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大力量】郭烈锦教授团队: 培养世界一流的“再生清洁”新能源研发者
郭烈锦教授,博导,动力工程多相流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师承我国锅炉专业、热能工程学科创始人之一的陈学俊院士。他在多相流动与能质传输理论、化石能源洁净高效转化利用、太阳能和生物质能及氢能的低成本高效转化利用等领域做出了突出贡献。曾荣获西安交通大学首届教书育人“伯乐奖”。
扎根西部 建功报国 秉承前辈传统
自1979年考入西安交通大学锅炉专业,郭烈锦教授已经在西安交通大学学习、工作和生活了38年,郭烈锦教授曾说“扎根西部,报效祖国,建功立业,始终把国家发展需要作为科学研究的风向标,这是陈先生身体力行教授给我们的最宝贵财富。”不负陈学俊院士的嘱托,1992年,年仅29岁的郭烈锦被破格评聘为教授,1997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1999年受聘教育部首批“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同年入选中组部国家人事部“百万人才工程”第一层次专家,是首批中组部“国家万人计划”第一批科技创新领军人才,首届“全国创新争先奖”获得者。是连续两期科技部“973”重大项目(资助2003-2008年,2009-2013年)的首席科学家,是教育部首批“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带头人(2004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学术带头人(工程领域首个获三期滚动资助,2005-2014年),是科技部十一五“863”高技术能源领域专家组成员、国家外专局国家教育部111引智计划创新基地带头人、科技部首批“科技创新团队”负责人。
可持续发展的“能动”团队
郭烈锦团队以“培养赶超国际学术前沿、做出原创性科研成果的优秀人才”为己任。2004年被科技部授予国家重点实验室计划先进集体并获金牛奖。2006-2014年获国家自然基金创新群体(工程热物理领域首个,连续3期滚动支持),2011年被评为科技部“十一五”国家科技计划执行优秀团队奖、科技部推荐入选中组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重点领域创新团队。
郭烈锦团队在能源领域的影响广泛,声誉卓著。迄今为止,团队已发表Nature系列子刊、Chem Rev、Energ Environ Sci、Nano Letter、J Phys Chem B、Int J Hydrogen Energ、Int J Heat Mass Tran、Sci. China等SCI论文520余篇、SCI核心数据库引用12960余次,先后入选ESI高引论文23篇,一篇进入0.01% Hot Paper排名。2016年度有ESI论文16篇:其中工程领域7篇;化学领域5篇,其中一篇为TOP1%高引论文;物理领域3篇;材料领域1篇。出版著作8部章,出版论文集6部、作为Guest editor出版国际杂志专辑6期。发表会议论文700余篇,应邀作大型国际会议大会报告/特邀报告60余次。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省部一等奖5项,主持起草国家标准多部,获授权发明专利、软件著作权等60余件。团队共有5位(8人次)带头人和中青年学术骨干进入ESI数据库相关领域国际顶级科学家排名。2014、2015年郭烈锦教授入选汤森路透全球高被引科学家,2014年入选英国皇家化学学会Top1%高被引科学家。郭烈锦教授、Lionel Vayssieres教授2014、2015、2016年连续三年入选爱思唯尔中国高被引科学家。郭烈锦教授是2016能源科学全球高被引学者。
郭烈锦团队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坚持科研为国家经济建设和产业发展服务,“做别人没有做的东西,取得既有科学意义又有实用价值的结果”。郭烈锦教授善于鼓励原创,团队在“高效低成本光催化制氢”“生物质超临界水气化制氢”“深水油气混输和流动安全保障”等领域取得了重大成果并在工业实际中得到良好使用,团队首创直接太阳能连续流规模化制氢示范系统,首创湿生物质处理量1.0t/h的直接太阳能供热与生物质超临界水气化耦合制氢系统。特别是在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和创新群体项目、国家“973计划”“863计划”等项目的资助支持下,持续开展的“水蒸煤”理论和技术的原创性研究,历经20年努力终于取得突破,2016年12月25日,由中核全联投资基金管理(北京)有限公司、香港日富投资有限公司和西安北奇能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共同发起成立混合所有制的中核交大超洁能源技术公司正式与学校签约进行该技术产业化的投资,推动团队“煤炭超临界水气化制氢发电多联产技术”正式迈向产业化,该项目先后被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新华社、中新社、光明日报等媒体广泛报道,这是陕西能源等垄断领域实施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新探索。
“精益求精”培养一流研究生
“学霸”团队培养一流人才。郭烈锦教授早期培养毕业的博士研究生李广军曾获英国皇家学会王宽城教育基金联合奖学金赴英国从事博士后研究、现在美国GE公司核能部做高级工程师,冯自平曾获全额奖学金赴希腊、日本做博士后研究、回国后入选中科院“百人计划”,现在中科院工作,白博峰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何利民、于立军、陈斌、赵亮等现均为高校的教授博导、多相流研究领域的青年学术带头人,吕友军、敬登伟博士荣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优秀青年科学基金,吕友军、沈少华分别荣获2010、2012年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获西安交通大学“拔尖人才”称号。赵亮、郝晓红荣获2007年度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白博峰、张少军荣获2009年度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博士生沈少华在Chemical Reviews撰写的光催化分解水制氢综述论文引用达3000余次,进入领域内0.01% Hot Paper排名;博士生苏进展在Nano Letters发表的系列原创研究论文入选ESI高引论文;博士生刘茂昌先后在Energy Environment Science、Nature Communications、JACS和Nature Energy发表纳米孪晶高效光催化剂设计的系列原创性论文。博士生曹长青参与编写的Biomass的章节Supercritical Water Gasification of Biomass and Organic Wastes被下载15000余次。张广升博士毕业后在国际顶尖期刊Nature上发表“低温自热的锂离子电池结构”研究成果,已聘为美国大学助教授。博士毕业生中已有7人荣获陕西省优秀论文奖、5人荣获吴仲华优秀学生奖、10余人荣获陈学俊优秀学生奖。
团队积极鼓励高年级博士生出国交流和联合培养,博士生刘亚在加州伯克利大学合作培养,在Nanoscale和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发表新型TiO2纳米纤维与WO3准纳米棒光电极设计论文。团队骨干教师敬登伟教授指导的研究生宋东兴入选西安交通大学研究生(硕士)标兵,并当选2016年第七届西安交通大学“学术之星”,团队内多名学生荣获学校一等奖学金。刘旭等多名研究生获得美国多个高校全职奖学金博士入学资格。
郭烈锦教授团队正为国际新能源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源源不断地输送一流人才,“再生清洁”新能源技术的成功也证明了“守住绿水青山”的生态文明决策的高瞻远瞩、远见卓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