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

这道三年级数学期末考题火了!家长为它吵翻天…看看你能答对吗?

金陵晚报

关注

这两天,上海的一道三年级数学题在朋友圈火了一把……

小编一看,题目倒是挺简单的:

图片来源:新民晚报

乐器商店新进了9把小提琴,共花了3600元,售价合理的是()。

A.498 元/把 

B.400 把/元

C.498 把/元 

D.400 元/把

不就是一道数学题嘛,

肯定很多人跟我一样,

毫不犹豫地选了D…

然而选错了!

正确答案是A!

你们想想,

原价进货原价出售,

老板你这生意做得不亏么……

晒出这道题的家长在自己的公众号中表示,好题目的标准就应该是“不偏不难做不对”,他这样说:

在小学生的数学学习中,绝大多数都是伪应用题。

一边装水一边放水的疯狂泳池管理员,一直均速直线运动相向而行的兄弟俩,种树种成强迫症的园丁……现实生活中,你不可能找到相应的投射物。

但这道题不一样。它并不是3600除以9,它还有一个生活中非常简单的道理:做生意,总要盈利——但大多数三年级的孩子并不懂。

这位家长的文章引发了网友的争论,也有人质疑试题的真实性。

对此,记者从多位家长处获悉,这道选择题的确出现在了上海市闵行区小学三年级数学科目的期终考卷上,不少小学生也在这道选题上掉入“陷阱”,对此,家长则观点不一。

有家长表示赞同,他们认为在考察学生数学应试的同时,这道“画风不一样”的题目很好地结合了实际,教会了孩子“盈利”的概念,这种尝试应该鼓励。

不过,也有家长吐槽,现实生活中一把成本价百元的小提琴,市场价至少在上千甚至上万,在实际生活中,这道考题还不够“应用”。

此外,也有家长担心,这样的考题不经意间将消费风气引入了校园,是否会有不好的影响,有待商榷。

分享这道考题的家长显然认为这样的应用题才符合教育逻辑,并且将其提高到了商业价值的讨论上。

对此,网友们众说纷纭:

@薛娜:出题的人肯定不是开琴行的 也不了解琴行 进货价400 零售价得千把块 所以题出错了

@Will:看到还有人开玩笑说,选A盈利,选D进入B轮

@xbz:这其实考的是语文题,售价并没有说明是上一家(批发)的售价还是乐器商店(零售)的售价,所以,其实也无所谓对错,因为语意歧义。

@曾少:合理合法的盈利,是对自己劳动价值最起码的尊重!

@Vanilla喵喵:才加98?出题老师真是不了解市场行情

@竹子:题目本身无罪,有罪的是日常的学校教育。平时数学课从不给孩子们灌输盈利的概念,到考试了突然来这么一题,这不是坑娃是什么。

@一片冰星:选项B和C不应该是这样凑数的,应分别为598元/把,698元/把,既然考财商就好好考。想必选698的即便扣了分,家长也会心花怒放的

@何越磊:不认同!教育是要有过程的,数学考试考经济学,还扯什么是真应用题。到哪个阶段学哪个,一勺汇地学,都是一知半解,学不精的。

@寻梦的阿寻:凭什么合理售价就要高于成本?合理售价取决于其他人的成本,而不是自己的成本。

@泊郴:让单纯的孩子做这种题,是泯灭人性的善,这个社会已经够功利了,从小就这么引导孩子真的好么?难怪中国搞科研的少,满世界都在谈钱

你同意哪种观点呢?

来源:新民晚报(xmwb1929)、中国新闻网、扬子晚报(yzwb20102806)

热门评论

undefined

抢沙发
好的评论会让人崇拜
查看4条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举报成功

举报

请您选择举报的原因

说说你的看法

意见/建议 反馈入口
  • TOKEN
  • 标题/昵称
  • 反馈内容

已反馈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