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鳗鱼被吃成濒危!成都吃货:我怎么有种负罪感?

四川在线-华西都市报
鳗鱼控这两天有点方,因为一则“鳗鱼已经被吃濒危即将被吃灭绝(基本上没得救了……)”的传言。
博主@毛十八 发了这样一条微博:
引起了很大的争议和惶恐。发酵过后,结合@博物杂志 的科普,我们了解了这个事件的基本情况:
●“鳗鱼被吃到濒危”,这话是对的。
●“鳗鱼基本没得救了”,这话是错的。各国正在做出努力,且鳗鱼繁殖力强,只要力度够大,是有救的。
●有网友评论说 “鳗鱼只能人工养殖,不能人工繁殖” ,这话是错的,日本鳗可以完全人工繁殖,只是成本太高,还未商业化。
●“反正我是愿意人类灭绝的”,这锅,西妹儿替不吃鳗鱼的人还给博主@毛十八。
那么问题来了
鳗鱼为什么会濒临灭绝?
挽救的办法是什么?
日本鳗鱼告急
对成都日料店的鳗鱼供应、价格影响大吗?
西妹儿跟大家摆一下,毕竟,日本鳗鱼被吃成濒危,成都吃货也有“责任”…
据日本《每日新闻》和《日本养殖新闻》等多家媒体报道,日本鳗今年面临着“极度不渔”的状况,全球日本鳗苗的捕获量仅有去年同期的1%——也就是说,今年基本上是没捞到什么。
由于数量短缺,日本今年夏天鳗鱼价格必然会进一步上涨。为进行资源保护,要求在明年的《华盛顿公约》缔约国会议上将鳗鱼列为国际交易限制对象的呼声或将高涨。
新闻背景不愿意看没关系,反正就是说,日本鳗鱼确实告急了!
静冈鳗鱼渔业协同会负责人白石嘉男也说,“只能说今年是非常糟糕棘手的情况。”
一些日本消费者就开始发Twitter了,对即将到来的没有鳗鱼的夏天表示出“绝望”,“鳗鱼快要被人类吃灭绝”的情绪到了中国,也在微博上流传开来。
毕竟,不管日本还是中国,很多人都喜欢吃鳗鱼饭。日本人的夏天必须得有鳗鱼,就像成都人的夏天不能没有冷淡杯。
日料中常用作鳗鱼饭的是河鳗,日本人每年要吃掉十几万吨鳗鱼,早年的鳗鱼料理均以用野生河鳗为骄傲,但现在由于过度捕捞,野生河鳗尤其是日本所产的已经濒危,所以你只能在夏秋两季在部分鳗鱼老铺或高级日本料理店的菜单上找到,而且一般还需要事先预约。
这是西妹儿的同事在去年夏天,到日本京都百年老店京極鳗鱼屋吃的鳗鱼饭。
按博物杂志说的,现在,日本鳗鲡被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列为了濒危物种,欧洲鳗鲡更惨,极危物种。因为欧洲人喜欢吃鳗鱼苗……极危的下一个级别就是野外灭绝。
IUCN说它是濒危,但IUCN只能给未来的法律提供参考,它本身没有法律效力,所以濒危是濒危,各国还是可以合法捞、合法吃。
不过,今年日本鳗鱼苗的情况这么严重,我们确实需要引起重视。这和鳗鱼本身的繁殖属性有关。
据西妹儿了解,淡水鳗鱼通常在河川中长大,但产卵则必须洄游至海洋中,鱼苗成长至一定阶段再游回淡水中生长。这漫长的成长路途原本就会出现天然损耗,而大部分鱼苗在还没游回淡水时,就被人类截流捕捞并养殖长大了。
海里的鳗鱼
因此市面上能吃到的野生鳗鱼极少,大部分都是人工养殖而成的。2016年日本全国野生鳗鱼的捕获量只有68条。
那人工繁殖、养殖可行吗?是可以的。2010年,日本就做到了完全人工养殖鳗鱼,然而成功只限于实验室,人工繁殖的鳗鱼大量上市,还遥遥无期。
2017年,日本鳗鱼学权威冢本盛巳透露,日本全人工繁殖鳗鱼苗的成本已经从天价降到数千日元一条,正向数十日元一条努力。不过,他还建议消费者:“珍惜鳗鱼,节制食用。一年当中在值得祝贺的日子里吃几次鳗鱼就可以了。”
有意思的是,据说金城武的爸爸是第一个将养鳗技术引入台湾的日本人。而从1970年代开始,福建省的莆田和福清则是中国养殖和出口鳗鱼数额最大的两个基地。
“鳗鱼被吃成濒危”消息一出,成都的鳗鱼控们不淡定了。
“我们是不是也有责任啊?”“以后吃不到鳗鱼饭了吗?”西妹儿就这些问题采访了多位成都日料店老板。他们的观点是:此次“鳗鱼告急”对成都影响很小。
“我从开始接触日料就知道鳗鱼濒临灭绝这个情况,行业内都知道。”成都日料行业资深人士黄伟如是说。据他介绍,成都大多数的鳗鱼是从上海、福建等地运过来的,真正的日本河鳗很少。気楽亭和洋料理的老板也表达了类似观点,“具体要看供应商。”
某品牌的外卖鳗鱼饭
另据界面新闻,事实上日本本土消费的鳗鱼有一部分是由中国大陆、台湾进口。中国一直是日本鳗鱼鱼苗和成鱼的第一进口国。因此,除了售价提高和物种危机,一个可能出现的变化是,未来中国养殖的日本鳗会更多地由中国本国消费,出口日本的鳗鱼数量会减少。
也就意味着,对日本人来说,他们今年夏天,便宜又好吃的日本鳗鱼可能不多了。而对成都人来说,放宽心,没啥大影响。不过看在日本鳗鱼濒危的份上,以后我们少吃点吧……
(说了这么多,还是要被吃,鳗鱼:心里苦。)
举报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