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

这位80后匠人,坚持手工制鞋10余年,只为让老人们穿上一双舒服鞋…

光明网

关注


最爱穿的鞋是妈妈纳的千层底儿

站得稳 走得正 踏踏实实闯天下


手工制鞋


由中央网信办移动网络管理局指导,光明网、咪咕文化联合主办的“致•非遗 敬•匠心”大型系列直播活动带你走进古老又时尚的天津,走近老美华手工制鞋技艺。



2011年,手工制鞋技艺(老美华手工制鞋技艺)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



天津,和平路上,

一间小小的鞋店里,

90岁高龄的老大爷,

他不记得店员的名字,

却拉着店员的手说,

自从这里有了千层底手工鞋,

我就光顾,

我就喜欢咱这千层底儿。

 

 

脚下踩的鞋,

鞋面记录审美元素,

鞋帮贴合脚的形状;

鞋下踩的路,

鞋印记录曾经,

鞋尖指向未来;

路上的手工制鞋路标,

由一群手工制鞋手艺人守护,

他们在传统技艺与商业法则中寻找平衡,

这是手工制鞋不断尝试的完美追求。




- 壹 -

 

山西侯马市出土周代武士跪像的鞋底,

鞋底上一行行归整的线迹,

与今天的纳底布鞋完全一致!

它让千层底的考究有了确切的时空范围

——周代。

清朝时,造就出驰名中外的“千层底”。

柔软舒适,透气吸湿,

备受中国百姓喜爱。



时至今日,华夏鞋文化博物馆收藏了,

“三寸金莲”、“作弊鞋”、“置酒杯鞋”

虎头鞋、连生贵子鞋、农耕鞋、寿鞋

……

1000多种鞋映照着社会百态。

这是每个时代人民生活的缩影,

更折射出一种社会变迁。



- 贰 -


1911年,

庞鹤年在被称之为“红海”的鞋市场找到机会,

买店铺时,他得到了父亲的资助,

父亲对自己出资入股只要求一个回报,

希望庞鹤年负责将他的姑姑庞美华养老送终。

那时在天津有这样一个习俗,

将过了25岁还没有嫁出门的女孩叫老姑娘。

庞鹤答应了父亲的要求。

为了表明自己的态度,

庞鹤年干脆就将店名命名为“老美华”。

一来预示着自己要时刻惦记着自己的姑姑;

二来也暗示着自己的经营定位

——专为小脚妇女服务。

这便是老美华鞋店的由来。



随着时代的变迁,

这个曾以经营“三寸金莲”的坤尖鞋成名的百年老店,

又根据顾客的需求,

生产了许多典雅、大方、轻软、耐磨的鞋子,

呢子面、清水毡里的骆驼鞍鞋,

棉篓鞋,牛筋底猪皮鞋等,

受到各阶层中老年人的喜爱。



- 叁 -


张建明,

老美华手工制鞋第四代传承人,

80后的他,年轻而沉稳。

现在,他最快能一天做一双手工鞋,

这背后是10多年每天经手50道工序的寂寞时光。



10多年,

相比于天津的发展,显得短暂。

但对手艺人来说,

却足以酝酿出娴熟的技艺以及深入骨髓的情怀。



脚掌大的千层底儿,

大多数人对它的记忆,

是妈妈在灯下一针一线纳制的清晰画面。

在老美华,

千层底纳制则体现着对数字的精准把控:

前36层,后40层布;

一寸三分半的针脚,

每平方寸九九八十一针;

60℃水浸透,2寸厚的木板压好,

缸口封闭24小时,

再依靠太阳或烤箱烘干。



极致的工艺追求

只为磨平每一个硌脚的部位。

一张舒适耐磨的鞋底儿

也成为了手工鞋备受欢迎的原因之一。



- 肆 -


制鞋间里,

双手穿针引线把千层底儿和其他制鞋元件缝制成鞋。

手工工序的认真程度

甚至成为一双鞋合格与否的评判标准:


 

纳鞋底儿时,

女士皮底厚度3毫米,

男士皮底厚度4.5-5毫米,

反绱鞋槽深浅均匀,线缝一寸三针半。

 


做鞋面儿时,

全部使用“瑞蚨祥”上等面料,

青缎、粉缎等时兴颜色还会增加至坤尖鞋和绣花鞋,

祈福求祥、祛病消灾、

男婚女嫁、尊长爱幼

……

成为老美华制鞋面的创作母题。

“粘、拉、调、配、套、沿、绱、排”

八道工序,转化为精致的鞋面儿。



等到验鞋时,

酒精灯的蓝色小火苗,

不高不低地烫去鞋面儿上的毛绒球,

刚出笼的揭皮馒头,

粘去线头。

八字秘诀,进行更深入地转化。


 

所有这些充工序,

所打造出的质量和对舒适度的升华令人叹为观止,

并且形成了一种叫做千层底手工制鞋基因的部分,

得以遗传。



这是手工制鞋法则,

精准的针线穿梭重于一切。

匠人,

从来没有把自己束缚在标准的鞋楦中,

怀着对穿鞋人脚型的理解,

在不断地尝试中寻求着灵感的转化。



 

随着匠人对制鞋工艺理解的深入,

他们形成了自己制鞋哲学:

符合一个人最佳需求的鞋子,

脚型、受力结构、时尚,

并不是让其中一种格外突出,

而是多种要求与法则的平衡以及再调和,

这不仅是手工制鞋不断尝试的完美追求,

也是传承人在商业浪潮中坚定匠心的定力。



- 伍 -


世事变迁,社会和审美法则不知变了多少,

手工制鞋的严苛步骤被译为机器可执行的动作,

不知劳累和疲倦的工业制鞋席卷中国,

人们的审美几乎一年一变。



老美华的兴衰历程,难道不是手工制鞋技艺的缩影?

从纯手工制鞋时代独霸天下,

到工业制鞋时代将手工制鞋挤压至边缘,

再到如今两者交融并存。

从意大利到伦敦,

手工制鞋在现在社会成为名贵的代名词。

而中国风的老美华手工制鞋,

也已走出天津,走向全国,

向世人诉说着中国手工制鞋的故事。



直播花絮(点击图片即可观看咪咕直播回放哦):

*直播有两段,点击不同图片观看哦!

 


文章来源:光明网 作者:庄寄北、实习生 陈延灿  图片拍摄:王树平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