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

120年前的青岛鸟瞰地图首次展示,栈桥、小青岛、团岛…原来是这个模样

青岛早报

关注
今天,在德国侵占青岛120年前夕,青岛市档案馆举办《青岛鸟瞰图》和《德国侵占胶州湾研究》两本新书首发式。其中《青岛鸟瞰图(1898-1912)》是盖特·卡斯特博士新近完成的一部著作。由青岛市档案馆组织编译,青岛出版社出版。这部著作首次集中展示了1898年至1912年的10张青岛鸟瞰地图,以全新的视角直观再现了青岛城市建设发展的历史。


德国博士找到10副青岛鸟瞰图


1897年,两名德国传教士在山东曹州府巨野县张家庄因欺压平民被杀,这本是当时在教会和中国民众矛盾不断的大背景下发生的一次偶然事件,却因为德国以此为借口出兵占领胶州湾而被载入史册,这就是“巨野教案”。


1897年11月14日,德国的军舰在清军毫无防备的情况下轻而易举从栈桥登陆,随后迫使清政府签订了《胶澳租借条约》,1891年才开始建置的“年幼”的青岛(当时称胶澳)就这样落入了日耳曼之鹰的爪牙之下。


120年前的11月14日德国侵占胶州湾事件,对中德两国乃至世界历史都产生了深远影响。这次图书首发式,是为重新审视德国侵占胶州湾那段历史,牢记历史教训,为走好今后的道路提供前车之鉴。


今天,《青岛鸟瞰图(1898-1912)》作者、德国建筑保护和城市规划专家盖特·卡斯特博士和夫人,来自上海同济大学、青岛市社科院、青岛大学、青岛市德国研究会等历史研究专家学者参加了图书首发式。专家学者们围绕两本图书、德占青岛历史等专题展开了讨论与交流。


今天,《青岛鸟瞰图(1898-1912)》的作者盖特·卡斯特博士在图书首发仪式上表示,他一共将10副青岛鸟瞰图收录进了这本图书,他第一次看到有关青岛的鸟瞰图时是在1994年,几年后他又见到了另外三张,并且对这些鸟瞰图产生了很大的兴趣,并开始四处走访寻找更多青岛鸟瞰图的原件。“我希望这些鸟瞰图能够对德占时期的青岛研究有提供更大的帮助。”盖特·卡斯特博士说。


青岛鸟瞰图或许曾为纪念品


这些青岛鸟瞰图看起来更倾向于欧洲模式,而不遵从中国传统。因为在至今已知的青岛鸟瞰图上并未绘人,而仅绘有山丘、树丛、礁石、海湾、栈桥、灯塔、船舶、港口设施、街道、军营、工厂和单个房屋。对房屋的描绘一部分详细到可以辨认出是哪一座房子。这些青岛鸟瞰图以此介绍了这座新建海军城市,比纯粹的城市地图更直观,它们只是绘制了城市的发展状况。


迄今已知的许多青岛鸟瞰图尺寸类似,使用材料类似。它们都是裱在浅米色的绢纸上的横向长方形图,以毛笔绘制并着色。近几年有几幅《青岛鸟瞰图》出现在艺术品交易中,它们与本书中所描绘的尺寸一样,所表现的青岛城市发展也类似。


最早的《青岛鸟瞰图》绘制于1898年,为边长40厘米的方形幅面,在纯绢材料上绘制。之后的鸟瞰图尺寸则宽90~141厘米、长75~91厘米不等。这些青岛鸟瞰图由中国艺术家绘制上色,部分标有汉字,也有几幅标有德文,或以德文书写方式标注说明。这些德文估计是由其德国所有人后加的。


现在已经无法确定这些鸟瞰图是中国画家自己绘制,还是有人订制。据估计,订制人或许是海军人员,他们在青岛服完役后想把这座城市的纪念品一起带回故乡,因而向中国绘画者购得了这些鸟瞰图,但目前只有一些间接的说明证明这种推测。有几幅鸟瞰图如今在北德的海港城市,许多海军人员结束青岛之行后回到那里,并将纪念品一起带回他们的故乡。


部分《青岛鸟瞰图》解析


收藏于弗莱堡的《青岛鸟瞰图》(1898年)


《青岛鸟瞰图》(1898年),收藏于弗莱堡联邦档案馆军事分馆


1898年的这幅《青岛鸟瞰图》收藏于弗莱堡联邦档案馆军事分馆。档案卷号为“RM16/173”,尺寸为(高)90.7厘米×(宽)141厘米。这幅图上有1道横折、5道竖折,叠在一起后尺寸为(高)45.4厘米×(宽)23.5厘米。这幅图和大多数青岛鸟瞰图一样,绘在由织物衬底加固的米色纸上。细笔勾画,以红、蓝、绿和褐色轻微着色。


这幅鸟瞰图迄今仅在佩特拉·加布里埃尔的长篇小说《情妇》151后记中以部分切面公开过,标注日期为“1900年前后”,但是这个日期并不准确。


这幅鸟瞰图是以高空飞翔的鸟的视角从南边俯视,展现早期建设阶段的青岛。这幅图西界为小泥洼村,东界为炮兵兵营。前边画的是青岛湾以东的岩石,背景则是矗立于青岛以北的大山。其间有青岛村的平房,其中总兵衙门带院子的大房子格外突出,这里曾是中国守卫部队的总部,1897年青岛被占领后德国总督曾住在此处。这是一张清晰再现总兵衙门建筑的历史照片。


收藏于不莱梅港的《青岛鸟瞰图》(1900年)


《青岛鸟瞰图》(1900年),收藏于不莱梅港航海博物馆


这幅《青岛鸟瞰图》目前收藏于不莱梅港德国航运博物馆的档案馆里,尺寸为78厘米×134厘米,以黑笔绘在织物衬底加固的米色纸上,以蓝、绿和红色着色。图上有用淡色铅笔写的德文(拉丁字母书写方式)说明,铁路线的走向是从主火车站通往济南府方向,但有错误。


这幅鸟瞰图展现的是德国海军城市青岛20世纪初的建设状况,是从南向北看这座城市,视点高度不定,再现高空飞翔的鸟俯瞰的情形。选择青岛地区作为画的片断,南面(下侧)、西边(左侧)和北边(上侧)以黄海水面和胶州湾为界,右侧近界是伊尔梯斯山。


收藏于慕尼黑的《青岛鸟瞰图》(1910年)


《青岛鸟瞰图》(1910年),慕尼黑,私人收藏


慕尼黑这幅《青岛鸟瞰图》为伊丽莎白·弗里斯博士夫人所有,是从其姨妈乌特·克劳森夫人处继承的。格特鲁德·克劳森-翁施夫人为医生、医学博士里夏德·翁施之女。翁施1908年来到青岛,并在这里负责福柏医院。


1869年8月

生于希尔施伯格(西里西亚),是一个市民家庭的儿子。他的父亲弗里德利希·翁施是一名熟练的造纸匠,后来成了造纸厂的经理。他的母亲鲍里娜·翁施出身于农家,有8个兄弟姐妹。里夏德·翁施有3个兄弟姐妹:弗兰齐斯卡(芳妮)、玛尔塔和雨果。里夏德·翁施在格赖夫斯瓦尔德学习医学,并以优异成绩通过了国家考试。

1896年8月前里夏德·翁施一直在格赖夫斯瓦尔德外科医院做海尔菲里希教授的助理医生。之后,里夏德·翁施长时间在阿罗萨工作,并在达沃斯治疗肺病。1900年4月-1901年3月在哥尼斯堡(今俄国的加里宁格勒)大学的妇科医院工作。1901年9月

里夏德·翁施乘船到朝鲜,11月初,里夏德·翁施到达朝鲜济物浦(今韩国仁川)。在首尔,里夏德·翁施担任了朝鲜皇帝的御医。

1905年4月里夏德·翁施移居日本,担任德国驻东京公使馆医生。1907年1月里夏德·翁施在米兰与夫人玛丽·绍尔结婚。1908年6月里夏德·翁施携其一家来到青岛,管理福柏医院。1911年3月13日里夏德·翁施在治疗斑疹伤寒病人时被传染,死于斑疹伤寒。1911年夏他的妻子带着两个孩子离开青岛,返回德国弗莱堡。


里夏德·翁施可能是1910年秋在青岛买的这幅鸟瞰图。这幅鸟瞰图的尺寸为(高)81厘米×(宽)137厘米,用细墨线画在米色织物衬底的灰白色纸上以浅色着色。


这幅图是以高空飞翔的鸟的视角向北展现青岛。图下缘是青岛湾水面,左边是游内山半岛上的灯塔,上边是胶州湾水面,右边画的是崂山余脉。这幅图的上边,威廉港那幅鸟瞰图同一地方也标有4个红色汉字,从右至左为“青岛全图”。 

    

慕尼黑的这幅鸟瞰图显然是仿制威廉港那幅鸟瞰图,因为小部分图完全一样,用中文写的图名一样,展现的许多细节和威廉港的鸟瞰图完全一样。但是,慕尼黑这幅鸟瞰图更符合现实情况,画了许多威廉港鸟瞰图上未画的建筑,而1908年那些建筑尚不存在。


首先是基督教堂,1908年4月才开工,1910年10月完工,首次出现在慕尼黑的鸟瞰图上。总督官邸后可看到马厩,威廉港的鸟瞰图上尚未看到。威廉皇帝海岸大街首次绘制有栏杆。慕尼黑的鸟瞰图上衙门桥有5个桥墩,而威廉港的鸟瞰图上只看见3个桥墩。


衙门以南莱阳路8号的军官俱乐部是1907-1909年间建成的,219也是首次出现在鸟瞰图上。维多利亚湾别墅区,阿理文别墅以西,画有其他别墅建筑,这在威廉港的图上尚未出现,因为这些建筑1909年才建成。


慕尼黑的鸟瞰图上,小港和建材港之间建筑物明显增多,因为这些建筑是在那期间修建的。


这幅鸟瞰图上出现了一座以前未出现的新栈桥。大港的第一座码头,慕尼黑的鸟瞰图上只画有两艘正在该处卸货的商船。第二座码头,与威廉港的那幅鸟瞰图相反,可以看到两座仓库旁还有第三座仓库。慕尼黑的鸟瞰图上很细致地绘制了石油码头,标示有通往石油罐的管道。港口大坝顶端的船厂有扩建的建筑物。


另外,1911年官方青岛市区图也标示有码头最外侧的煤仓。这幅鸟瞰图内的浮船坞里可以看到两个黄色烟囱,表明有一艘已涂新灰色漆的军舰正在浮船坞修理,军舰涂灰色漆是1910年后德国海军的新规定,之后的鸟瞰图所画也是如此。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