人们时间和空间,让有品质、有文化、有情怀的技艺能传承下去。

 

“duang、duang、duang……”清脆的打铁声久久萦绕在耳边,锤锤敲打中迸发出的响亮之音,是传统工匠精神的生动呈现。

 

铁锅“烫手”,

若真中意,

何不等它降温后再慢慢购买,

让我们尊重匠人,致敬匠心!

编辑:董娇 

责编:刘船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