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你以为他只是路边剪树枝的工人,但人家上过央视还几乎把所有行业荣誉都拿了个遍

新闻晨报
经过数个月层层选拔、评审把关,9月20日,94名“上海工匠”正式揭晓,并受到隆重表彰。其中,就有周到君采访过的上海普陀区园林建设综合开发有限公司行道树养护队队长杨飞飞 。
一般选树活动不同,“上海工匠”参选人群不受年龄、性别、学历、职级、职称、技能等级、工作年限、荣誉基础等条件限制。
没了条条框框的约束,本次选树群英荟萃,767名深藏不露的技能高手齐聚一堂,人数较2016年的上海工匠选树同期增长32%!竞争相当激烈!
今年咱们普陀诞生的两位“上海工匠”分别是上海联合拍卖有限公司设计总监颜桂明和上海普陀区园林建设综合开发有限公司行道树养护队队长杨飞飞 。巧合的是,这个杨飞飞周到君去年正好采访过。
杨飞飞今年34岁,从事全区近5万株行道树的养管工作,至今已有13个年头。
他这个人话不多,但干活十分卖力。去年周到君采访他时正是夏天热浪最猛烈的时候,周到君穿着短袖都有种快要热晕过去了感觉,但他要带着队员们穿着密不透风的防护工作服奔走在普陀各条马路、干着需要消耗大量体力的活,用汗如雨下来形容—点都不夸张。
作为一名队长,他指挥大家干活的方式不仅用嘴,更用行动。每到一个目的地,杨飞飞总是以身作则,第一个上树,动作麻利地开始“剥芽”(内行话,简单说就是把多余的新枝条割掉以免消耗营养),干得比其他人更快、更多。
在各种环卫的工作岗位中,周到君觉得他们这种行道树绿化工吃的是“苦中苦”。
因为他们凌晨五点上班,每天工作8个小时。有时要爬十几米高,唯一的保护措施就是腰间的保险带。
修到哪就把绳子的另一头挂在一旁相对较粗的树干上。攀爬用的梯子也是最简易的竹制梯。
也就是说,他们这种行道树绿化工不但要接受日晒雨淋、忍受高强度的工作,还得冒着跌落的危险。
其他工人可能只要随身带瓶水和毛巾,但他们却要带一个“移动澡堂”。
随行的一辆三轮车里,分别装着饮用水、洗脸水和毛巾,热的时候就直接在马路上拿毛巾洗把脸冲个凉,然后再接着干。
然而,就是在这么艰苦的环境下,杨飞飞他个人先后获得普陀区迎世博窗口服务行业服务能手、上海绿化林业行业职工行道树修剪技能竞赛优胜奖、2011-2012年度上海市绿化市容行业职工职业道德标兵、2013年度上海绿化市容行业十佳青年岗位能手、2013年度上海市优秀青年突击队员、2013年度上海市行道树冬修“技术能手”等荣誉称号。
他参与了《上海市行道树养护技术规程》的行业标准编制,经常为市、区同行进行示范修剪;他参与录制的行道树修剪剥芽技术指导片,被作为样板,在央视行道树养护课程远程教育片里广泛传播;他代表普陀园林人,参加了东方卫视《劳动最光荣》节目获得冠军。
他是市绿化指导站培训中心的兼职老师,在上树工上岗证培训中,为全市培养了200多名绿树卫士。他的徒弟们在市区技能比武中频频胜出,为普陀区获得全市二等奖。他带领队员创新“自然结合型”修剪手法,提炼“七去五留”修剪法,先后获得区级、市级的职工发明奖项。
2016年他成功申请上海市“首席技师”项目资助,创建市绿容行业的“普陀行道树创新工作室”,对“深根施肥机、海伦哲登高车探索应用”,“杨絮治理”,“花绒寄甲生物防治”等科研项目开展实践推广及数据支持;他改良便携式树枝粉碎设备,确立全新操作模式,实现修剪、粉碎、清运的流水化操作,抑尘降噪,降本增效。
……
沉甸甸的奖状和证书,让杨飞飞从一个名字变成一个先进代表。在如今普陀园林的宣扬口径中,有一种普陀园林精神,叫“杨飞飞式”。他没有显赫的学历,没有过人的特长,能在普陀区、甚至上海市做到行业领头羊,凭借的不过是他的努力与坚持而已。行行出状元,就算是最不起眼的绿化工,做到极致,也能让所有人为之惊艳。
最后回到“上海工匠”评选,你们知道吗?在今年入选的94人中,有3人是通过申工社App个人自荐,通过层层考验,最终获得“上海工匠”殊荣。
明年5月,如果你也有这份自信,不要错过,赶紧来试试吧!
▼推荐阅读
【能行吗】9700元月工资被写成97000元,上海一男子遭辞退要求公司赔21万……
【无语】富家女留学回沪,每月零用几万,酒店一夜却把自己送进了铁窗
【当心】28岁姑娘患上尿毒症,连保守治疗的机会都没!医生痛惜:本可以避免……
【佩服】他带着88岁母亲爬雪山、上高原、走无人区,自驾50天……让旅行美成诗
【惊恐】90后的她怀孕7个月竟产下死胎!就因为爱吃…很多人有的这习惯要改改了
【好食】绍兴酒神酿的黄酒,全国只有6000瓶
来源|周到上海APP
编辑|吴繁
记得给晨报君加油,点个
举报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