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网:花好一元钱 千万别轻许善良
原标题:面对一元钱,千万别轻许善良
来源:法制网
12月23日,朋友圈里最热闹的当属疯狂刷屏的“一元助TA改变命运”活动。一个个举着“谢谢和我同一天生日的您”图片的孩子,让我们在相信冥冥之中莫大缘分的同时,也毫不犹豫的捐助了这些“和我同一天生日”的孩子。
方便快捷的捐款链接,微不足道的一元数额,再加上我们对于社会温情的普遍渴求,短短几个小时之内,该捐款链接引起数次转发,盛极一时。
然而,助人为乐的和谐景象并未持续多久,很快,便有网友晒出截图,公开质疑“一元助TA改变命运”活动的真实性。
2009年2月29日,在这个不存在的日期面前,一个云南的孩子楚楚可怜。
无数个孩子说出的“我不知道未来会怎样,但我希望摆脱贫困”,是如此惊人的一致。
在表达感恩的时候,孩子们手里拿着打印而非手写的“谢谢和我同一天生日的您”。
才七岁就已经会写草书连笔字的男孩,很贫困但是却买得起电子表的尖子生,穿着羽绒服洗衣服却连袖子都不卷的好孩子,同一个孩子却有着不同日期生日的图片……在这一个个令人震惊的细节面前,我们又一次隐约地感觉到自己的爱心正在被消费。
据了解,“一元助TA改变命运”是分贝筹为贫困山区孩子们设计的线上创意筹款互动活动。而分贝筹是由“零分贝”互联网扶贫对接平台和深圳市爱佑未来慈善基金会联合推出的微信公众号应用产品,致力于通过互联网信息技术资助义务教育阶段及高中阶段在读贫困学生,帮助他们减轻生活压力以更好地完成学习。
面对网上不断传来的质疑造假的声音,“分贝筹”日前通过官方微信公众号和官方网微博回应称,“昨天的“热转”也在意料之外,原计划互动在圣诞节当天推出,但工作人员为了测试效果便转发到了朋友圈。小范围的举动,没想到在12月22日晚上迅速发酵。
因为内容还在测试阶段,出现了一些信息错误以及界面不稳定的情况,因此给大家带来怀疑和顾虑,甚至愤怒,我们诚挚道歉!开发团队在得知消息后紧急协调优化H5,避免bug再次出现。”
同时,对于善款的去向,“分贝筹”表示,“所有善款均进入公募基金会深圳市爱佑未来慈善基金会账户,并由其统一直接发放给受助学生。分贝筹要求捐赠善款每季度(3个月)发放一次,单个受助学生的资助金每集满3个月即可参与当季度的善款发放。
善款发放后,由帮扶干部上传善款使用进展,并实时通过微信推送给捐助人。以此真正实现捐款使用一对一可视化、可追溯。如发放过程出现问题,或结对干部没有及时反馈,下一季度的资金发放会暂缓,并由县扶贫部门督促和追责。”
透过这熟练自如的官方回应,我们似乎又看到了几个月前同样火爆的“一元购画”活动,这个由同样由深圳爱佑未来慈善基金会发起的慈善项目,至今都对那笔要“用于帮助特殊人群融入社会”的1500万善款未有说明。
在惯用的捐赠手法面前,在熟悉的善款回应面前,我们手捧着自己赤裸裸的爱心,无论如何都难以安放。除了对爱心消费的麻木,更多的是我们对善良利用的畏惧。
小编普法走一波:
自2016年9月1日起正式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剑指当下慈善机构的乱象,详细规范善款捐赠的行为。
其中,第二十三条明确而规定,“慈善组织通过互联网开展公开募捐的,应当在国务院民政部门统一或者指定的慈善信息平台发布募捐信息,并可以同时在其网站发布募捐信息。
第三十一条,“开展募捐活动,应当尊重和维护募捐对象的合法权益,保障募捐对象的知情权,不得通过虚构事实等方式欺骗、诱导募捐对象实施捐赠。”
第七十三条,“具有公开募捐资格的慈善组织应当定期向社会公开其募捐情况和慈善项目实施情况。
公开募捐周期超过六个月的,至少每三个月公开一次募捐情况,公开募捐活动结束后三个月内应当全面公开募捐情况。
慈善项目实施周期超过六个月的,至少每三个月公开一次项目实施情况,项目结束后三个月内应当全面公开项目实施情况和募得款物使用情况。”
目前,国内的慈善捐款文化也在悄然地发生着一些变化,由以前的大额资助变成了如今“润物细无声”的小额捐献,由以前强制摊派的“被捐款”变成了如今的情感输出,由以前慈善行为的“高调作秀”变成了如今难以追查的“灰色操作”。
慈善监管的长期缺位,商业消费的恶意泛滥,社会温情的置若罔闻……在“一元助TA改变命运”面前,我看到无数个山区孩子苍白无奈的声音,也看到了无数个爱心公众默然低沉的神情,更看到了普遍善良和惯例爱心的隐隐作痛。
花好一元钱的努力,有你有我,也有无数个素昧平生的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