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

口述石家庄丨彭子堪:硝烟中筹建石家庄市政府,是市政府对外值班办公第一人

燕赵晚报

关注



1947年11月12日,刚刚解放的石家庄百废待兴。一方面,局势动荡、物价飞涨;另一方面,不甘心失败的国民党不时前来轰炸、袭扰,战争虽已结束,硝烟仍未散尽。但是,这些都未能阻挡石家庄新生的脚步:市政府挂牌成立,市长走马上任,各项工作陆续开展,社会秩序很快恢复……共产党人接收了一个情况复杂的石家庄,却在相当短的时间内,于千头万绪中理出脉络,让这座城市步入正轨。时任晋察冀边区政府秘书处秘书的彭子堪,参与了筹建市政府的工作,亲手挂上了“晋察冀边区石门市政府”的牌匾。如今,彭老已过世11年,他的大儿子彭英琦讲述了父亲亲历的那些重要历史时刻。



  

人物档案



彭子堪,1922年12月生于河北省曲阳县。1938年3月参加革命工作,同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战时期历任曲阳县小学教师、助理员、科员、区长等职。解放战争时期历任晋察冀边区行政委员会科员、秘书,石家庄市敌伪物资处理委员会科长。解放后历任石家庄市人民政府文书科长、行政科长、石家庄市人民政府副市长等职。1983年12月离休,2006年7月23日逝世。


  

父亲是廉洁正派、非常认真的人 



石家庄市中山东路市委宿舍里的一套单元房是彭子堪生前居住的地方。客厅的墙上挂着彭子堪的多幅照片,书柜里都是他喜欢的书。虽然彭老已去世多年,房间的布局却并未改变。彭英琦是彭子堪的大儿子,这个房间内的每一件物品,都能勾起他对父亲的回忆。


彭英琦1947年9月30日出生在老家保定曲阳。1948年春节前夕,石家庄解放两个多月后,一位亲戚套着马车,把尚在襁褓中的彭英琦和他的母亲接到了石家庄,送到他父亲身边。刚刚解放的石家庄并不安宁,不满周岁的彭英琦就赶上敌机轰炸。那是1948年9月13日,父亲正在华安街市政府秘书处机关办公。下午2时许,防空警报响起,同志们都跑到院外北边新挖的防空沟内躲避。父母抱着彭英琦刚进到沟内,还没来得及趴下,就见到20多架飞机从东北方向急速飞来。随即响起了震耳欲聋的爆炸声。父亲用身体掩护哭闹的彭英琦,坚持了两个多小时。不远处就有炸弹爆炸,落了他们一身土,万幸的是他们都没有受伤。


在彭英琦的记忆中,父亲是个廉洁正派、非常认真的人。兄妹几人小的时候,父亲的工作非常繁忙,孩子们平时很少见到他。难得有个周末父亲在家休息,就扫地、擦桌子,把家里的卫生打扫一遍。家里的椅子、凳子坏了,父亲就自己修。彭英琦记得,有一次工作人员到家里来汇报事情,父亲正拿着工具修椅子腿儿呢。


孩子们小的时候,彭子堪经常教育他们要好好学习,不管到哪儿,都要懂得尊重别人。他的品格和为人,对孩子们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今年70岁的彭英琦说:“后来我父亲有机会可以离开石家庄到外地就职,但都没有走。他是舍不得这片热土,舍不得这个从刚一解放就参与创建的城市。”


  

火速步行进城,筹备市政府 



1947年,25岁的彭子堪在晋察冀边区政府秘书处任秘书。那年11月初,解放石家庄的战役打响。彭子堪接到命令,要他火速赶往前线,协助边区政府秘书长程宏毅指挥后勤工作。


彭子堪带着警卫员和马夫,日夜兼程赶到了设在正定、藁城交界处的前线司令部,顾不上休息就投入工作。那几天,前线战事非常激烈,枪声、炮声、手榴弹的爆炸声连成一片,后勤工作也十分紧张繁重。虽然几天来不眠不休,但前线不断传来胜利的消息,鼓舞着每一个人。终于,1947年11月12日中午,敌人最后一个核心工事正太饭店被攻克,石家庄宣告解放。彭子堪随即接到新的命令:火速进城,参加成立市人民政府的筹备工作。当日下午两点多,彭子堪与晋察冀边区后勤司令部苏参谋等十余人从司令部动身,步行向市区进发。虽然天气阴冷,还飘着雪花,但大家情绪都很高涨,下午5点多进入市内。



战斗刚刚结束,石家庄市区满目疮痍,残垣断壁随处可见,街上到处是国民党士兵的尸体和在痛苦中呻吟的国民党伤兵,还有被炸坏的坦克。商店不开门,老百姓家家关门闭户。彭子堪等人被安排住在南大街路西,即如今的中山西路以北、品汇广场以东处。他们在这里住了两晚,还听到了北兵营的枪炮声。北兵营的弹药库爆炸了,人们都分析是暗藏的敌特所为。第二天,彭子堪等人惊奇地发现,他们暂住的南大街就是臭名昭著的国民党特务机关19号所在的那条街。那时,一名警卫员在附近民族街东头的一个院子吃饭时,步枪竟被人偷走了。可见暗藏的敌特是多么嚣张。


  

为市政府选址、挂牌



石家庄解放后的第二天,按照上级指示,彭子堪与苏参谋等几个人来到原国民党第三军军部,为市政府选址。这是一座三层灰砖大楼,原来是正太铁路局办公大楼。位置在如今车辆厂前街路西的原车辆厂俱乐部。这里成了市政府最早的对外办公机构。


彭子堪等人又来到南大街的一家刻字部,让他们制作两块大牌子:“晋察冀边区石门市政府”和“晋察冀军区石门市卫戍司令部”,同时刻制和上述两块牌子文字相同的两枚印章。经领导审查后,1947年11月14日清早,彭子堪和苏参谋来到刻字部,将两块大牌子扛到原国民党第三军军部,挂在了门外树林中的两棵大树上。从那时起,石家庄市解放后的第一届人民政府宣告成立了!同时,中山路上张贴出了市政府的布告,“奉晋察冀边区行政委员会命令:委任柯庆施为石门市市长,遵于十四日就职开始工作。仰全体市民一体周知。此布 市长柯庆施”。



市政府宣布成立后,头几天是和卫戍司令部在一起联合对外办公的。当时,挂牌子对外办公的机关只有这两个。市政府秘书长林润田让彭子堪值班。于是,彭子堪带着一名通信员代表市政府,苏参谋带着两人代表卫戍司令部,在挂牌子的地方值班办公。彭子堪成了市政府成立后对外值班办公第一人。为了保卫机关的安全,防止敌特破坏,部队派了一个排,保护机关和两块牌子。不过,这里只是对外公开办公的地方。进入石家庄市区的边区政府和市委、市政府领导的真正办公地点在其他地方,对外保密。


市政府的牌子虽然挂出来了,但各局和区街政府都未建立,正常的社会秩序也还没有恢复,干部非常缺乏。晋察冀中央局、晋察冀边区政府积极从冀晋、冀中、冀南等各个地区抽调大量干部进入石市。所以,最初几天,彭子堪他们主要是接待来石的干部。从各地陆续进城的干部们首先来到这里报到,再被介绍到市委、市政府保密办公的地方分配工作。


  

在敌机频频轰炸中工作



那时候,不甘心失败的国民党频频派飞机轰炸石家庄,潜伏的特务、国民党散兵活动也很猖獗。一天傍晚,当时的市委书记毛铎在市政府一平房内召开干部会议,人到齐后刚点着蜡烛,突然遭到特务、散兵的连续枪击。两名警卫员立即进行还击,可惜敌人趁天黑跑了。刚刚解放,市政府周围街道上的战场还没来得及打扫,有一些国民党的死尸、伤兵。群众还不明白新生市政府的政策,大部分商店也没有开门营业,因此很少有市民来这里。办公的地方门外有一个防空洞,临时电话安在洞内。敌机一来骚扰,干部们就入洞办公,警报解除后,到屋内办公。




后来,为了不影响正常办公,彭子堪他们只好摘下牌子转移到其他地方办公。当时的市政府工作人员黄克曾回忆,因敌机轰炸,市政府机关办公地经常换。黄克靠两匹马驮着市政府机关的那块牌子,在市内打游击,没有固定的办公室,更没有宿舍。敌机轰炸时,还要把牌子翻过去或藏在沟里。就这样,一周以后,市政府对外办公地迁到中山路同智胡同,后又迁到中山路路北原国民党农民银行。


1947年12月26日,经晋察冀边区中央局批准,决定将“石门”改为石家庄,并重新划分了四个市区及四个郊区。柯庆施市长命彭子堪亲自主持并设计了市、区、街三级政府牌子的不同尺寸与规格。1948年1月1日,新的“石家庄市政府”牌子挂到了市政府大门口。

 

文/本报记者 苗静  图/本报记者 苗静(翻拍)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