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

《21城·21人》 | 周闻道:“千载诗书城”的启明星

政府网站

关注

↑ 点击上方“四川发布”关注我们




作家简历

周闻道,本名周仲明。生于眉山青神思蒙河畔。文学硕士,作家,经济学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华南师范大学中国散文研究特聘研究员,天涯社区-散文天下首席版主,《在场》杂志主编。汉语写作第一个自觉的散文流派--在场主义的创始人和代表作家,中国第一位创立文学流派的政府官员。发表作品500余万字,出版文学专著14部,360余万字;财经评论专著3部,100余万字。上世纪90年代长期担任香港《信报》《商报》《经济日报》等财经专栏作家。获中国影响力图书奖、四川文学奖、《四川日报》文学奖、中国报告文学奖、中国新散文奖、孙犁散文奖等。


作家荐城


城市是人类文明的产物。英国《经济学人》有一张图,按人均GDP,上海如同沙特,贵州如同印度。上海并不富裕,沙特富裕的也只是少数,且富裕并没有解决所有问题--富裕的神话因此破灭。相反,文化的富裕,却可能影响整个世界。波希米亚仅是捷克西部地区的旧称,较落后。但他们在世界上猛烈刮起的“随性不羁、温暖热烈”时尚风,却成为影响着世界文化的经典元素。


当我们要定义一个城市的时候,不是首看它的规模、人口、建筑,而是要看它的文明。一个时代的城市,有一个时代的文明标识。“三里之城,七里之廓”,呈现了城市被入侵催生的最初形态;以雅典和斯巴达为代表的城邦文明,是古希腊式“小国寡民”魅力的灵魂。中央关于弘扬传统优秀文化的意见中的不少热词,都与文明紧密相关:文化立场、文化基因,文化内涵、文化价值、文化自觉、文化自信,中国智慧、中国精神、中国价值,民族精神、时代精神等等。概念是反映事物本质的思维形式。这些热词,构成了中央战略的内涵特质和精神指向,也彰显了现代城市文明的价值风标。


有鉴于此,身为眉山人,我没有理由不推荐眉山。这里不仅是以东坡文化为灵魂的“千载诗书城”,而且是现代工业新城,环境优雅的生态宜居城;是散文的故乡、在场主义的故乡。



《21城·21人》|  周闻道:“千载诗书城”的启明星


◆  ◆  ◆


出眉山东动车站,穿过不长的广场,电话铃声响起。看手机屏幕,周闻道的大名闪现,与约定时间一分不差。我顿生敬意,这是位严谨守信的人。紧走几步,生怕耽搁了与这位老师的拜会。


一看到闻道老师,不禁下意识地看看表。作为一名经济学家,他对数字的敏感应该是与生俱来,我很好奇,他是怎么在这作家、经济学家、政府官员、企业高管几重身份之间切换自如的。他哈哈一笑,“人生的价值是多维的、立体的、丰富的,立德、立功、立言,是一条没有止境的修炼苦旅。行政工作是我的本职,理当忠实尽职;经济学是我基于长期职业的业精于勤和闻道或得;文学则是我对缪斯的痴迷忘返;政府官员和企业高管,则是我文学的源泉深耕厚土和理论验证舞场。”开始沟通采访目的计划,周闻道就展示出过人的智雅严密:“你对城市和人的发现要抓住个性,追问精神本质。比如眉山,可以叫眉山三问嘛。通过追问,在质疑与思考中走近这个城市,这个人,去寻找一个城市的人文答案。”


我顿悟:好,眉山三问!


你是个眉山人吗?


在周闻道的作品中,出现了大量关于地名、风物的意象,思蒙河、白虎岩、岷江、长池、中岩、黄水凼等。那个成都平原西南边缘,眉山与乐山之间,青神县西龙镇叫长池村的地方是他故乡,更是他精神的原乡。在周闻道笔下,家乡已超越了形而下的存在,超然为一个文学的意象,一种精神符号,美得质朴纯真。现在他90多岁的老母亲仍然难离这片土地,他一有时间就回家探望。


周闻道对故乡的情怀,让我想起他所创立的在场主义散文流派中一个核心的观点:精神在场。其实,所谓哪里的人,并不在于出生何地,身在何处,关键看你灵魂的昄依。



提起眉山,自然绕不开苏洵、苏轼、苏辙。作为眉山文化的符号,周闻道介绍起“三苏”来,仍不失经济学家的风采:“唐宋散文八大家,眉山“三苏”独占其三,相对‘控股‘权哩。”难怪陆游在畅游眉山后发出这样感叹:“孕奇蓄秀当此地,郁然千载诗书城”。在周闻道的眼中,对于东坡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绝不应局限于传播东坡诗文、品赏东坡经典,修建几处两宋道路建筑,命名几处带东坡的地名景物。“我欣赏苏东坡,是他对家乡的热爱,对国家的忠诚、对公义的坚守、对朋友的坦荡,历尽冤屈苦难、宦海沉浮而秉持‘不应有恨‘的精神品质和宽广胸怀。”


漫步在眉山的街头,周闻道熟悉这里的每一个地标,甚至能说出某一条小巷的名称。从古老拙朴的纱毂行到现代的眉州大道,从古意盎然的东坡宋城到时尚大气的岷东新区,从引人入胜的城市湿地公园到清灵雅致的苏辙公园。自1997年眉山建区设市开始,他就开始担任市经贸委、市发改委主任,一干就是14年。“我是新眉山的第一批建设者,与这座城市共同成长。”他的很多作品都根植于他在眉山的经历。


被评为2014年度“中国影响力图书”的非虚构写作《国企变法录》,就以在场叙事姿态,还原了眉山的国企改革真相。不同于一般写作者波澜壮阔的宏大叙事,他作为改革的操盘手,通过一系列亲历亲为生动鲜活的个性细节,呈现了改革的复杂与艰难。


《暂住中国》则是根据他在市公安局治安支队担任支队长的爱人亲历的中国户籍制度改革,记录的“一部世界最浩大的城市迁徙史”。


《重装突围》,则是他作为作家和经济学家,在世界及中国产业大转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面前交出的在场写作综合答卷。


“最深刻的弘扬东坡文化,是要以在场姿态,书写这个时代的风采,创造属于这个时代的精神产品。我是眉山人,我从眉山的一个小村庄走出,而今我在眉山等你,等着每个来眉山的人。”



你在写什么?


文学专著14部,360余万字;财经评论3部,100余万字。用周闻道喜欢的数字来概括他的作品似乎有些太平淡,他的作品都是些“干货”:20世纪90年代连续7年为香港《信报》《经济日报》《商报》等写经济专栏,包括“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多样化”、国企改革中的“产权换身份”等许多重要观点,融入中国高层改革决策;21世纪初成为当时最大的华人社区天涯社区散文天下的首席版主,随后成为汉语写作第一个自觉的散文流派--在场主义的创始人。无论经济还是文学,周闻道的创作可谓丰富而辉煌:抒情叙事,文字优美,诗意智性;思想哲学,深刻凝练,善于发现存在的意义;现实题材,大胆介入,关注当下,充浓厚的满忧患意识。他的许多作品,都有着厚重的时代分量。


周闻道的创作丰收期,有两个阶段。


1991年到93年,周闻道被外派至香港工作,既为市里提供经贸信息,又兼营转口贸易,把地方的产品推出去。“单身汉下班没事就写文章。开始是兴趣,后来就为了挣钱。说起来有点俗气,当时我在单位一个月的工资才不到三百元,但是给香港报纸写财经评论,一篇稿费就是六七百元。”谈起当年的香港写作,周闻道总是充满自豪。他说,自己大学是学经济的,又长期在经济部门工作,写财经评论得心应手。通过写作,促进自己不断学习,深入思考,得到不断提高。在香港工作期间及回来后一段时间,他在香港主流媒体发表财经评论和文学作品达六七百篇,150余万字。许多文章除被海内外著名传媒广泛转载外,香港太平洋世纪等出版社选了其中的部分财经和时评,推出了3本逾百万字的专著;大陆的西南交大出版社选择部分,出版了《主权回归前的香港》。


回到眉山后,由于工作的忙碌,他将视角转向了身边最熟悉的领域,从《点击心灵》《家的前世今生》《对岸》《遁迹水云间》《边际的红》《七城书》,到《庄园里的距离》《国企变法录》《暂住中国》《重装突围》,都是他所亲历的历史。


“我是见证者,参与者,在场者。我既站在事件的中央,也应该站在理论的高度,实现身体在场与精神在场的统一。”周闻道在他的作品中,并不是简单地描述现象,提出问题,他还不断地介入其中,追问真相,然后大胆站出来,用作品干预生活,倡扬正能量,使得他的文章具有强烈的时代气息与思辨色彩。


2005年开始的天涯社区散文天下的首席版主生涯,为周闻道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网络写文没有门槛,散文作品直抒胸臆,内容广泛,反馈迅捷,写作与阅读,都可享受到思想对撞生成的快感。”说这些话的时候,他熟练地在手机上点开客户端,虽然已经接近退休的年龄,他永远走在时代的前列,从纸媒到电脑再到手机,科技产品玩得溜转。他参与了多部散文集的主编,“看到这些生机勃勃的创作真好,我们身边有那么多同道。”



在场怎么主义?


谈到作为作家的周闻道的,肯定离不开他所创立的“在场主义”。这个创立了九年的散文流派,接受了太多的质疑与挑战。最初只是出于对文学的热爱,隔三差五的,他邀约身边热爱文学的三两知己,一杯清茶,海阔天空。“我就是喜欢这种文学沙龙,这样的日子,快活。”虽然采访大多数时候他都非常严肃认真,但是谈起那些日子,倒是给他的神态增添了很多柔和的光彩。


因文而聚,常常三五个人,聊文学,谈散文,这群眉山的当代雅士,颇有点历史上的“竹林七贤” “公安三袁”的味道。他们继承了这座小城丰富的文化内核。在两宋期间,眉山就出了886名进士,被称为“进士之乡”。眉山的当下散文创作群体上百人之众,受在场写作影响,他们不仅埋首于个人文本,更关心身边疾苦和当下生存状态。对散文热爱厚了,谈论多了,了解深了,就发现了里边的问题。“散文是文学四分法中最古老的文体之一。但几千年来散文身份不明,界限不清,标准失范,许多人写散文,读散文,谈论散文,而不知道散文为何物。”有鉴于此,周闻道利用MBA市场进入理论中的“枪打出头鸟”原理,于2005年,在眉山组织了一次“中国新散文批判(眉山笔会)”。不破不立。这次探讨的作用,不仅“破”了当时沸沸扬扬的新散文,也进一步唤醒了自觉的散文意识,成为了“在场主义”发源的起点。


在场怎么主义?周闻道回答得简洁明白。“在场是一种写作姿态,主张作家介入现实,关注当下,体察苦难;主义可理解为终极价值。在场主义,就是以在场写作作为终极价值的文学主张。”他反复强调,在场主义不代表全部散文,而只是一种主张;在场主义与其它文学观念是二元友好,不是二元对立。在场批判的立场是“真实、善意、构建”,而不是对立和破坏。


在场主义确认:“在场”就是去蔽,就是敞亮,就是本真;在场主义散文就是无遮蔽的散文,就是敞亮的散文,就是本真的散文。2008年3月,在场主义同仁在全球最大的华语网站《天涯社区·散文天下》发表了《散文:在场主义宣言》,宣告“中国当代第一个自觉的散文写作流派”--在场主义正式创立。“在场精神包括五个方面的向度,即精神性、当下性、介入性、发现性和自由性。坚守在场,是作家应有的存在底线;散文性与在场精神的完美结合,是作家追求的艺术高线。”讲起“在场主义”,周闻道头头是道,从理论到实例,透彻而坚定。枯燥的概念,从他口里讲出来充满生动的魅力。难怪,在场主义被称为中国散文发展中的重要开端性事件;难怪,在场主义创立6年,就以独立篇章走进了大学教材。


在镜头中,周闻道走过“三苏祠”纪念馆的大门。他的步伐始终从容,在无止境的文学探索中,他保持着敏锐的观察力。洞悉实事,他愿意去思考记录身边的变化。他乐于分享,不遗余力地在实际生活中,去帮助那些爱好文学的作者,去关注帮助家乡的发展。在他的身后,三苏祠里那棵大树伸出院墙,枝繁叶茂。

猜你喜欢:

•  各民主党派省委、省工商联新老领导班子成员座谈会召开 王东明提四点希望

•  期盼已久的成都车展终于来了!美女主播录了83分钟视频让你先睹为快

•  四川发布请你免费骑3个月ofo小黄车!每人都有份!

•  《21城·21人》 | 扛着大凉山前行的人——专访凉山彝族自治州作协主席倮伍拉且

•  文轩Books今天开业,一座10000平方米的书店有什么新玩法?

来源 |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王璐珊

想获取更多政务新闻及服务资讯,请手戳下方图片并下载四川省人民政府新闻办政务客户端——四川发布。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四川发布”】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