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

周春芽:这么多年,成都就是我的精神寄托

成都商报

关注
  1月27日,成都,周春芽、方力钧画展开幕,周春芽站在自己的作品前面  周春芽、方力钧画展,市民观展

  周春芽

  《石头》《绿狗》《桃花》,“春芽”成为中国的春芽,世界的春芽。

  他是画家,却有文人的儒雅。

  他行走在当代,却有古代文人的道义,他外表随和,内心却有一层深沉的关切。他发起的“五彩基金”集合艺术及社会资源,以艺术形式为残疾孩子提供心理康复治疗,培养残疾孩子的艺术技能。

  “成都是一座非常包容的城市,对不同文化都有接纳之心。对艺术家来讲,就是要生活在一个比较自由的环境里,自由表达,成都能达到,成都有这个环境。”

  ——周春芽

  一草一木,

  一笔一画,

  城市于每个文化人何其滋养。

  其歌其咏,

  载欣载奔,

  传世篇章诠释天府文化内涵。

  “风云际会千年少,天地恩私四海均”,这是耶律楚材诗《次云卿件赠》中的句子。周春芽和方力钧两位中国当代艺术领域著名的领军人物,1月27日首度联手在成都K空间举办展览。

  从未在成都举办过真正意义上个展的周春芽,在提到这场展览时用“情义”、“支持朋友”等词语来形容这次展览。对成都,对成都人、成都这片土地和文化,周春芽太有发言权了。

  在1月24日《成都商报》发布的“天府成都·十大文化名人”榜单,周春芽榜上有名。作为美术史上承前启后的人物,周春芽的成都符号、天府符号,永远无法抹去。成都龙泉山的桃花,成为他的绘画艺术中用之不尽的灵感源泉,是他与世界艺术对话的代表作之一。

  一个城市

  如此的适合艺术家生活和创作

  周春芽对成都商报记者说,无论在哪里,自己都带着成都这座城市的气质。在他看来,成都真是一个“值得热爱,值得去实实在在生活、工作的地方。”

  “成都的生活气息非常浓厚,这是一座适合艺术家生活和创作的城市。就像我画的大家很熟悉的题材——桃花,也是在成都获得的灵感。一个艺术家,要搞好自己的艺术,首先要喜欢你画的题材,熟悉它,热爱它,有了这份情感,你的创作才有所依托。成都有龙泉山,春天一到,满开桃花,3月,人面桃花,形容大家的身心愉悦,人刚好在过冬之后,走出户外,呼吸万象新鲜。桃花的盛开,其实与人性那一面相融通,春天始终能唤起人性的一些东西,比如对生活的热爱。桃花为什么能感动我,首先我是热爱这个地方的生活,才能感觉到桃花这种气息。”

  周春芽的成都情结让人惊讶。“成都这座城市的气质有两个重要的特点:宽松、自由,这种气氛很适合艺术家生活和工作。社会、老百姓、政府、企业几个方面对艺术是包容的,他们尊重艺术家、热爱艺术的心我们都感受得到。很多外地人都是这样子说的,这最重要。它提供了土壤,比如艺术家需要工作室,需要安静的住房,那成都就给了你,都在想办法,怎么让你安心,舒服、高兴地生活在这个地方创作,让人舍不得离开成都,甚至有些离开了的最后也还会回来,这样的机会,这个是很奇妙的一种现象。这是成都的生活之美。”

  一副对联

  给了周春芽最初画桃花的灵感

  都说周春芽作品中的“桃花”是他最抢眼的标志性绘画符号,但极少有人知道,这“桃花”的灵感最初从何而来。周春芽指着工作室墙上斜靠着的一副装好框的对联说,“喏,就是它。”

  “湖上脩眉远山色 风前薄面小桃花”。巴县龚晴皋的书法作品。周春芽就出生在重庆,绝对的老乡。2000年前后,当周春芽还没有进行桃花题材创作时,他通过一个拍卖公司花了1万块钱买下的这副对联,没想到日后成为他的灵感源头。后来熟悉这段过往的很多圈内朋友都在说,春芽,你别把它卖了,他给了你最初画桃花的“桃花运”!

  转到画室对面墙上,一首用油画笔写在墙上的小句子特别引人注意:“但怜西子瘦、偏爱牡丹肥。三生有幸者,是此玲珑石。”记者想起上一次来周春芽画室,正好是著名影星刘嘉玲到他画室拜访,一行人拍照合影时,记者也看到这句子。刘嘉玲是周春芽绘画作品的粉丝,曾经因为喜欢一件桃花作品而等了他好几年。很多人没想到的是,在周春芽画室的案头,堆成小山的中国传统绘画名家的画册、传记或图录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国画家的工作室,徐渭、八大、龚贤、髡残,董其昌,甚至还有高居翰的美术史著作几乎将他的画案包围。抬眼一看,周春芽2018年最新的一件作品刚刚完成,桃花,名字还没来得及取,色彩还是那么明艳动人,就像著名的当代艺术评论家栗宪庭说的那样:周春芽有意无意继承了中国诗词的艳情传统,创造了意象的桃花。因为传统文人,不追求竹菊梅兰式的高风亮节,而是热情洋溢地接受那份明艳动人的东西。

  一位藏家几年前在拍场上拍到一张周春芽参加过首届上海双年展的旧作,上面的主题意象是他自己,作品很“生”,市面少见。由于时间相对比较久远,画面需要修补,藏家找上门来,说能不能请周春芽修补一下。按照圈内习惯,画家对这类作品没有修补义务,一般情况下并不愿意。但周春芽的“道义”再度成为朋友口碑中的动力,他找到一位印尼的朋友,是这方面的行家。当时人在香港的周春芽拜托这位朋友到周春芽工作室为其修补了几天。画安静地挂置在墙上,很快又将运走……周春芽仿佛已习惯了这种流转。他经常说自己“欠了十年的画债都还有”,比如墙上那张是×××的,这张是×××的……其实,就是周春芽对绘画艺术的精益求精,让他的绘画数量和市场需求量没有形成正比。

  一场画展

  争取2020年在成都和上海开展

  周春芽说,自己大半辈子都在成都生活,对成都该是有非常深刻的理解,“成都是一座非常包容的城市,对不同文化都有接纳之心。而且对艺术家来讲,就是要生活在一个比较自由的环境里,自由表达,成都能达到,成都有这个环境。”

  周春芽提到对成都艺术领域的建议。“艺术家在搞好创作之外,应该考虑如何将这些作品跟社会,跟老百姓的互动。了解、知道、欣赏艺术,需要有中间环节。一个是教育,一个是美术馆,所以美术馆的作用其实是非常大的。一个重要的艺术家,很多人知道你的作品,但没有看过原作,非常遗憾。我们需要更多更好的城市美术馆。我们现在的这个城市,艺术家在做什么,想什么,这非常重要。这是让老百姓更多参与文化的进程,跟艺术家一起来理解生活,共同享受和分享这种生活方式。我希望社会、企业家、政府,有更多精力来做好美术馆,让更多老百姓了解我们自己的艺术,同时让艺术走出成都,到全国其他城市,到全世界其他城市做展览,这样,更多大的人才能真正了解成都,这里不仅有熊猫和火锅,也有我们的文化和艺术。”

  很多人都惊讶,周春芽几乎没有在成都办过自己作品的集中展示,“因为最近几年也很忙,非常忙,忽略了这个问题。我希望这一两年能创作出很多新作,包括一些旧作,被一些收藏家收藏的作品也可以借回来,争取在近两年,在成都做一个比较大的完整一些的展览。很多人了解你画桃花、画石头,但是真正看到我原作的人不多,我要给家乡人一个汇报。真心希望这个展览是一个汇报展,让更多的成都老百姓和我一起来探讨、分享这种文化。这个计划争取在2019年重点创作,2020年落地上海、成都。当然,我也希望成都的美术馆也能和成都的博物馆做得一样好,把数量和质量都跟上。”

  周春芽谈创作

  作品先打动自己

  才能打动观众

  “其实我觉得自己没有做很多事,非常荣幸获得‘天府文化名人’的荣誉。但说实话,我比较惭愧。”周春芽说:“我大半辈子都在成都度过。6岁就来到成都,到今天,的确是‘大半辈子’。我从事艺术行业很早,15岁就开始绘画。这次评选一开始,我就在关注。我还是以惭愧的心态来领受这个称号的。一个艺术家,真正要为成都做一点贡献,为中国做一点贡献,其实很难。首先需要自己的作品,要打动自己,才能打动观众。自己这么多年,我就一心想把自己的画画好,对得起自己,对得起广大观众。这么多年,成都就是我的精神寄托。即便我离开成都,就像上世纪80年代末去德国留学,其实也是想了解当时在国际上艺术领域的发展情况。目的还是想回到成都,把我们的艺术做好,让中国艺术家,让成都艺术家,能在国际上有一些影响。”

  周春芽谈天府文化

  博物馆藏的历史

  吟诵传唱的诗歌

  轮番上演的戏剧

  经久不息的音乐

  都是天府文化的气质

  “成都,天府文化,需要很多个人的点位,‘文化’本身才会有价值。一个国家,要是文化落后,经济贫穷,历史苍白,然后说某一个艺术家很伟大,这是不可能的。”谈到天府文化,周春芽说,天府文化是一个概念,是一些文化人具体的组成与融合,比如艺术家,作品有自己的思想,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打动别人,然后倾听与关注别人怎么去了解你,“首先了解你的是作品,然后再问这个艺术家是什么地方来的,一听,成都,不仅仅有著名的大熊猫,也有艺术家的作品,这是很实在的,所以说天府文化需要很多具体的艺术家,作家,诗人,建筑学家,还有从事文化的一些具体的专家、学者,绝不是空泛的。艺术家的作品,博物馆陈列的历史,吟诵传唱的诗歌,轮番上演的戏剧,经久不息的音乐,都是非常具体的,它们能代表文化的一种气质、一个棱面,一种味道。”

  周春芽对成都的理解,早已融入他的众多经典作品之中,放眼过去数十年中国艺坛的潮流与风格演变,周春芽一路走来,与引领中国当代艺术各个潮流的代表人物并肩而行,独自走出一道难以被忽略的艺术轨迹,在灵感、象征、技巧与理念等方面,周春芽都有自己独特的艺术走向,不随流行起舞,建立起自己的艺术表现手法。透过多个代表系列作品,展现自己的热忱与兴趣,如:石头、桃花、绿狗与园林等,不同系列独特的表现手法深获各界肯定。

  成都商报记者 谢礼恒

  摄影记者 王勤 王效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