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万能青年旅店:风吹黄叶,悲歌快进
从来不存在酣畅淋漓的万能青年旅店现场。11月11日的万青“渤海洗雷音”上海专场,他们一个半小时即收场。距离上一次的上海专场已数年过去,有人下午五点便开始排队,直至晚九点开场,自己为自己制造了完整的仪式。反而万青的现场像酝酿已久的暴雨落肩头,急急匆匆,喑哑迷眼。器乐即兴部分人群默立等待,等待史立的小号和董亚千的声音带来意料中的高潮。
万青“渤海洗雷音”上海专场。本文图片 阿喵的白 摄
万青是一支歌很少,现场版本众多的老乐队。写下又夭折的歌们和每一个不同的现场版本分裂出无数不同的宇宙。在我们这个宇宙里,他们终于有了三首新歌《泥河》《采石》《山雀》,董亚千的嗓子已大不如前,史立小号之外更多地吹起长笛,燕赵慷慨悲歌呜咽着低沉了下去,但乐队核心成员俱在,沉默如昨。
董亚千从来不是有好嗓子的人,但他的声音里有血肉有细节,是赤条条无法作假的声音。不知道他过得好不好,但如今即使高音劈了,有段落在走音边缘游荡,低音不从容,也是他。曾经这副肉嗓和小号共赴云霄是人所期待的强光直击天灵盖的刺激瞬间,现在小号犹在,人声已不敌。于是长笛登场,风吹黄叶的声音是现在的万青。
开场曲像起风时分的渤海音,鼓声闷重,远近左右的啸音如风吹天线,万户的电视屏幕皆起了雪花。
猝不及防,第一首歌就是《秦皇岛》。小号响起前增加了一段器乐,仿佛高潮前的颤栗和迟疑。大屏幕诚实得简直过分,它直接给了一片深海,把台上人衬得像虾兵蟹将一样渺小孤绝。
十年前万青走红时,抑郁开始“普及”,突然地变成了流行病。万青让抑郁和孤独理直气壮,让不合群和颓唐光芒万丈。存在主义是最身体力行的反抗方式,这支小众乐队很快地受万人追捧。但他们不搭便车去飞黄腾达,十年前和现在一样年轻。
寡言和距离感使万青现场与观众的沟通贫乏得可怜。你心里奔马逐鹿,也只有“万青,牛逼”一个出口。连这句话都显得很好笑,好像出自土摇现场的臭汗莽撞青年之口。拜托,这可是万青现场,以孤独症患者自诩的人,你们为何至今未找到适合的语境与暗号。
还有一面大旗在台下招摇,但摇旗呐喊与万青更是风马牛不相及。所以说他们的现场万难酣畅,因为台上和台下之间从未形成合适的沟通管道。他们的紧张和抗拒感抹去了从容快意的可能性,像一块沙皮,帮你把心上的岁月硬茧磨掉而已。
但是这块硬沙皮非常稀缺,因为这个时代最难出产的就是整肃和悲壮,还有清醒。万青有,这来自更早的年月里姬庚幻想“有一天能骑着只威风的鸵鸟穿过石家庄破烂的街道,与那些面无表情的人们对视,唤起他们心底隐秘的温情”的温柔愿望,来自董亚千镇日带着狗蹭饭练琴挥霍时间的豪阔,来自来来去去的成员们幻想青春万能且永驻,却突然发现世界不是这样运转时,迸发出的巨大能量。
当时的他们站在前后皆茫茫的青春尽头,如同身处白云深处,放声而歌无惧怕无牵挂,恰是一览众山小,连自己都可以逼视得清清楚楚的时候。
这个阶段人都有过,有长有短,有人怀念不已有人弃之如敝屣,还有极少数的人幸运又不幸地长期处于其中,终于成为社会的异类。万青就是这样,很少的几首歌都带着这样不能融入的表情,不动声色地吸引同类的靠近。
他们的歌里都是隐喻,但描述的总是这三类人:突然陷入奇怪境地的普通人,“如此生活三十年,直到大厦崩塌”;虎落平阳的人,比如醉倒在洗浴中心的渔王,与现实做了一笔可疑的交易;小丑和傻鸟,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不合俗者,一无是处,硬如顽石。
统统都是踩着梦想腾云驾雾过,然后跌落到烂泥坑的凡人。唯一的优点就是清醒,但清醒也成为痛苦的来源。
中国人喜欢极简单但意味深长的音,这意味着诚实。击缶,啸音,断喝,皆是如此。用最简单的音和最简单的词句,才能作最有力的抵抗。董亚千和姬庚也是听西洋音乐长大的一代人,他们的器乐部分是血统纯正的西洋乐,词曲却很中国,大气肃穆。五声音阶的《十万嬉皮》用齐整短句勾勒出每个时代都有的“董二千先生”,姬庚让董亚千自己唱自己。那么多年里,董亚千一共自问过多少遍是否“董二千先生”已沦为“沉默的帮凶”?想一想便觉得惊人。
年轻时喜欢过万青的人可以放心,他们不会被轻易消费,只有可能消沉,但消沉不是坏事。消极抵抗,拒不合作,默默耕耘或销声匿迹,总比如鹰犬玩弄潮流的人可爱。
姬庚长短句叠加的词比从前勉强了,亚千的曲似乎无力或不愿把它们连成一气,只是一直在低处徘徊。于是标志性三音阶连续上升的尾音显得凄凉,心境和从前不同了,老把戏或许不要也罢了吧。
大屏幕上是笼罩山海的不详红雾,比从前有更长段的即兴器乐部分。三音阶贝司循环往复,笛声和啸音断续。观众再次默立,直到熟悉的旋律重新响起才重新滑入熟悉的梦境。
直到返场曲结束,“演出结束,谢谢”,观众依然沉湎在梦游中,然而再怎么喊安可,结束就是结束了。
意犹未尽,但说不出对万青的期待到底是什么。悲歌被快进,电波扰乱心绪。这个宇宙里的万青大概快要出新专辑了。
万青“渤海洗雷音”上海专场。本文图片 阿喵的白 摄
万青是一支歌很少,现场版本众多的老乐队。写下又夭折的歌们和每一个不同的现场版本分裂出无数不同的宇宙。在我们这个宇宙里,他们终于有了三首新歌《泥河》《采石》《山雀》,董亚千的嗓子已大不如前,史立小号之外更多地吹起长笛,燕赵慷慨悲歌呜咽着低沉了下去,但乐队核心成员俱在,沉默如昨。
董亚千从来不是有好嗓子的人,但他的声音里有血肉有细节,是赤条条无法作假的声音。不知道他过得好不好,但如今即使高音劈了,有段落在走音边缘游荡,低音不从容,也是他。曾经这副肉嗓和小号共赴云霄是人所期待的强光直击天灵盖的刺激瞬间,现在小号犹在,人声已不敌。于是长笛登场,风吹黄叶的声音是现在的万青。
开场曲像起风时分的渤海音,鼓声闷重,远近左右的啸音如风吹天线,万户的电视屏幕皆起了雪花。
猝不及防,第一首歌就是《秦皇岛》。小号响起前增加了一段器乐,仿佛高潮前的颤栗和迟疑。大屏幕诚实得简直过分,它直接给了一片深海,把台上人衬得像虾兵蟹将一样渺小孤绝。
十年前万青走红时,抑郁开始“普及”,突然地变成了流行病。万青让抑郁和孤独理直气壮,让不合群和颓唐光芒万丈。存在主义是最身体力行的反抗方式,这支小众乐队很快地受万人追捧。但他们不搭便车去飞黄腾达,十年前和现在一样年轻。
寡言和距离感使万青现场与观众的沟通贫乏得可怜。你心里奔马逐鹿,也只有“万青,牛逼”一个出口。连这句话都显得很好笑,好像出自土摇现场的臭汗莽撞青年之口。拜托,这可是万青现场,以孤独症患者自诩的人,你们为何至今未找到适合的语境与暗号。
还有一面大旗在台下招摇,但摇旗呐喊与万青更是风马牛不相及。所以说他们的现场万难酣畅,因为台上和台下之间从未形成合适的沟通管道。他们的紧张和抗拒感抹去了从容快意的可能性,像一块沙皮,帮你把心上的岁月硬茧磨掉而已。
但是这块硬沙皮非常稀缺,因为这个时代最难出产的就是整肃和悲壮,还有清醒。万青有,这来自更早的年月里姬庚幻想“有一天能骑着只威风的鸵鸟穿过石家庄破烂的街道,与那些面无表情的人们对视,唤起他们心底隐秘的温情”的温柔愿望,来自董亚千镇日带着狗蹭饭练琴挥霍时间的豪阔,来自来来去去的成员们幻想青春万能且永驻,却突然发现世界不是这样运转时,迸发出的巨大能量。
当时的他们站在前后皆茫茫的青春尽头,如同身处白云深处,放声而歌无惧怕无牵挂,恰是一览众山小,连自己都可以逼视得清清楚楚的时候。
这个阶段人都有过,有长有短,有人怀念不已有人弃之如敝屣,还有极少数的人幸运又不幸地长期处于其中,终于成为社会的异类。万青就是这样,很少的几首歌都带着这样不能融入的表情,不动声色地吸引同类的靠近。
他们的歌里都是隐喻,但描述的总是这三类人:突然陷入奇怪境地的普通人,“如此生活三十年,直到大厦崩塌”;虎落平阳的人,比如醉倒在洗浴中心的渔王,与现实做了一笔可疑的交易;小丑和傻鸟,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不合俗者,一无是处,硬如顽石。
统统都是踩着梦想腾云驾雾过,然后跌落到烂泥坑的凡人。唯一的优点就是清醒,但清醒也成为痛苦的来源。
中国人喜欢极简单但意味深长的音,这意味着诚实。击缶,啸音,断喝,皆是如此。用最简单的音和最简单的词句,才能作最有力的抵抗。董亚千和姬庚也是听西洋音乐长大的一代人,他们的器乐部分是血统纯正的西洋乐,词曲却很中国,大气肃穆。五声音阶的《十万嬉皮》用齐整短句勾勒出每个时代都有的“董二千先生”,姬庚让董亚千自己唱自己。那么多年里,董亚千一共自问过多少遍是否“董二千先生”已沦为“沉默的帮凶”?想一想便觉得惊人。
年轻时喜欢过万青的人可以放心,他们不会被轻易消费,只有可能消沉,但消沉不是坏事。消极抵抗,拒不合作,默默耕耘或销声匿迹,总比如鹰犬玩弄潮流的人可爱。
姬庚长短句叠加的词比从前勉强了,亚千的曲似乎无力或不愿把它们连成一气,只是一直在低处徘徊。于是标志性三音阶连续上升的尾音显得凄凉,心境和从前不同了,老把戏或许不要也罢了吧。
大屏幕上是笼罩山海的不详红雾,比从前有更长段的即兴器乐部分。三音阶贝司循环往复,笛声和啸音断续。观众再次默立,直到熟悉的旋律重新响起才重新滑入熟悉的梦境。
直到返场曲结束,“演出结束,谢谢”,观众依然沉湎在梦游中,然而再怎么喊安可,结束就是结束了。
意犹未尽,但说不出对万青的期待到底是什么。悲歌被快进,电波扰乱心绪。这个宇宙里的万青大概快要出新专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