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

人物 | 90后学生哥只用2元画笔,就画出《战狼2》最燃分镜,每个眼神都是戏!

中国青年报

关注

导读

一支两块钱的普通画笔,在这位学生哥手中,居然能瞬间变成最燃分镜!看过,你一定也会感到“棒呆”!(转载已获微信公众号爱奇旅授权 ID:i-qilv)


据说这段时间,超一半的中国人都被《战狼2》刷屏了。


上映4小时票房过亿,20小时破两亿,50小时破6亿,85小时超10亿,8月7日凌晨破32亿大关,据说可能突破50亿票房,《战狼2》的票房、演技与口碑可谓让人望尘莫及……



《战狼2》用了10辆真坦克玩漂移、翻车、对撞,“花式作战”,而且炸坦克炸飞机,场面可谓燃到爆。


打斗场面惊心动魄,全程热血沸腾


每一帧画面,每一句台词,每一个表情,无不扎在观众心口上。



以上都是大家知道的,而这背后的功劳,分镜稿得算上一份。


分镜稿是创作影片必不可少的前期准备。分镜头脚本的作用,就好比建筑大厦的蓝图,是摄影师进行拍摄,剪辑师进行后期制作的依据和蓝图,也是演员和所有创作人员领会导演意图,理解剧本内容,进行再创作的依据。


此前姜文的分镜神稿就曾刷爆朋友圈……



最近《战狼2》分镜稿也被秘密流出。


比起姜文需要神交的分镜稿,《战狼2》简直栩栩如生,跃然纸上?


这纸上的演技眼神简直传神,而且很可能是一个泡面的时间就画出来。




而如果我要告诉你,这是在校生用2块钱的画笔,神枪手的速度画出来的呢?


那些让人血脉喷张的画面


那些大胆脑洞与生花妙笔


只想说膝盖已经跪碎,放到漫画网站上连载,也一定圈粉无数,等着他的续集。


这个画分镜的大神名叫张一鸣,山东烟台人,吴京叫他张老师,而他是个标准的90后阳光大男孩,中国美术学院研究生二年级的学生。


当同班同学还在王者农药打分上位的时候,他靠这部爆红的电影,突然就走红各大网络。


还是枚挺斯文健硕的的小帅哥……



很多人说张一鸣简直是绘画天才,但了解他的人才知道这不过是他一直努力过来的结果而已。



小时候别的小孩在玩泥沙的时候,张一鸣已经在墙上乱涂乱画了,不同的是妈妈很支持他,还鼓励他多画。


一直到高中,父母都由着他的性子“乱”画,还给他报了各种画画班。


而后他考进中国美术学院影视与动画艺术专业,成为班长与学霸,一路走上分镜大神之路,似乎顺理成章。


不过在这之前他从没接触过分镜。


爱自由敢闯荡,但张一鸣一直过着简单的大学与研究生生活


除了专业课程外,他喜欢健身、玩车、搏击、吉他……是个文艺的真汉子



而帮吴京画分镜,走上这条道路,实属意外,但又并非偶然。


“没想到我平时拿起笔随便画的线稿,竟然有不少同学都叫好。”


于是少年就一发不收拾,闹着玩,画了很多分镜。


前年《大圣归来》热映的时候,他也画了几个版本。但这些无意的自我训练,却悄悄埋下一颗种子。



而说起入行,经历可谓奇妙。


最初是收到来自本科同学金超凡从英国发来的微信


他接手了人生第一部电影的分镜。


无论是光影、眼神、着装,没想到自己能画这么好。


而后顺其自然进入了这个行业


作品越来越多。




为电影《烽火芳菲》画过分镜

为《京城81号2》画过分镜


也为无数的广告宣传片画过分镜


而与吴京结缘,是吴京担任男主角,侯爵导演的一只广告。


他表现优异。


后来,吴京只花了 5 分钟,给他讲了一遍《战狼2》的布景、道具、人设,加上与动作导演萨姆一拍即合,张一鸣加入《战狼2》剧组。


他和另外两位作者,协力完成了《战狼2》整个剧本的故事板分镜。


他负责完成了小超市打斗,非洲街枪林弹雨、华资医院血战、坦克漂移这几部分的分镜创作。


画分镜并不容易,有些分镜本来已画好了,但实际操作中要一遍遍修改,并迅速无缝对接拍摄过程。


像电影后面的坦克大战,坦克漂移,他不知道前前后后和导演、动作指导交流了多少次,画了多少草稿,才到最理想状态。


但看到最终的完美画面,成就感不言而喻。


有时候导演在拍摄现场突然蹦出一个新想法,他要马上当场画出来,这考验的不仅是一个分镜师的临场发挥能力,更考验的是他的积淀以及对人物到位理解。


给他一支笔,一张纸,他就可以迅速送给你一个有血有肉有故事的世界。


张一鸣,还画过其他作品。


展现方式都无比真实,层次丰富,有情绪,有画面感,或唯美逼真,或看起来触目惊心……


他说自己买过很多二元店的绘画工具,比如水笔、多色圆珠笔都是从这里淘来的。


不过材料的简单并不代表绘画的容易。


材料的简陋已是家常便饭,而更多时候,则是一个人静静地伏案,忍受长时间孤独地创作。


经常一画就是一整天,有时画到肩膀酸麻,也浑然不觉。


分镜师在好莱坞早就是电影工业体系中的标配工种,但在国内的电影拍摄中却很少出现,能有完整能力做整本电影分镜故事板的人更少。


如今,他想成为国内甚至国际最专业的那人。


现在越来越多电影大片想与他合作,但他知道,真正的成功,没什么捷径可走,就得一日一日磨。


即使是一支简陋的画笔,一件不起眼的小事,坚持做下去,也会很牛逼。


每个幕后的年轻人,加油。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出品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中国青年报”】
请输入评论内容

举报成功

举报

请您选择举报的原因

说说你的看法

意见/建议 反馈入口
  • TOKEN
  • 标题/昵称
  • 反馈内容

已反馈成功~