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贵州出了“七百进士六千举人” !看看那时候的“高考试卷”,学霸都自叹没文化
(考卷中,成绩最好的是贵阳府人马正杨,为第二甲第二名,乾隆五十四年武进士。)
明清两代,贵州曾有“七百进士、六千举人”的壮举,并被后人赞为“万马如龙出贵州”。遗憾的是,由于种种历史原因,罕有人能一窥先贤们科场考卷的风采。10月30日,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简称UCLA)东亚图书馆馆长陈肃做客省文史馆“山骨讲堂”2017年第八期,为众多历史文献爱好者揭秘UCLA图书馆所收藏的一批清代进士考卷,并对其中占比最多的贵州籍进士考卷进行讲解分析,带领大家一起感受那个业已远去的科考时代。
陈肃表示,这批考卷对研究当时的科举制度、文化、社会无疑是非常难得的第一手资料,但其中尚有诸多谜团未能解开。因此,希望有更多的研究者参与进来,找到当时进士的后裔,收集相关资料,进一步推动贵州地方文化的研究。
当日,省文史馆馆员和特聘研究员,省图书馆、博物馆相关专家学者,以及贵州大学、贵州师范大学等高校的众多学子参加了活动。
(何鼎考卷封面。)
“我是图书馆员,从1999年开始,先后在加拿大麦吉尔大学图书馆、美国明尼苏达州图书馆、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图书馆工作,研究是图书馆员的重要组成部分,我的专长就是发现和发掘北美所藏的与中国有关的史料。”讲座中,陈肃介绍自己与这批清代考卷的渊源。她说,自己于2015年开始对清代考卷进行了解,接触到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历史学系第一位华裔教授韩玉珊于1984年捐献的收藏。
陈肃听说过这批清代考卷,也希望借此机会深入了解这批考卷。这批考卷共有500份,只经过非常粗略的整理,因此严重妨碍了读者对它的了解和利用。为此,陈肃希望能找到国内专家对这批考卷做一全面的评估和研究。2016年10月,故宫博物院副院长任万平专程来到UCLA图书馆工作了15天,在她的帮助下,终于把这批清代考卷整理清楚:文殿试考卷219份;翰林馆选/翰林朝考考卷82份;武殿试考卷6份;国子监肄业考卷32份;吏部拣送官员考卷49份;书院考卷97份;秀文选制10份。其中,“秀文选制”为优秀试卷选编,相当于今天的高考优秀作文选。
讲座现场,陈肃通过PPT所展示了部分考卷。卷面上除了有礼部的印章及所注明的考卷序号。她解释道,殿试考卷的封面和曾祖、祖父、父亲三代角色部分折叠起来,并用纸线固定,阅卷之后这一部分才允许拆开,其目的正是防止评卷官舞弊。讲座现场,陈肃现场展示模拟折叠的视频,让听众切身感受当时的历史场景。“一直都知道有誊抄,但不知道有折叠这回事呢,其实就像今天试卷的密封,可见为了防止作弊,当时做了很多工作。”陈肃说。
据陈肃初步统计,清代科举考卷在海外各图书馆博物馆藏数量,主要有法兰西汉学院藏清代殿试考卷33通,美国国会图书馆特藏2通及30份不完整考卷。因此,这批考卷是目前知道的海外最大藏量清代考卷,囊括了清代从顺治年间到光绪年间的112次殿试中的63次考卷,考生原籍涵盖了当时的18个省,因此对研究清朝社会制度、文化,是非常难得的第一手资料。
陈肃还记得,故宫博物院副院长任万平刚到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图书馆时,就惊奇地说:“清代八旗官学,我听说过,但还没见过它的考卷呢,这是非常珍贵的!”她表示,通过这批考卷,看到清朝八旗官学考卷长什么样子,也是研究清史的重要视觉史料。
据介绍,目前这批珍贵考卷均放在恒温、恒湿、无酸的档案盒子里保存,其价值正待研究者慢慢发掘。
(何鼎考卷扉页。)
贵州考卷最多,达67份通过整理和统计,陈肃发现这批500份的清代考卷中,贵州籍进士的考卷竟然有67份之多,比排名第二的江西籍考卷整整多了40份。对于从小生长在贵州的她来说,居然在地球的另一端看到来自家乡的考卷,而且如此之多,真是又惊又喜。怀着激动的心情,陈肃开始对所藏的贵州籍考卷进行整理:文殿试考卷62份,武殿试考卷1份,翰林馆选考卷1份,国子监肄业考卷1份,吏部选官考卷2份。
这些考生中,年龄最小的为安顺府普定县人杨恩元,年仅17岁,光绪二十一年进士(1895),第二甲第七十九名;年龄最大的为贵阳府人尹祖依,46岁,雍正八年进士(1730),第三甲第二百七十名。成绩最好的,则有贵阳府人马正杨,第二甲第二名,乾隆五十四年武进士(1789);贵阳府广顺州人程仁圻,二甲第四名,康熙六十年文进士(1721)……
从陈肃的统计表可以清楚地看出,康熙五十一年(1712)到光绪二十九年(1903)之间,贵州籍文武进士原籍地为贵阳府的最多,高达38人,排在第二的大定府则仅仅为7人,而最少的黎平府仅为1人。
讲座之后,陈肃向记者提供了一份贵州籍进士何鼎的考卷影印资料。可以清楚地看到,封面墨笔写着“应殿试举人臣何鼎”,以朱笔书写“第贰甲第柒拾陆名”的排名,不知是谁以墨笔在封面书写“咸丰庚申”的时间。此外,封面还有满汉文朱印,以及韩玉珊教授以打字机打印出的小条子,上有考试名字,来自哪里,殿试考试年份等信息;封底则是礼部印卷官朱印。
记者看到,考卷扉页详细地写着何鼎的个人简历,包括姓名、岁数、籍贯、考试经历,自己曾祖父、祖父和父亲的名讳等基本信息。正文里,何鼎在策对中回顾三王以来,特别是秦汉及唐宋等朝代的历史,考察各种儒家思想,对王安石变法等历史事件进行反思,从而阐明自己对于选官、用官、理财、制度等的思考,并委婉地提出建议。通过工整庄重的楷书,以及博古通今的词句,似乎可以想象作为考生的何鼎,当时身处考场的从容不迫,满腹经纶的风采。
(何鼎考卷正文第一页。)
曾有“五代七翰林一榜三进士”在对贵州进士考卷整理研究的过程中,陈肃发现家族对个人有着极大的影响。每当发现一个个文化世家时,都令她兴奋不已。如找到清代因“五代七翰林一榜三进士”而成为贵州历史上最著名的“科举世家”何氏家族的考卷时,她更是忍不住激动。
贵阳何氏家族原籍江南凤阳府(今安徽凤阳县),明初随军入黔后,一步步发展壮大,到清代发展成为贵阳旺族,共中举人20多名,进士10多名,特别是因“一榜三进士,五代七翰林”而名噪贵州。“一榜三进士”即何亮清、何鼎、何庆恩同中咸庚申榜(1860年)进士,“五代七翰林”即何氏第十二代何锦,十三代何德新、何德峻,十四代何学林、何泌、十五代何应杰,十六代何亮清都中举登进士榜并入翰林院为官。
“家族传承实在太重要了,这是多么辉煌的一段历史。”陈肃忍不住感叹。令她没想到的是,通过阅读考卷并查阅资料,发现在贵州,这样的文化世家其实还有很多:如都匀府陶廷飚、陶廷杰陶氏兄弟。其中陶廷杰喜诗文、善书法,官至陕西巡抚,以廉洁著称。此外还有平越府王梦旭、王梦尧王氏堂兄弟;贵阳府陈鸿作、陈钟澔陈氏父子;贵阳府赵鸿、赵家蕙、赵湘洲赵氏堂兄弟……
家族影响之外,陈肃对几位颇有名望的黔籍进士的考卷印象深刻:一位是李端榘,为李端棻堂兄弟,李朝仪之子;一位是黄国瑾,为黄辅辰之孙黄彭年之子;还有一位是遵义沙滩文化创始人黎安理重孙黎尹融……
可以说,科举考试是中国社会阶层移动的最重要的途径,而这批考卷可以证明这一点。在雍正及以前,考生在撰写三代角色时需注明祖父辈是否为官,后来三代角色不再须注明这一点,但从现有的三代角色信息看,有大约60%以上的考生来自非官吏家庭。
(何鼎考卷封底。)
在陈肃看来,如果就整体而言,这批考卷的价值在于,能够以此为线索查探清代内阁大库流出部分档案的流布情况,以及清代殿试翰林考试的形制与内容。就贵州而言,则可以由此考察清代贵州的社会、历史与文化,研究清代贵州社会阶层的流动、清代贵州文物进士的生平与家世,以及明清移民对贵州文化生态的影响等。
然而,这批考卷尚有诸多未解之谜,如考卷如何从存放明清两代档案的内阁大库流出,又如何流落到落到捐赠者韩玉珊教授手上,以及这批特藏中贵州考卷中,为何没有赵以炯、夏同龢等突出考生的考卷?陈肃表示,希望能有更多的研究者参与进来,和贵州文史专家一起协作,收集相关资料,从而进一步推动贵州地方文化的研究。
陈肃,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东亚图书馆馆长,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文化走出去协同创新中心兼职研究员。先后获贵州大学哲学学士、华中科技大学哲学硕士及加拿大麦吉尔大学图书馆信息学硕士。曾任华中科技大学哲学系助教、讲师,麦吉尔大学东亚研究图书馆员、美国明尼苏达大学东亚图书馆馆长。
图文:赵毫 卷影印资料均由陈肃提供
来源:贵州都市报
编辑: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