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

钻研京剧犹如做学问

齐鲁晚报

关注

李晴,原名李青,1963年生于济南,张派青衣传承人,常演剧目《望江亭》《状元媒》《秦香莲》《西厢记》等。2004年,因主演新编京剧《李清照》获中国第四届京剧艺术节表演奖;2011年,荣获第25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入选首批齐鲁文化名家。

    唱了三十多年的戏,李晴说自己才刚刚开窍,现在正在从头学起。如今,她正忙着为文化部组织的“像音像”工程录像并配音《望江亭》和《诗文会》两出创流派的戏。对于京剧,李晴像做学问般去钻研,充满着热情和敬畏之心。当下她最大的心愿是能将自己创排的新编京剧《李清照》推广传承下去,“我还有斗志,只要让我上‘战场’,我立马就冲出去。”
  本报记者 刘雨涵 
实习生 蒋成圆

师父家里苦练8年
小龙套一举惊人
  李晴是张派青衣的传承人和“梅花奖”得主,在前50年的人生中,李晴使用的都是“李青”这个名字,一个新的称呼似乎也昭示着一种新的开始。“年龄越大,越感觉自己太幼稚了,应该永远抱着从头学起的态度,这是我50岁以后才悟到的。”李晴刚刚送18岁的女儿去中央戏剧学院京剧系上学,“我女儿从8岁开始学钢琴,跳芭蕾、跳街舞,但最终是京剧把她给收住了,更让我明白了京剧是多么伟大。”
  李晴认为唱戏就像是做学问一样,“当时学戏的时候就总觉得战战兢兢,生怕哪一点学不到、做不好,后来是战战兢兢地对待每一场演出,现在我才找到了一个词,那就是敬畏。”这种敬畏感是李晴从她的师父薛亚萍身上学到的。
  薛亚萍是张派青衣创始人张君秋的入室弟子,李晴于1987年正式拜师,到今年正好是30年。李晴的父母与薛亚萍算是世交,薛亚萍的母亲李婉云也是一代名伶,李晴亲切地称呼她为“奶奶”,两人手把手将李晴带入了京剧张派艺术之门。“我在师父家住了8年,她给我打下了非常好的基础,连每一个字的口形、舌头的位置、牙齿的开合程度,师父都一点不含糊,如果不符合她的要求就不能往下学。”
  这种严格要求终于在关键时刻派上了用场。1996年,李晴所在的济南市京剧团正值青黄不接,之前一直都在跑龙套的她被委任为一场演出的主力,在没有时间排练的情况下一口气演了八出大戏,技惊四座。大家惊讶于她竟然会唱这么多戏,而且唱不倒,“别人唱两三出就要歇歇,我连着唱了八出。”最关键的是她不受外界一点影响,“什么情况都带不跑我,就是因为当时学得太扎实了。”
演秦香莲最心累
被虐了上百遍
  跟着师父学习的8年,李晴知道了如何做一个合格的京剧演员。“奶奶给我讲了许多梨园行中的好规矩,我觉得那些大师之所以成为大师,就是他们将常人不重视的地方都当成大事来做。”李晴说师父对每一样演出道具都会做好充分的准备,确保万无一失,这也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她。“我到现在还是坚持每次演出第一个进场化妆,把要准备的东西提前一样样摆好,人家进后台,我的妆就画完了。”
  李晴在演出前还有一个习惯,那就是一定要在戏台口后面静坐半小时,把心静下来,带着情绪进入表演。“心理过程一定要提前准备好,把自己沉到人物中去,所有唱、念、做、舞这些程式都是为了表现人物,水袖为什么要这样投,腔为什么要这样耍,都要依据人物的心理。”
  李晴说,“师父在演《秦香莲》时,当听到要铡陈世美,她没有像常规那样表现得像是卸了心头一大恨,而是有个几乎要晕倒的动作,然后跌跌撞撞地领着孩子叩谢包拯,她认为秦香莲对陈世美是有感情的,从心底里是不愿意包拯铡陈世美的。”李晴说当时她只是一味地模仿,还不能理解这个动作的含义,“现在我能体会了,秦香莲是我演过最心累的角色,用‘情’去演戏,真的很辛苦,但也真的很过瘾。”
  李晴说,每次演出完不觉得累,而是有一种莫名的兴奋感,那时候才叫开窍了。“我现在算是开了点窍吧,京剧艺术的博大精深就在这里。”对李晴而言,虽然每一出戏都演了上百遍,但是每演一遍,她都感觉在这个人物身上又活了一遍,每一次都是享受。“每个人的人生只有一次,但是作为演员会有无数次,你可以体会每个人物的人生,所以这也是我离不开舞台的原因。”
走火入魔3年
卖房也要排《李清照》
  通过角色再活一遍,李晴在《李清照》里感受最深刻。“它是我的人生和艺术最大的转折点,可以说是我一生中最亮的一个点。”
  在演了多年的传统戏和现代京剧之后,2000年李晴萌生了要自己创排一出戏的念头,由于从小就对李清照情有独钟,她想把李清照的一生展现在舞台上。但是真正开始张罗时,她才知道自己原来是只会演戏的井底之蛙。李晴找到曾写了越剧《李清照》的金奖编剧罗怀臻,向其表达了要创排新编京剧《李清照》的想法,两人一拍即合,罗怀臻立马为李晴搭建了一个顶尖的创作团队,但回到团里大家却两眼发蒙。“创排新编戏当时在济南还没有先例,而且排戏需要70多万,团里每年的拨款才一二十万。”
  不知害怕的李晴,凭着一腔热血往前冲,为了筹集启动资金,她卖掉了自家的房子,一家人挤在30多平方米的小屋子里。所幸当时有领导的鼎力支持,破例找到了企业赞助,贴补了一些前期投入。
  从“李青”到《李清照》,她花了3年时间。“这3年让我变了一个人,以前我笑点极低,一点好玩的事儿就能笑好几天,但这3年里我不会笑了。不管在哪里只要找到李清照的资料我都会去看,越看越拔不出来了,好像她的事情都在我身上发生过一样,在梦里我就成了她,就这样走火入魔了3年。”
  在2004年李清照诞辰920周年之际,李晴终于实现了与李清照的千年之约,新编京剧《李清照》参加中国第四届京剧艺术节,一举拿下优秀剧目奖、优秀编剧奖、优秀导演奖,李晴荣获了表演奖,为济南在中国京剧的最高领域实现了零的突破。
  2006年,《李清照》又进入清华大学百年讲堂演出,给了李晴更大的感动,“台下的学子们到了后半场几乎都是站起来在看,最后朗读‘生当作人杰’时,学生们全跟着我一块在念。”2011年,李晴又凭这部戏荣获了第25届中国戏剧“梅花奖”。2014年,《李清照》十周年演出,几乎场场爆满,直到这时李晴感到这出新戏真的是立在了舞台上。
  “最应该戴高帽不是李晴,而是《李清照》。李清照是济南的文化标志,她不仅是山东人的骄傲,也是中国人的骄傲,这部戏中凝聚着她的大爱和我们的民族精神。”对于《李清照》,李晴还有很多设想没有实现,“我是一个战士,我还有斗志,只要让我上‘战场’,我就立马冲出去。”她认为,“这部戏是山东人自己的财富,应该要好好推广它,如果能够举行《李清照》巡演、‘《李清照》进校园’,相信它起到的作用比课本更立体。”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